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56 更新时间:2024/2/3 6:34:35

还不知道: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慌忙忙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嘀咕了几句,曹操就放下酒杯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现在就在屋外,我给大家今天引见一下。

说罢,曹操就让侍从将蔡文姬带进了屋中,只见进屋的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她见到坐在宴会席正中的曹操之后,便叩头请罪,请求曹操饶恕自己负罪在身的夫君董祀,蔡文姬请求的话语中透露出深切的悲伤,令参加宴会的宾客们为之动容。

而坐在宴席正中的曹操听后,却为此说道:董祀的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是处罚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这怎么办呢?

蔡文姬听后,则是继续恳求道:明公,您马厩里的骏马成千上万,又坐拥百万精兵强将,还吝惜一匹骏马,来拯救一个垂死之人吗?

‘说罢,蔡文姬继续向曹操俯身跪拜,乞求曹操宽恕董祀,而这个时候的曹操见蔡文姬救夫心切,当即命人去往狱中,释放即将要被问斩的董祀。

《后汉书·列女传》: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随后,曹操见天气寒冷,见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十分狼狈,便命侍从为其准备了一身厚衣服,以及一双棉鞋让其穿上御寒,让其回到家中等董祀。

《后汉书·列女传》: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不久之后,董祀被释放回府,他十分感激妻子的救命之恩,因而便和妻子蔡文姬相拥而抱,此后,二人过上了幸福的二人世界。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一位枭雄人物,他冷酷无情,杀伐果断,死在他手上之人可谓是不计其数,那么为何这一次,曹操却为何唯独不负蔡文姬呢?不仅饶恕她负罪在身的丈夫董祀,还给予她御寒的衣饰呢!

受曹操敬重的蔡邕父女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生前与曹操同朝为臣,二人既是同僚,也是好友,二人经常在一起研习文学、书法,互相交流心得,在曹操眼里,蔡邕可以说是一位良师益友,在文学素养的提升上,蔡邕帮了曹操不少。

初平三年,蔡邕因为迁怒于司徒王允,被司徒王允关进狱中,处以酷刑,不久就死于狱中,而当时的曹操正在率军攻打黄巾军,根本无法抽身帮助这位好友脱险,等到他知道蔡邕的事情时,蔡邕已经在狱中逝去了。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

207年,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成为北方之境的霸主了,他率军入主许都之后,想到了自己昔日的同僚好友蔡邕,心中悲悯之情由然而生,他想要厚待蔡邕的家人和子嗣,但是一打听,才知晓蔡邕唯一的独女蔡文姬早在董卓之乱时,就被乘虚而入的匈奴左贤王掳走,已经在塞外之地足足生活了12年之久。

《后汉书·列女传》: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知道这个事情后,心里也有点不好受,因此他派出使者携带重金和贵重物品将蔡文姬从匈奴左贤王的手上赎了回来。

《后汉书·列女传》: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

被赎回来的蔡文姬已经年近40岁,步入了中年,曹操接见她之后,对她进行了宽慰,并且在自己的属下中挑选了一个叫做董祀的青年才俊与蔡文姬结为夫妻。

但是年轻俊朗的董祀对于蔡文姬这个中年妇女极度厌恶,二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和谐,就在二人还在感情磨合期之时,董祀却犯了事,激怒了曹操,曹操盛怒之下,将其打入死牢。

蔡文姬知道这个事情后,十分痛心,当即便前往曹操的府邸为夫君董祀求情,当时,曹操已经给董祀定了死罪,择日就可能要被问斩,因此曹操一开始对于蔡文姬的求情,表示了拒绝,但是蔡文姬并没有就此放弃努力,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去做曹操的思想工作。

而这个时候,曹操想到了自己与蔡文姬父亲蔡邕昔日的旧情,又感概蔡文姬一生的悲惨过往,最终破例,刀下留人,命人释放了董祀,让其与蔡文姬团聚。

曹操素闻蔡文姬的文学才识不输她的父亲蔡邕,于是便想看看蔡文姬是不是和传闻中说的那样是一个大才女。

于是乎,有一天,曹操将蔡文姬召入府中,然后问道:我曾听闻先父蔡邕在世时在府中珍藏着不少古籍,现在是否还保留在世吗?

蔡文姬听后,则是回道:明公,先父生前给我留下的古籍有四千多卷,全在董卓之乱中丢书了,保存下来的古籍屈指可数,不过民妇还能够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一听,大喜,当即对蔡文姬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派十个文人到夫人家,夫人口述,他们来写,夫人看意下如何?

蔡文姬一听,有点为难,当即说道:民妇素闻男女授受不亲,怕人说闲话,还是民妇亲自撰写吧。

曹操一听,表示了同意,而蔡文姬回到府中之后,用了数月的时间,将这四百多篇古籍全部撰写完成,并且上交到了曹操的手中。

《后汉书·列女传》: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曹操拿上这四百多篇古籍之后,一一进行了阅览,发现没有一点纰漏,当即对蔡文姬的文学素养赞誉有加!后续,曹操对于蔡文姬一家礼遇有加,使得蔡文姬后半生得以善终!

结语

蔡文姬一生命运多舛,劫难重重,又生逢乱世,被匈奴人掳走,在塞外居住了长达12年之久,好在父亲昔日的同僚好友曹操念及昔日与父亲之间的交情,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并且在赎回蔡文姬之后,为她找了一个青年才俊,来成为她的伴侣,让蔡文姬不再孤独和落寞,枭雄曹操对蔡文姬这个具有文化素养的弱女子之所以如此善待,除了他父亲的关系以外,那就是对她十分敬重!

标签: 曹操蔡文姬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时势造英雄。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伴随着朝代的岁月更迭,很多英雄人物陆续粉墨登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由于秦始皇的残暴

  •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朝梁,陈庆之

    正所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就是陈庆之,那么这位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南朝梁名将,主要战绩为征战涡阳,北伐北魏。陈庆之自幼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初时仕途不顺,任了20多年六品官。

  • 法国勃艮第公爵约翰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约翰,法国

    约翰,勃艮第公爵,生于第戎。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419年9月10日,法国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与堂侄法兰西王太子路易七世在蒙特罗福约讷进行谈判。突然路易七世身边的一名侍卫冲出,将无畏的约翰刺杀。无畏的约翰做了什么,为何路易七世身边的刺客要将其刺杀呢一,出身贵族1371年5月2

  •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松,东汉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

  •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松,东汉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

  •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百里奚,春秋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在虞国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很有才学的人,名叫百里奚。他三十多岁才娶妻子杜氏,夫妻非常恩爱,生了一个儿子叫孟

  •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

  • 隗嚣是什么人?他为何要背叛刘秀与公孙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隗嚣,汉朝

    隗嚣出身于陇右大族,他一生的经历比较传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众万,皆降。”隗嚣面临土崩瓦解绝

  • 平阳公主的谥号是什么?唐朝的建立她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平阳公主,唐朝

    俗话说的好,巾帼不让须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有个说法,唐朝的江山是儿子打天下,老子坐天下。说的是李世民打天下,李渊当皇帝坐天下。李渊在起兵到当皇帝的过程中,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他当这个皇帝,确实有些捡便宜的味道。不过,若认为李渊的江山,是全部由李世民打下来的,这话未免

  •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