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温庭筠儿子屡试不中,他写下一首诗从此平步青云

温庭筠儿子屡试不中,他写下一首诗从此平步青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39 更新时间:2023/12/23 6:52: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温庭筠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唐朝的花间词派掌门人温庭筠因为长得奇丑无比,人送外号“温钟馗”。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温庭筠还有两个外号,其一为“温八叉”,其二为“救数人”。

而这两个外号都和科举考试有关。

唐朝的科考有一门是考察学生诗词歌赋的写作能力。

科考当日,考官会给每个学生发放3根蜡烛,3根蜡烛燃尽,就要完成八韵的诗赋。

很多人在蜡烛燃尽时,仍无法完成答卷。

但是温庭筠却异常地才思敏捷,每次应试从来不用打草稿,一叉手,便成一韵,八叉手就能写完,所以人称“温八叉”。

而他还是考场大救星,常常代人答卷,传说有一次,他一连帮了8个考生答题,因此得了个“救数人”的外号。

可惜的是,即使他才学过人,还是屡试不中。

而他的儿子温宪长大后,也跟他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再一次科举落榜后,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暂住的崇庆寺,独自一人借酒消愁。

大醉后的他趁着酒兴,爬上了寺庙的阁楼,写下一首诗,而传说就是因为这首诗,让他得到当朝宰相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这首诗名为《题崇庆寺壁》,全如下: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他漂泊异乡的遭遇。

他进京赶考,独自一人栖身在庙中,这半年来和千里之外的家人断绝联系。

处境艰难,又远离家人,诗人的心中本就郁闷到了极点。

若是此次能够高中,那么所有的苦也算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他再一次落榜了,所以他发出了“鬓毛如雪心如死”的感慨。

“鬓毛如雪”一方面是指他的年纪,另一方面也是暗指他历尽沧桑;而“心如死”则是他再次落第后的真实写照。

全诗感情悲愤,说出了很多屡试不第的才子的心声。

其实无论是温庭筠还是温宪的才华,高中进士原本是不成问题的。

关键是这父子二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欢作诗,讽刺权贵。

而我们也知道唐朝的科举是不糊名的,所以很难保证公平公正。

到了晚唐,科考更是舞弊成风,很多饱学之士却一直落榜,像罗隐、高蟾,都是屡试不第的大才子。

而像温庭筠、温宪这种善作讽刺诗的所谓才子,很容易得罪权贵,从而葬送前程。

不过温宪又比他的父亲幸运。

据说在他写完这首诗后不久,当朝宰相郑延昌携着他的夫人来到崇庆寺上香,恰好看到了温宪留在墙壁上的诗歌,一时感慨万千,起了爱才之心。

当他回到京城后,便当时会试的主考官赵崇推荐了温宪。

一朝宰相亲自交代,赵崇自是不敢怠慢。

于是当温宪再次参加科举考试时,便顺利高中进士。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文写得好,还不如朝中有人。

后来温宪还当上了了山南节度使从事,最后甚至官至郎中(五品),他的父亲温庭筠也不过是六品的国子监助教。

从这点来看,温崇也算是幸运了,仅凭一首诗就平步青云。

标签: 温庭筠唐朝

更多文章

  • 外貌和才华不对等!温庭筠的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温庭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晚唐的文艺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作词,在这之前,诗和词的界限还不是很清楚,到了晚唐之后,有更多的人加入词创作。而词的风格也逐渐明显,美人花前月下、相思柔情、充满脂香粉气的浅斟低吟,便是这个时期词的特色和主要

  • 鱼玄机和温庭筠究竟是什么关系?鱼玄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鱼玄机,温庭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鱼玄机和温庭筠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了,而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比才子们更加出彩,更加的吸引人。鱼玄机就是众多才女当中的一个,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也就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关系,还有她出家为道姑之后,却依旧有很多“客人”的事情了。只是

  • 孤傲的诗人温庭筠,曾当国子助教,为何后来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温庭筠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大意是指唐代诗歌创作鼎盛,成就最大;宋代词作兴盛,水平最高。其实,这也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唐朝诗人中写词的也不少,像李白、白居易等,词的成就也很高,只不过从整体创作规模、水平上比之宋代有差距。唐朝词人温庭筠唐朝进入中晚期以后,词的创作日趋繁盛,涌现出了温庭筠、韦应物、张志和、李野

  • 温庭筠的诗词有哪些?为什么称温庭筠为温八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庭筠,温八叉

    温庭筠诗词都有哪些?温庭筠为什么称为温八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温庭筠的诗词。温庭筠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

  •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送人东游》送别诗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送人东游》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温庭筠《送人东游》送别诗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送人东游唐代: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译文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你心怀浩气、远志告别了古塞险关。汉阳渡水急风高,郢门山朝

  •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苏武庙》译文与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苏武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 温庭筠《苏武庙》译文与鉴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苏武庙唐代: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译文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

  • 晚唐诗人温庭筠诗歌的艺术手法:体物细腻,铺叙娴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艺术手法

    温庭筠他的诗歌不仅对事物的描写非常细腻,使用铺叙委婉透彻,而且对诗歌中的典故进行了精心雕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庭筠善于观察、长于感受,能够通过某个细节的描摹和渲染,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场景精致地艺术化再现。他的诗歌辞藻华美,色彩浓艳,将人物感情的脉络隐藏于画面

  • 晚唐诗人温庭筠诗词中有哪些常用典故及其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常用典故

    温庭筠,他所处的时代――晚唐,此时已是日薄西山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晚唐社会呈现出的是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温庭筠怀才不遇,深感怀抱利器,托足无门。他身负“不羁之才”,却被认为“罕有适时之用”。他是一个恃才傲物、孤高自赏、傲岸不羁、蔑视权贵

  •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蔡中郎坟》原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蔡中郎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温庭筠《蔡中郎坟》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蔡中郎坟温庭筠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赏析:温庭筠的七律《过陈琳墓》,是寄慨遥深、文采出众的名作,他的这首《蔡中郎坟》则不大为人注意。其实,这两首诗虽然内容相近,

  •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过五丈原》原文注释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过五丈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温庭筠《过五丈原》原文注释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过五丈原》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注释:1、过:一本作“经”。五丈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