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旦是北宋的名臣,为何却经常被仆人欺负呢?

王旦是北宋的名臣,为何却经常被仆人欺负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1/25 10:54:44

名臣旦胸襟宽广,从来没人见过他发脾气。家中几个仆人想试试宰相到底有没有脾气,就悄悄把锅底灰放到肉汤当中。王旦什么都没说,就只吃白饭,没动肉汤。后来,仆人又把锅底灰放到米饭里。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提出,今天不想吃米饭,改喝粥吧。

后来,家人告状说厨子经常克扣钱粮,每天一斤的定额最多只能吃到半斤。出人意料的是,王旦就给家里每个人都分配一斤半的肉,却始终不肯揭穿厨子克扣钱粮的过错。

王旦不但对待吃饭这类事情不去追究,就算是家里大门被拆了,也照样不管不问。他家的大门坏了,管家做主,把全家的门都拆掉换成新的,并暂时在走廊边开一个小门,以供出入。王旦进出府邸时,因为小门太矮,必须趴在马鞍上才能勉强通过。但是直到工程结束、大门重开,王旦还是不置一词。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不发人过”,成为王旦“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代名词。

作为宰相,王旦经常思考国家大事,对家里的生活琐事,确实可能不关心,也懒得计较。就像古人所言:“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屋乎?”相对而言,王旦对一些影响江山社稷的事情往往能据理力争,从而成为真宗一朝的名臣。

但是,“一屋不扫,以扫天下”?如果一国宰相连自己的家事都管理不好,又谈什么治理天下呢?王旦的所谓宽容,其实正是对过错、甚至罪行的一种纵容。几个仆人为什么有胆量在宰相的饭菜里放锅底灰,原因不得而知,但正是由于王旦对肉羹中有锅底灰的事保持沉默,才会有后来连饭中都被放入锅底灰的事情发生。

此外,王旦明明知道厨子在克扣伙食费,不但不说,反而增加家人的分配量,继续默许厨子损公肥私。不知道那个厨子后来是因此而感动,不再克扣了,还是依然故我,继续保持每人扣半斤?或者变本加厉,由每人扣半斤,改成每人扣一斤?最有可能的是第三种。王旦对厨子的一再宽容,只能让那些小人认为他孱弱、好欺负,从而变本加厉。

王旦的管家也懂得吃王旦,并且比厨子出手更狠。厨子不过是克扣点伙食费,就算王旦家里有100个公子小姐(仆人没有资格享受一斤半肉的配给),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钱。可是王旦家的大门坏了,本来不过是请个木匠敲打两下,最多两三贯钱的事,经管家一折腾,却变成了涉及全家的大工程,估计花费的钱少则数百贯,多则上千贯。

王旦对这些事为什么不闻不问,因为他“不发人过”,连仆人他都不想得罪。那么对待下级,对待同僚,乃至对待领导,比如宋太宗宋真宗,又会如何呢?

宋真宗想封禅泰山,担心王旦不同意。毕竟连明君唐太宗都没有封禅过泰山。他通过心腹王钦若等人在朝野上下制造了不少舆论,还特意派人去告诉王旦,希望王旦不要阻止,第二天又亲自宴请王旦,之后以赐酒之名赏给他一坛珍珠。很明显,宋真宗想用恩宠和赏赐来堵住王旦的嘴。

这一招果然奏效。在朝堂上,一表现很谨慎、很刚正的王旦不但没有反对封禅,他还当了封禅的总司仪。王旦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宋真宗恩威并施,作为下属不得不遵从领导的意愿,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王旦从来都外表宽容敦厚,内心不敢得罪人,一贯纵容过错的结果。他固然很有度量,但却愧对宰相之名。幸好宋真宗后期比较太平,这样不讲原则的宰相才不至于祸国。

标签: 宋朝王旦

更多文章

  • 北宋李迪生平简介 北宋宰相李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迪,宰相,北宋

    李迪(971年-1047年11月1日 ),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真宗景德二年,举进士第一,历通判。后来两度官至宰相。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卒,年七十七。谥文定。《全宋诗》录其诗两首。北宋宰相李迪生平简介李迪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其家族先世居赵郡,

  • 北宋宰相李迪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迪,宰相,北宋

    李迪(971年-1047年11月1日 ),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真宗景德二年,举进士第一,历通判。后来两度官至宰相。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卒,年七十七。谥文定。《全宋诗》录其诗两首。历史如何评价李迪柳开:公辅材也。赵恒:真所谓颇、牧在禁中矣。张方平:侍中刚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钦若,宰相,北宋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出任宰相。三年,出判

  • 王钦若的行政风格是怎样的 北宋王钦若为官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钦若,宰相,北宋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出任宰相。三年,出判

  • 北宋王钦若为什么是五鬼之一 王钦若五鬼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钦若,宰相,北宋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出任宰相。三年,出判

  • 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王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曾,宰相,北宋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

  • 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的故事 王曾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曾,宰相,北宋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

  • 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是怎么死的 王曾的后世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曾,宰相,北宋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

  • 亚瑟王曾征服亚特兰蒂斯 失落大陆去向成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是传说中的神秘文明,有传闻说这种文明栖身水中,与世隔绝。人们无法找到这个神秘的国家,但是有一个人或许找到过,那就是亚瑟王。亚瑟王的一生十分传奇,他以私生子的身份继承王位,这位金发碧眼的少年,容貌俊俏干净,可以让任何女人心醉,同时他也是大不列颠王国最为强大的王。网络配图亚瑟王十分有野心,就像

  • 郑和智擒“海贼王”对方曾劫掠船只超万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和

    在明朝洪武年间,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海盗陈祖义,让明太祖朱元璋伤透了脑筋,开出了50万两白银天价悬赏金。捉拿无果后,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悬赏金竟然达到750万两(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收入也仅仅1100万两)。网络配图话说陈祖义这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海盗,其手下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地点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