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蔺相如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蔺相如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77 更新时间:2024/1/27 4:52:51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一,智劝缪贤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人,担任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周赧三十二年(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秦昭襄王听闻,派人出使赵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及群臣商议,若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担心秦国不给十五城,会被欺骗。若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担心秦国以此为借口伐赵。于是犹豫不决,找不到能出使秦国的人。

缪贤进言:“臣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原因,缪贤回答:“臣曾经有罪,想要逃往燕国。蔺相如制止臣,询问原因。臣答曾经跟随大王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拉着臣的手,称愿意结为好朋友。相如劝臣:赵强燕弱,君是赵王宠臣,所以燕王想要结交。现在君离赵入燕,燕国畏惧赵国,一定不敢留君,会将君擒拿送回燕国。君不如向大王负荆请罪,或可逃过一劫。微臣听从蔺相如之计,幸好大王赦免了臣。臣认为有勇有谋,可以出使秦国。”

二,完璧归赵

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拿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能答应吗?”他回答:“秦强赵弱,必须答应。”赵王又问:“秦得和氏璧,不给十五城,怎么办?”他答:“秦国用十五城换和氏璧,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我赵国。赵国给秦国和氏璧,秦国不给十五城,理亏在秦国。两策权衡,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再问:“那谁可以出使秦国。”他答:“大王若没有能出使的人,臣愿意前往。十五城入赵国,臣就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不给十五城,臣就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于是派他出使秦国。

秦王在章华台召见蔺相如,他将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将和氏璧传给妃子观看,众人高呼万岁。他见秦王没有给十五城的意思,说道:“和氏璧有瑕疵,外臣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他靠在柱子旁边,生气地说:“大王想要和氏璧,派人到赵国交换。赵王与群臣商议,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实力强大,想要白拿和氏璧,不会给赵国十五城,决定不把和氏璧给秦国。是臣进言:平民百姓之间尚且讲究仁义,何况是国家之间!因为一个和氏璧而得罪秦国,不值得。赵王于是斋戒五日,派臣带和氏璧来秦。臣来秦,大王态度傲慢,没有诚意。若要强取和氏璧,臣就和壁一起粉身碎骨。”

秦王害怕和氏璧损毁,于是道歉,拿着地图指出给赵国的十五城。蔺相如揣测秦王是缓兵之计,不会给城,于是说:“和氏璧是天下至宝,赵王斋戒五日,甚有诚意。大王也应斋戒五日,以示诚意。”秦王知道不能强夺,于是答应。蔺相如回到馆舍,派人带着和氏璧秘密返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日后,召见蔺相如。他对秦王说:“秦国素来奸诈,臣害怕被骗,已派人带和氏璧回赵。况且秦强赵弱,秦先把十五城给赵国,赵国不敢得罪,一定会把和氏璧给秦国。外臣有罪,恳请一死。”秦王认为若因和氏璧使得秦赵不和,不值得。于是善待蔺相如,让他回赵国。赵王赞叹蔺相如有勇有谋,封他为上大夫。最后秦没有给赵十五城,赵也没有给秦和氏璧。

三,渑池之会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王邀请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不想前去。廉颇、蔺相如进言:“大王不去,只会显得赵国软弱胆怯。”赵王于是前往渑池,蔺相如跟随。

廉颇送至边界,对赵王说:“大王若被秦国扣押,无法回赵。臣希望立太子为王,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前往渑池与秦王相见。

秦王酒醉,说道:“听闻赵王喜好音乐,希望听到赵王弹瑟之声。”赵王于是弹瑟,秦国史官趁此说道:“秦赵相会,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听闻,对秦王说道:“赵王听闻秦王也喜好音乐,希望听到大王击缶之声。”

秦王大怒,拒绝击缶。蔺相如进到秦王身边,说:“五步之内,我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左右欲救秦王,被他喝退。秦王无奈,敲击一缶。他趁机命赵国史官写上:“秦赵相会,赵王令秦王击缶。”

秦国群臣说道:“希望赵国献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反击:“希望秦国献咸阳城为赵王祝寿。”秦王屡次戏弄赵王,皆被蔺相如破解。赵王归国,任命蔺相如为上卿,在廉颇之上。

四,负荆请罪

廉颇大怒,认为自己身为大将,为赵国攻城略地,战功赫赫。蔺相如仅凭借口舌之利,就身居高位,在我之上。况且他出身低贱,我在他之下,十分羞耻。于是扬言:“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闻,就称病不朝,不与廉颇相见。

