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曳咥河之战”苏定方如何1万人战胜10万人?唐朝战神的辉煌之战!

“曳咥河之战”苏定方如何1万人战胜10万人?唐朝战神的辉煌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2/8 16:44:08

“曳咥河之战”苏定方如何1万人战胜10万人?唐朝战神的辉煌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朝与西突厥人之间曾爆发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曳咥河之战,在这场战争中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率领10万大军来袭,而唐军和回纥联合军只有万余人,仅是敌军的十分之一,但是唐军大将苏定方没有惧怕,反而选择积极应战。

ps: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河北武邑县人,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曾跟随大唐战神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亲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后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公元667年去世,谥号“庄”。

针锋相对

苏定方受到西突厥军队来袭的消息后,就命令步兵手持长枪在曳咥河(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南原“攒槊外向”组成密集阵型,抵抗外来突击,而他自己则率领骑兵来到曳咥河的北原列阵。

当西突厥的骑兵来到战场后,首先对唐军的步兵军团发起了进攻,但无论西突厥人的弓骑兵、轻骑兵和具装甲骑如何冲击,唐军重步兵组成的密集长枪阵都没有崩溃,反而将敌人纷纷打退,而当西突厥的军队因为“三冲未逞,气势减弱”时,敏锐发现敌军士气衰退的苏定方,乘势带领骑兵部队向西突厥军队的侧后方发起突击,与步兵方阵联手将10万西突厥军队打的溃败而逃,并追击30余里,斩获数万人,杀其贵族两百余人。

乘胜追击

但就算获得了如此大胜,苏定方率领的唐军也没有停止追击的步伐,而当唐军在追击过程中路遇大雪时,看着地上2尺多厚的积雪,唐军的许多将士都向苏定方请求暂停追击以躲避风雪,但苏定方告诉将士们胜利来之不易,如果现在不能彻底击垮西突厥人,让西突厥人得到喘息之机,那么以后就再难以征服他们了。

并且,苏定方还指出,西突厥人看到风雪弥漫后,必定以为唐军会顾忌雪深而暂停追击,如果唐军能抓住西突厥人的侥幸心理,就可以出其不意的击败西突厥的军队。

最终,唐军在苏定方的鼓舞下重新跨上战马,踏雪进发,昼夜兼程,对西突厥人实施了长途奔袭,并沿途收取西突厥逃散的人口、1牲畜,趁着西突厥人毫无防备之机,突然出现在了西突厥人的营地附近,趁其狩猎时无备,纵兵发起攻击,再次斩获数万人。

侥幸逃过打击的西突厥统帅只得收拢残部继续踏上逃亡之路,而苏定方率兵穷追至碎叶水(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楚河),最终尽夺其众。

沙钵罗可汗仅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少量亲信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避难,但被惧怕唐军的苏咄城城主诱捕,并被送给了唐朝。

苏定方在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打完仗之后,苏定方为安定草原,又下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然后调集人手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并将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还将安西都护府迁回了高昌故地。

西突厥灭亡的影响

西突厥灭亡后,摄于唐军的强盛,一些原本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自此整个西域都在唐朝的掌控之下,唐朝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

立了大功的苏定方在凯旋之后,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但因种种原因,苏定方在小说中被黑得厉害,乃至于成了反派,这不得不让人唏嘘。

标签: 唐朝苏定方

更多文章

  • 苏定方的功绩怎么样?唐朝真正的第一神将,曾一人扫荡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战神苏定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他征战沙场一生,一人灭了三个国,足迹遍布了整个中国乃至中亚各国,西征突厥、伐高丽,更是将当时的版图拓至中亚咸海,被认为唐朝真正的第一猛将,他就是为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苏定方!对于苏定方的了解,大多从《隋唐演义》、《说唐全传

  •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东征西讨的苏定方最后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苏定方

    老百姓了解隋唐这段历史,很多是通过《隋唐演义》、《说唐》这些评书。既然是演义,免不得要艺术加工。可有时加工过了头,也会与史实大相径庭,颠倒了黑白,让英雄变成了坏人。隋唐名将苏定方就是典型的一个。在评书演义里面,苏定方被整成一个大大的反派,同万千女性崇拜的英雄美男罗成是死对头。他先是射死罗成的父亲罗艺

  • 打了一次仗就被李世民遗忘的大将,苏定方后来际遇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就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分裂还是统一的唯一要素,有战争就涌现出一大批能战善战的名将。苏定方就是众多名将中的一位佼佼者,提到苏定方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受到隋唐小说以及影视剧的影响,觉得这个人就是

  • 被黑的很惨的将军苏定方,真实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说到苏定方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他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唐朝初年,名将辈出,除秦叔宝、程咬金这些耳熟能详的将另外,还有很多名气不大,但战功显赫的人物,比如说苏定方。看过《隋唐演义》的人想必都记得,苏定方在电视中属于反派人物,但在真实历史中,他却是李世民手

  • 千古名将苏定方,一生战功赫赫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定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苏定方(592—667年),唐初大将,名烈,字定方,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史载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

  • 被弃用的唐朝名将,苏定方犯了什么错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苏定方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是何许人也,不顾血缘诛杀兄弟夺位之徒。在其眼里,江山才最重要,故此一切有碍自己皇位和唐朝发展的事物都可以不顾。苏定方是隋末唐初的知名将领,为河北省武邑县人氏,天生大力,从小练武,深得父亲武艺真传,年纪轻轻就随父出征,在

  • 李世民为什么冷落苏定方,并将他遗弃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苏定方的故事。唐太宗对人才是比较渴望的,但是他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不会看走眼,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个将军,此人唐太宗就看走了眼,这位不世出的名将,太宗皇帝用了他一次便将他遗弃了,着实是一种遗憾,不过后世很多人仍将这位将军看成是一代名将

  • 打一次仗就弃之不用的苏定方,为什么会被后人称为千古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定方,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打一次仗就弃之不用的苏定方,为什么会被后人称为千古名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代的武将有非常多,分外是初唐的时分,出现了多数名将,如李靖、徐茂公、尉迟敬德等等。唐太宗李世民也以善用人著称,但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分。有一名名将,李世民在位时代,只派他打过一次仗,就被投闲

  •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没有立武承嗣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武承嗣简介武承嗣,唐朝人士,在武则天当权时入朝为官,后依靠关系登上宰相之位。身居要职多年却未做出什么成绩,在职期间,为权势做尽阿谀奉承之事,甚至残害朝廷良臣。最终因自己的太子梦破灭而忧愤致死。《盛世仁杰》武承嗣剧照武承嗣与武则天是姑妈与侄子的关系。武则天在刚当权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选择重用自己的

  • 魏王武承嗣为何会认为武则天会立他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唐朝,武则天称帝后,大封其亲属,其中,武承嗣就被封为魏王,负责监督编修国史。魏王武承嗣还身居宰相要职,在职时做尽奸臣之举,阿谀奉承武则天,为争权夺利残害朝廷大臣,甚至为了他的太子梦勾结一些大臣共同游说武则天。然而魏王武承嗣极度渴求权势,最终却因权势而死。《盛世仁杰》武承嗣剧照(网络图)武承嗣与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