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将李光弼有多厉害?他有哪些著名战绩?

唐朝名将李光弼有多厉害?他有哪些著名战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21 2:50:24

你真的了解李光弼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曾经的唐朝完整的控制了西域,并且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唐朝能够将西域控制,靠的无疑是唐朝的名将,在唐朝时期,最不缺少的就是名将。不可否认的是,唐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这些人大部分都名留青史。

唐朝在前期无疑是非常强大的,可是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就转弱了,此后的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权逐渐减弱。到了之后,西域就脱离了唐朝的控制。话说回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差一点让唐朝灭亡,假如不是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恐怕唐朝就灭亡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太原之战无疑是重要的转折点。太原之战也被称为太原保卫战,主要的指挥将领就是李光弼。作为唐朝的名将,李光弼虽然姓李,但是他是契丹人,祖上是契丹的一个酋长,也算是个大户人家。由于出身在契丹,因此李光弼从小就能征善战。

可以说是在马背上成长的。作战勇猛的李光弼经常以少胜多,因此立下了赫赫战功。李光弼与同时的郭子仪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在治理军政方面。郭子仪治理军政凭借的是“宽”,以德服人,总是令属下非常感动。

相比较来说,李光弼凭借的则是“严”,靠威严服人。安史之乱爆发后,史思明协调了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共四路大军,十万人,浩浩荡荡杀向了太原。面对这浩浩荡荡的大军,李光弼没有被吓倒。李光弼稳如泰山,立即下令部将修城墙。

此时的李光弼深知,假如不修建城墙,恐怕太原城中的士兵不能够抵挡史思明大军的进攻。以古代修建城墙的速度来看,短时期内想要修建完毕根本不现实,于是李光弼紧急征发城内百姓,加上兵丁,赶紧前往城外深挖壕沟。

同时李光弼下令将壕沟中挖出的土运送到城中,这些土不是为别的,就是用来加高城墙的。壕沟与高墙的配合,使守城的把握迅速增加了很多。太原城中的士兵仅仅数千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李光弼可以说毫无胜算。此时的李光弼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光弼充分的发挥了情报作用。面对史思明的进攻,李光弼并不怕,因为他早已获悉精准情报。史思明准备攻城之际,突然伏兵四起,三千胡兵无一逃脱,全部被杀。面对李光弼,史思明一时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于是史思明想到了围困。

毕竟太原城中的士兵少,粮草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围困成为了上策。围困没多久,李光弼看起来就已经坐不住了,于是派人出城,准备向史思明投降。只不过李光弼是诈降。到了约定的投降日期,城门打开,仅有一千多人和一位裨将。

史思明瞬间感到不对,突然之间,营地发出一声闷响,愣是陷下去一个大坑,一千多人顿时被埋了进去。李光弼诈降,为的就是挖通地道,挖地道,然后用木棍将地道撑起,命令一发,只需要用绳子把木棍拉倒,地道也就坍塌了。

在这样的时刻,史思明大军彻底的乱了阵脚。现如今看来,正是李光弼的出现,改变了太原的局势。在史思明没有办法的时候,另一个噩耗传来,就是安禄山被儿子杀死了。此时的史思明明白过来,自己不能只顾得太原,还有其他地方要琢磨。

史思明就把蔡希德留下来盯着太原,自己率军返回了范阳。李光弼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率军出击,蔡希德再次溃不成军,太原之围解开。伴随着安禄山的被杀,叛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平定叛乱已经希望在即。此时的安史之乱已经走向了尾声。

标签: 李光弼唐朝

更多文章

  • 河阳之战内忧外患,李光弼是如何打赢这场仗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光弼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光弼如何打赢河阳之战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史之乱中,大唐天子统御无方,屡屡败坏大局。在759年的邺之战中,唐肃宗再次犯浑:以宦官监军,不设主帅。结果,20万大军被史思明大败。大唐收复两京后的大好局面遭到逆转,形势岌岌可危。危急时刻,李光弼巧妙用兵

  • 李光弼:能与郭子仪相提并论,为何却没他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光弼,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光弼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光弼绝对是可以和郭子仪相提并论的历史人物,而且史书上的普遍观点,无论管理才能、军事才能,李光弼都是优于郭子仪的。郭子仪混得比李光弼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活得比较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论

  • 刘仁轨让方士算一卦,能当多大的官?答:官至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仁轨

    关于袁天罡的事迹,想必许多人都很熟悉,有人认为袁天罡是被神化了,世间不可能有这样几近于神的人存在,但既然袁天罡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贞观初年,袁天罡途径陈仓县,得知好友刘仁轨在此做县尉,就前来探望,两人把酒言欢,刘仁轨就让袁天罡为卜上一卦,看啥时候能升官。既然好哥们提出要求,袁天罡

  • 刘仁轨是什么样的人?一介书生却指挥了一场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仁轨,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虽是一介书生,却指挥了著名战役,刘仁轨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现在我们都称自己的祖国为礼仪之邦。中国的文化已经传播到了世界的许多国家,中国人被外国人亲切的叫为唐人。这是因为在唐朝时期,疆土得到了很大的扩大,并且当时的君王非常反对打仗,经常是一些和平相处的原则,和周边

  • 刘仁轨越级杀人,皇帝为什么没有怪罪反而还给他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仁轨,唐朝

    你真的了解县尉越级杀人 皇帝大怒招来问罪 县尉说了11个字 皇帝:免罪升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县尉,在古代是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国家公职人员,其级别在县令,县丞之下,是县令的主要帮手之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在古代的官职中,县令才位居七品,所以县尉则在七品

  • 武则天也有害怕的人?面对刘仁轨的斥责竟然认了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武则天,刘仁轨

    武则天也有害怕的人?面对刘仁轨的斥责竟然认了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的一生,很少有令她害怕的人。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说她“蛾眉不肯让人”,是对她一生真实的写照,从争夺皇后位置时的王皇后、萧淑妃到长孙无忌、褚遂良;再到后来的李敬业、裴炎;就连亲儿子不听话也被她拉下了马。所以,她

  • 刘仁轨:武则天唯一害怕的大臣,还能让武则天认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仁轨,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仁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武则天的一生,很少有令她害怕的人。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说她“蛾眉不肯让人”,是对她一生真实的写照,从争夺皇后位置时的王皇后、萧淑妃到长孙无忌、褚遂良;再到后来的李敬业、裴炎;就连亲儿子不听话也被她拉下了马。所以,她的人格具有极强的

  • 一介书生一战出名,揭秘刘仁轨的精彩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仁轨,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仁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仁轨出生在一个农民之家,但是他从小非常勤奋,又喜爱学习,经常的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虽然是一个文弱的书生,但是他却经常想着要报效自己的祖国。他在长大以后就参加了,当时朝廷所举办的考试,从此也开始了自己的官场之路。有一次海关的将领

  • 刘仁轨是什么人?为什么武则天这么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仁轨,唐朝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为什么害怕刘仁轨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称帝之路,自然比那些男性的皇帝更为艰辛,更为不易。然而,凭借着杀伐决断,凭借着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狠劲。武则天硬生生地闯出了一番天地,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女至尊。虽说武则天非常狠辣,只

  • 揭秘直言进谏的唐朝将领裴行俭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

    唐朝将领中不仅只有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还有一位官员是裴行俭,他同样也敢于直言进谏,先后多次上书太宗、高宗、武后,对军政要事乃至皇帝行止,皆敢进言。网络配图裴行俭(602~685)中国唐朝将领。字正则,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自幼好学,博涉文史。贞观中任新安令、给事中。唐显庆四年(659)为青州刺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