蔺相如出门,遇到廉颇,躲避而行。他的左右十分生气,说:“我们之所以离开家里,侍奉大人,是仰慕大人的高尚。如今大人与廉颇官位相等,廉颇羞辱大人,大人却畏惧他。普通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将相呢!臣等不贤,请求离去。”

蔺相如制止说:“你们认为廉颇与秦王谁厉害?”左右回答:“廉颇不如秦王。”蔺相如又说:“秦王那么蛮横无理,我都敢与他相斗,何况是廉颇。但我想到强秦之所以不敢侵赵,是因为有我们二人在。若我与他相斗,势必水火不容。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廉颇听闻,向他负荆请罪,二人结为刎颈之交。

标签: 蔺相如战国

更多文章

  • 顺治作为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 顺治到底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顺治,清朝,多尔衮

    还不知道:顺治皇帝到底是谁的儿子?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从正史的记载来看,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8岁登基,但他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实权亲王,怎么看皇位都轮不到他来坐?可是他不仅被叔叔多尔衮送上皇位,还用十

  • 鳌拜和多尔衮相比 两人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多尔衮,鳌拜

    对多尔衮和鳌拜,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朝初期的“亲政摄政”、康熙朝初期的“大臣辅政”、乾隆朝初期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咸丰皇帝寄予厚望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和同治朝、光绪朝的“太后训政”等等,清朝的皇位更迭过程中,“托孤”行为以极高的

  • 鳌拜当初那么嚣张跋扈 康熙为何没有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鳌拜,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鳌拜那么嚣张,康熙为何不敢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这个人,名气很大,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在当年,他是满洲第一勇士,巴图鲁,功勋卓著,是顺治留下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在现在,他是自媒体中的热点人物,被一群摔跤小孩擒拿的故事,一直被

  • 多尔衮和鳌拜谁的权势更大 两人能够相提并论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鳌拜,多尔衮

    对鳌拜可以和多尔衮相提并论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和鳌拜都是清朝鼎鼎大名的权臣,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如果仔细判断,他们俩谁的权势更大呢?其实无论从地位还是权力来看,鳌拜在多尔衮面前,那都是小弟。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距

  • 宋光宗与臣子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光宗,宋朝

    宋光宗,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光宗赵惇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比较奇葩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五年,然后就去当了太上皇。宋光宗去当太上皇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是被臣子们合谋逼迫他禅让的,史称“绍熙内禅”。“绍熙内禅”的诱因是宋光宗不孝,他在父亲宋孝

  • 韩延寿是什么人?他被处死的背后是什么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延寿,汉朝

    韩延寿,西汉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也是古代士大夫君子的杰出代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韩延寿是西汉时期的燕国人,字长公,他的父亲是燕国的士大夫,具体姓名在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只记得大概的事情。因为韩延寿这个人后面的经历和性格,都深受他父亲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简单

  • 魏延留着有什么用吗?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姜维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延,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后人的眼中简直就是非常完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他深思熟虑,那么魏延留着有什么用吗?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姜维杀他?蜀汉在刘备驾崩之后,人才凋零,从此没有人加入蜀汉。当初很多人才是冲着刘备的名声前来的,刘备一死,让蜀汉的人才储备凋零。刘备虽然驾崩了,可是蜀汉仍然存在一位厉害的人物,此人就是诸

  • 水镜先生知道汉朝大势已去 他为何还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镜先生,诸葛亮

    还不知道:明知大势已去,水镜先生为何还要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是一个牛人,号称卧龙先生,帮助刘皇叔打下了偌大的蜀国江山。那么这样的一位人物它有没有老师呢,当然有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诸葛亮的老师就是“水镜先生”,

  • 三国时期关羽是如何对待吕布的?态度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三国

    三国时期关羽是如何对待吕布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末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吕布、关羽、张飞等人都武艺高强,名震一时,在演义中,张飞看不起吕布,多次挑战吕布,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几乎每次见到吕布都要和他争斗,而关羽虽然为人傲慢,看不起很多大将,比如看不起颜良,

  • 宇文觉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宇文觉,南北朝

    宇文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出身显赫宇文觉是西魏使持节、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安定郡公宇文泰之子,九岁就被封为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立宇文觉为世子、封大将军。不久宇文泰病危,因诸子年幼,托孤侄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