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黄巢死亡之谜:丧命刀下还是削发为僧

揭秘黄巢死亡之谜:丧命刀下还是削发为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3/12/22 4:55:31

黄巢之乱,近年来也有人称之为黄巢民变,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历经时间最长,起义面积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动乱。黄巢之乱动摇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其中死亡人数多达八百多万,导致了唐朝的快速灭亡。

黄巢出生于贩盐的家庭,擅长骑马射箭,在他科举没中之后便开始卖盐走私,结果与朝廷发生多次冲突。乾符二年,仙芝起兵,黄巢等八人随即进行响应。王仙芝等人攻占山东、河南等地,又杀掉唐将,俘获刺史。之后,朝廷诱降王仙芝,王仙芝愿意接受招安,使得王黄两人关系破裂,于是黄巢引兵北上。乾符五年,王仙芝兵败被斩杀,众兵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

三月,黄巢率军转战江南,与旧部相呼应,攻下江南众多地方,后又进入福州,转入广东。由于江南气候湿热,军队多患疾病,于是黄巢决定再次北上,进逼江陵,黄巢挥兵力战,唐军数十万人死于黄巢的兵下,黄巢随即占领江陵。

中和元年黄巢进入长安,黄巢军队给百姓分发财物,受到百姓的欢迎。广明元年,建立了大齐政权。不久他的部署在长安城杀人无数,没收百姓的家产使得百姓不能正常工作。第二年,唐军反攻长安,齐军当夜反攻将唐军赶出城外。黄巢认为城民帮助唐军反攻,于是率兵屠杀满城,血流成河,使得长安城变成了一座空城。

黄巢吃人

据传,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为了解决军队的军粮问题,曾将活人放进石磨中磨成肉酱来供军队充饥,攻占到哪儿就把那儿的百姓全部杀死充当军粮,那么这件事情是否属实呢?是否真的有历史依据呢?

黄巢在中和三年被唐军赶出了长安之后,率兵攻入了商洛山,又重新把战火烧到了这片土地上。之后,又派兵攻占了蔡州,随即又调兵攻打陈州。当时的陈州由赵犨所掌管,多次围剿过黄巢的起义,可以说是齐军的宿敌。当齐军刚进入陈州境内,赵犨趁着齐军还是整顿之时,果断出击,将齐军杀的七零八落,赵犨同时还把孟楷进行斩首,这使得黄巢十分愤怒。黄巢见自己带着几十万的大军却攻不下一座小小的陈州,他当然非常气愤,决定在陈州城下按营扎寨不走了,大有要与陈州抵抗下去的意思。

随着时间不断的消耗,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与唐军僵持不下,而是军粮的短缺。手上这么多军队,兵要吃饭马要吃草,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使得黄巢非常苦恼,于是他想出了吃人的办法。他把陈州的百姓抓来,放入机器中把人碾成肉泥,用这个来填满士兵的肚子。在围攻陈州的日子里,黄巢将陈州周围大批的农民抓来,不分男女老少,全部碾成肉泥。等到陈州四周的百姓吃光了,他用选择去临近的数十个州抓百姓当军粮,手段及其残忍。

黄巢之谜

迄今为止,黄巢的死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在《新唐书》上所记载黄巢是自刎而死,但在《旧唐书》上说黄巢是死在别人的刀下,甚至还有人说黄巢在战败后并没有死去,而是削发为僧,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那么,到底黄巢是怎样死去的呢?让我们一一来做分析。

对于黄巢死于他人手下的也有不同的观点。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的记载,说黄巢是被时溥所引诱的起义军中的某个将领所杀,但是这又跟尚让杀死黄巢产生了分歧。因为从时间上推断,那时候尚让已经投降朝廷,时溥也不会再去引诱拉拢尚让,再则黄巢也不会对早已背叛的尚让没有防备,所以这个不可信。但是崔致远的字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他与黄巢处于一个时代,可信度比较高。因此,可以推断出黄巢确实被他人所杀,最有可能就是死在他最信任的外甥林言的手上。

关于黄巢的死敦煌残卷上的记载不太可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黄巢死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有很多史料都进行了相同的记载,相信这个记载不会有太大的差错。而且肃州离泰州相差甚远,肃州的官员是如得知黄巢被尚让所杀呢?所以这点不可取。

但是,又有许多宋人在笔记中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削发为僧,隐姓埋名。但是,试想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经历了数十年惊心动魄的战争生涯后,怎会甘于隐姓埋名,看似荣辱不惊呢?而且他是一个非常狂妄、固执的人,他怎会苟活于世上?因此,这种说法只是想给历史人物蒙上神秘面纱罢了。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黄巢手下大将张全义反复无常却能活得那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出生在“世为田农”的家庭。祖父张琏、父张诚都是农民。恢复洛阳经济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

  •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是唐末时期的一场农民自发组织的起义运动,当时唐朝已经渐渐走到了尾期,而那时候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其实那时候发生了不少次农民起义,然而其中影响范围最为深远、经历时间最长、遍布范围最为广阔的还是要说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是唐末时期的起义运动,那么黄巢起义时间是什么时候呢?黄巢起义地图其实黄巢起义时间是

  • 唐朝历史解密: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

    关于黄巢(820~883年),我们常见的简评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这些观点,是经不得推敲的。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但他本身并不是农民。《旧唐书

  • 黄巢死亡之谜:丧命刀下还是削发为僧了却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死亡之谜

    黄巢之乱,近年来也有人称之为黄巢民变,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历经时间最长,起义面积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动乱。黄巢之乱动摇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其中死亡人数多达八百多万,导致了唐朝的快速灭亡。黄巢出生于贩盐的家庭,擅长骑马射箭,在他科举没中之后便开始卖盐走私,结果与朝廷发生多次冲突。乾符二年

  • 他是继黄巢后的吃人狂魔在刑场称自己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

    大败张晊之后,朱温趁胜冲到秦宗权的家门口,猛攻了一阵,却突然大发慈悲之心,撤军了。秦宗权不是曹操,朱温更不是关羽,突然玩捉放秦,是因为朱温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一代剑圣独孤求败整整后半生。这是一个关于敌人的问题。独孤求败因为练剑练得太狠,所以搞到后来,没一个人可以跟他过招,最后只

  • 此人瘦小却力大无穷 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存孝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强大的唐朝巨人在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最后终于在藩镇之乱和黄巢民变的联合打击下轰然倒地,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它的尸体上,五个短命王

  • 朱元璋黄巢为何都爱以菊花自比?本性狠毒阴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皇帝的天下差不多都是凭刀枪打下来的,可是差

  • 朱元璋黄巢为何都爱以菊花自喻:本性狠毒阴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皇帝的天下差不多都是凭刀枪打下来的,可是差

  • 黄巢慷慨赴死 他的老婆孩子姬妾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

    在历史上,唐末起义领袖黄巢大名鼎鼎,他的诗也极具杀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题为《不第后赋菊》的诗作,就是对黄巢从揭竿而起到长安称帝的人生写照。黄巢是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生于元和十五年(820年),祖上几代贩盐,家境富足。早年的黄巢兴趣广泛,读书、

  • 揭秘:历史上的黄巢起义为何能够横扫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起义

    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起义,正是在黄巢的带领下,辉煌的大唐帝国最终陷落。取而代之的后梁王朝,其开国之君正是黄巢的部下朱温。公元873年,他在山东带着几千人起兵反唐,此后他一路突进,攻入河南,不到十天攻破八个县,东都洛阳那些朝廷权贵都吓得半死。因朝廷向义军领袖王仙芝招安,王仙芝和黄巢关系破裂,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