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蔡中郎坟》原文及赏析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蔡中郎坟》原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47 更新时间:2023/12/16 4:44:0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温庭筠蔡中郎坟》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蔡中郎坟

温庭筠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赏析:

温庭筠的七律《过陈琳墓》,是寄慨遥深、文采出众的名作,他的这首《蔡中郎坟》则不大为人注意。其实,这两首诗虽然内容相近,艺术上却各有千秋,不妨参读并赏。

蔡中郎,即东汉末年著名文人蔡邕,曾官左中郎将,死后葬在毗陵尚宜乡互村(毗陵即今常州)。这首诗就是写诗人过蔡中郎坟时引起的一段感叹。

首句正面写蔡中郎坟。蔡邕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到温庭筠写这首诗时,已历六七百年。历史的风雨,人世的变幻,使这座埋葬着一代名士的古坟已经荒凉残破不堪,只有那星星点点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它的'周围。

野花春的“春”字,形象地显示出逢春而发的野花开得热闹繁盛,一片生机。由于这野花的衬托,更显出古坟的寂寞荒凉。这里隐约透出一种今昔沧桑的感慨;这种感叹,又正是下文“今日爱才非昔日”的一条引线。

第二句暗含着一则典故。殷芸《小说》记载:张衡死的那一天,蔡邕的母亲刚好怀孕。张、蔡二人,才貌非常相似,因此人们都说蔡邕是张衡的后身。这本是人们对先后辉映的才人文士传统继承关系的一种迷信传说。

诗人却巧妙地利用这个传说进行推想:既然张衡死后有察邕作他的后身,那么蔡邕死后想必也会有后身了。这里用“闻说”这种灵活的字眼,正暗示“中郎有后身”乃是出之传闻推测。

如果单纯咏古,这一句似乎应当写成“闻说中郎是后身”或者“闻说张衡有后身”。现在这样写,既紧扣题内“坟”字,又巧妙地将诗意由吊古引向慨今。

在全诗中,这一句是前后承接过渡的枢纽,诗人写来毫不着力,可见其艺术功力。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这两句紧承“中郎有后身”抒发感叹,是全篇主旨邕生当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的时代,曾因上书议论朝政阙失,遭到诬陷,被流放到朔方;遇赦后,又因宦官仇视,亡命江湖;董卓专权,被迫任侍御史,卓被诛后,蔡邕也惨死狱中。

一生遭遇,其实还是相当悲惨的。但他毕竟还参与过校写熹平石经这样的大事,而且董卓迫他为官,也还是因为欣赏他的文才。而今天的文士,则连蔡邕当年那样的际遇也得不到,只能老死户牖,与时俱没。

因此诗人十分感叹:对不爱惜人才的当局者来说,蔡邕的后身生活在今天,即使用尽心力写作,又有谁来欣赏和提升呢?还是根本不要去白白抛掷自己的才力吧。

这两句写得直率而显露,而且内涵丰富深刻。这是一种由高度的概括、尖锐的揭发和绝望的愤激所形成的耐人思索的艺术境界。熟悉蔡邕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具体遭遇的人,都不难体悟出“今日爱才非昔日”这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哀。

如果连蔡邕的时代都算爱才,那么“今日”之糟践人才便不问可知了。正因为这样,末句不是单纯慨叹地说“枉抛心力作词人”,而是充满愤恨地说“莫抛心力作词人”。

诗中讲到“中郎有后身”,看来诗人是隐然以此自命的,但又并不明说。这样,末句的含意就显得很活泛,既可理解为警诫自己,也可理解为泛指所有怀才不遇的士人,内涵既广,艺术上亦复耐人寻味。

这两句诗是对那个糟践人才的时代所作的概括,也是当时广大文士愤激不平心声的集中表达。

标签: 温庭筠《蔡中郎坟》

更多文章

  •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过五丈原》原文注释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庭筠,《过五丈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温庭筠《过五丈原》原文注释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过五丈原》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注释:1、过:一本作“经”。五丈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用武

  • 温庭筠的文学成就: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庭筠,文学成就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温庭筠最伤感的一首诗,每一句都让人心疼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庭筠,唐朝

    你们知道温庭筠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才子,“花间派”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词人,与当时的韦庄齐名并称为“温韦”,另外他在诗歌上也是可以比肩李商隐,同样被人称为“温李”。如果你喜爱诗词的话,相信对于这位才子一定不会陌生,他的词清新优雅,辞藻华丽,可谓是自成一派。不过

  • 唐代诗歌之拂舞词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拂舞词

    拂舞词 / 公无渡河【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全唐诗》中

  • 唐代诗歌之惜春词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惜春词

    惜春词【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此诗写青楼女子的悲叹,诗人也借惜花而表达青春远逝、不堪命运的自怜、自伤之情。首联采用拟人手

  • 唐代诗歌之春愁曲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春愁曲

    春愁曲【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阑纤草长。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这是一首闺怨诗。全诗写女子

  • 唐代诗歌之懊恼曲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懊恼曲

    懊恼曲【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

  • 唐代诗歌之春晓曲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春晓曲

    春晓曲 / 玉楼春 / 木兰花【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古人好春怨秋愁,这是典型的宫怨(闺怨)诗。一般的宫怨(闺怨)诗多以

  • 唐代诗歌之侠客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侠客行

    侠客行【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此诗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彤云密布。这“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

  • 唐代诗歌之开圣寺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开圣寺

    开圣寺【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这是一首写景诗。开头两句写的是通往开圣寺的途中景象。诗人并没有设色描绘,而只是以白描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