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大臣向敏中的故事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北宋大臣向敏中的故事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7 更新时间:2023/12/6 16:09:00

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复拜相。

晚年因买薛居正宅院,并与张齐贤争娶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遗孀柴氏,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天禧四年(1020年)去世,年七十二岁,真宗为其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简,后加赠燕。有文集十五卷。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巧断命案

向敏中在西京任职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件,有名和尚路经一村落,见天色已晚,就央求屋主请求借住一宿,但被屋主婉拒,不得已,和尚只好暂且栖身屋主停放在屋外的车厢里。到了半夜,和尚突然惊醒,看见一名贼人背着一名妇人,手上提着包袱翻过屋墙后,匆忙离去。和尚不由在心中盘算道,早些时屋主拒绝我入屋借宿,如今若这屋主发现妻子跑了,财物也不见了,明天一定会找我算帐,不如赶紧离开此地。不料和尚因心慌没留意,竟误坠一口枯井中。坠入枯井后。才发现那位随强盗翻墙逃逸的妇人,已被强盗灭口,弃尸井中。

第二天,屋主果然循着脚印追踪至到井边,把和尚送进官府,和尚百口莫辩,只好供认,自己先诱拐妇人携带财物与自己私奔,但因害怕屋主派人追捕,只好杀了妇人再投井弃尸,而自己也因不小心而落井,至于放在井边的财物,则不知是何人取去。狱卒将报告呈送府台,府台认为罪证确实,应即宣判。只有向敏中认为赃物遗失非常可疑,于是单独审问和尚,终于得知实情,于是派密探到各地访查。

一天,密探走进村落中一家小吃店吃饭,老板娘听说他从府城来,就问他:“和尚杀人的案子,现在有没有新的发展?”密探故意骗她说:“昨天已判刑处死了。”老板娘问:“如果现在抓到真凶会怎么样呢?”“这件凶杀案已结案,和尚也处死了,即使抓到真凶也没有差别,官府不会再过问了。”老板娘说:“这话听了真难过,那妇人是我们村子里一个叫某甲(人的代称)的年轻人杀的。”接着把某甲的住处指给密探看,密探于是循所指方向将某甲逮捕并取出赃物,某甲坦承罪状,和尚也无罪释放。

大耐官职

宋真宗时,拜向敏中为右仆射,当时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值应对,真宗说:“朕自即位以来,从没有任命仆射,现在任命向敏中,这是不寻常的命令,向敏中应该很高兴。”又说:“向敏中今天的贺客一定很多,你前往看看,不要说是朕的意思。”李宗谔到达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李宗谔与他的亲信径直入内,缓缓祝贺说:“今天听说降下任命的诏书,士大夫莫不欢慰相庆。”向敏中只是谦卑应答。李宗谔又说:“自从陛下即位以来,从没有除授宰相,不是功劳道德隆重,关心倚重超过一般,何以至此。”向敏中又是谦卑应答。李宗谔又历陈前代为仆射的人勋德礼命之重,向敏中也谦卑应答,最终也没有一句反映他心情的话。李宗谔出门后,派人问厨房,今天有亲戚宾客设宴饮酒没有,也没有一人。第二天,李宗谔再次入对真宗,真宗问:“昨天见到向敏中了吗?”李宗谔回答说:“见到了。”真宗又问:“向敏中的心情怎样?”李宗谔就详细地回答了他所见到的情况。真宗笑着说:“向敏中很经得起官职。”

标签: 向敏中宰相北宋

更多文章

  • 向敏中:北宋时期公认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向敏中,北宋

    你们知道向敏中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宋朝的清官,我们肯定都会想起包青天,没办法,此人实在太有名了,以至于忽略了其他清官。实际上,北宋清官很多,不止包青天,下面这位也是,他就是向敏中。向敏中可以说是北宋公认的廉政模范,公认的清官,连包青天和海瑞都崇拜,是其崇敬的偶像。向敏中出

  • 为啥功冠群臣的寇凖会遭贬谪,最终客死雷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钦若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凖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寇凖对北

  • 宋宰相王旦为官清白 为防子孙争财不买房置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官员,王旦,

    王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可以说他终其一生都为真宗皇帝所敬重。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做官清白,不慕财富。据司马光记载,王旦居相位时,有人于街衢售卖玉带。王旦儿子认为玉带精致,就拿给王旦看,并试图购买。王旦看后,让其子系玉带于腰间,并问道:“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儿子说:“系在身上,自己怎么能看得

  • 北宋名相王旦大度量 以直报怨其政敌从不党同伐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名臣,王旦,

    北宋名相王旦是个很正直也很有度量的人。宋真宗的时候,有一年北方发生蝗灾,宋真宗为之忧愁。有一天上朝,有位大臣用袖子装了几只死蝗虫,上呈给皇帝和同僚们看,说:蝗虫其实已经死了,不用担心。大臣们都纷纷表示祝贺,只有王旦不表态。结果过了几天,大家正在朝堂上议事,蝗虫纷纷飞临,“飞蝗蔽天”,宋真宗由此对王旦

  • 北宋名相王旦生平简介 北宋名相王旦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

  • 北宋名相王旦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北宋王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

  • 北宋名相王旦的故事 王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

  • 北宋名相王旦有多少子女 王旦的子女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他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颇受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王旦晚年屡请逊位,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

  • 解析:寇准背靴显才智 王旦与寇准的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宰相,北宋

    寇准背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他才智过人,是一位生性耿直的好官员。寇准十几岁便考取进士进朝为官,深受皇帝与百姓的赞赏。年轻的时候官路还算平顺,步步高升。但是到了中年之后,随着官职的不断提升却一再遭受奸人所害,曾经两次任相国,但晚年被贬死于异乡!寇准是北宋有名的良臣,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也被后人一再传为

  • 王旦与寇准什么关系 天官寇准称号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旦与寇准什么关系,天官寇准

    寇准是宋朝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及诗人,他十几岁就考取进士进朝为官。曾经由地方官一路被提升到宰相,他为官清廉,待人真诚,说话耿直。历史上关于寇准的文章,流传至今的非常多。文言文《王旦与寇准》现在的一些学习资料里面经常可以看到,里面不仅讲述了寇准为人耿直不阿,也表现出了王旦心胸宽广的品质。王旦当时任职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