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纲和宗泽:北宋后期的抗金双杰

李纲和宗泽:北宋后期的抗金双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93 更新时间:2024/1/25 9:50:01

北宋后期,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攻灭契丹族建立的辽国,随即举兵南侵,腐朽的宋朝统治者节节败退,人民惨遭蹂躏。北宋朝廷中主降派虽多,但广大汉族人民却纷纷举起抗金大旗,展开了英勇壮烈的反侵略斗争。面临着国破家亡的险恶局面,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官员激于民族义愤与爱国之情,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行列中。李纲和宗泽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1125年,宋徽宗慑于女真统治者的侵略凶焰,宣告退位,儿子赵桓即位,是为钦宗,改元靖康。

钦宗继位时,宋朝的形势危在旦夕,一方面是金兵已攻取汤阴、濬州,前锋直抵宋朝都城东京(今开封);另一方面是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要求“传首四方,以谢天下”。(《续通鉴》卷95)为了缓和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靖康元年正月,钦宗下诏亲征,命兵部侍郎李纲兼任行营参谋官。

李纲早就怀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李纲传》)的决心,当他获悉钦宗与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准备弃城逃跑的消息时,上殿劝说钦宗:“今日之计,莫如整厉士马,声言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当钦宗问他谁可以带兵时,他回答说:“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禄富养大臣,盖将用之于有事之日。”提名白时中、李邦彦。白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一听说要他带兵出去同金兵打仗,气急败坏地说:“李纲莫能出战否?”李纲听了便坦然表示:“陛下不以臣为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续通鉴》卷96)钦宗便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以同知枢密院李悦为副,领兵守城。

但是,钦宗与白时中、李邦彦等仍然准备弃城出逃。正当他们率领禁卫六军即将离城时,李纲赶来了,他声色俱厉地对禁卫军士说:“尔等愿以死守宗社乎,愿扈从以巡幸乎?”军士们为李纲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异口同声地回答:“愿以死守!”于是,李纲入见钦宗,劝说道:六军的父母妻子都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途散归,谁能保护陛下?再说敌兵已逼近,他们知道你们乘舆未远,如以快马急追,又将如何抵御呢?李纲的一番话说得钦宗无言以对,不得不暂时留下。这时,李纲就传旨:“上意已定,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卫六军闻讯欢欣鼓舞,“皆拜伏呼万岁”(《续通鉴》卷96),“无不感泣流涕”(《宋史·李纲传》)。

李纲受命后,积极进行京师的防卫迎敌工作。每面城墙上布置守兵一万二千人,另外又设前后左右军四万人,中军八千人,分置将官统领;并备有火炮、弩、砖石、擂木、火油等各种防守器械。三天之内,战守设施基本准备完毕。这时,金将完颜宗望已兵临城下,李纲便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斩金兵小头目十余人,杀金兵数千人。宗望见京城有备,便引兵退去。李纲和坚持抗金的军民保卫了京城。

但女真统治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派使臣来宋,要亲王、宰相前去军前议和。李纲深知敌人不怀好意,自告奋勇要求前往,遭到钦宗拒绝。于是,另派李悦为使臣。李纲知道李悦一向怯懦,作为使臣一定会给宋朝带来耻辱,一再表示愿意自己亲往。钦宗仍不同意。果然,李悦到了金营,事事唯命是从,“不措一辞”,同意宗望提出的无理要求: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缎百万匹;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亲王、宰相作人质,才许议和。对于这些苛刻的要求,钦宗和李邦彦、张邦昌之流居然主张全部接受。李纲则力争说:所需金币,竭尽天下之财尚且不足,何况都城乎?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至于遣质,宰相当往,亲王不当往。他还指出:敌人是孤军深入重地,不能久留。建议拖延时日,等待大兵四集才议和,那时宗望就不敢轻视中国了。然而,以钦宗为首的投降派一意孤行,不听从李纲的劝告,终于派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出使金营。

这时,各地勤王之师纷至沓来,聚集于东京附近。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和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领的各地援军达二十余万,而金兵只六万左右。李纲目睹女真统治者侵略成性,日肆屠掠,贪婪无厌,需求不已,认为议和无济于事,“非用师不可”。(《宋史·李纲传》)他分析了这时我众敌寡的形势,提出一个“必胜之计”——坚壁不战,困住金兵,待其食尽力疲,然后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种师道、姚平仲同意他的主张。姚还提出夜劫金营、生擒宗望,得到李纲的支持。钦宗怀着侥幸取胜的心理,也同意这个计策。但由于消息泄露,劫营没有成功。李纲率诸将出封丘门,奋勇杀敌,箭射金兵甚多,但最后失败了。于是,女真统治者的侵略气焰更为嚣张,又派使臣来斥责宋廷,李邦彦一伙惊慌万状,竟诬谄李纲,说这次用兵是李纲和姚平仲的主意,不是朝廷的本意。钦宗听信了谗言,罢免了李纲的官职。

钦宗和李邦彦一伙对女真统治者的卑躬屈膝、投降妥协,激起了广大军民与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愤慨。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出李邦彦、张邦昌是“社稷之贼”,请求罢免;李纲是“社稷之臣”,应该再度起用(《续通鉴》卷96)。城中军民闻讯,纷纷前来声援,一时之间,数十万人呼声动地,围住了皇宫。李邦彦吓得溜进宫去。钦宗被迫宣布再用李纲为尚书右丞、京城四壁防御使。

李纲复职后,下令杀敌者厚赏,军民无不奋跃。宗望见宋朝各地勤王军队不断来援,不得不暂时退军。李纲率领军民抗金,挫败了投降派弃城逃跑的阴谋,沉重地打击了女真侵略者,使东京避免了一次浩劫。

但是,不久女真统治者又撕毁了和约,再度大举南侵。钦宗被迫罢免李邦彦、张邦昌,命李纲为知枢密院事,准备迎战。这时,朝中大权仍把持在投降派手中,他们惧怕金兵势力,攻击李纲、排挤李纲出朝。钦宗和投降派臭气相投,竟然调李纲出朝,命他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只给兵一万二千人,军需也加以限制,甚至连李纲在地方上招来的士卒也被解散。之后,又再次罢免李纲兵权,贬官出知扬州。

靖康元年八月,女真统治者以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下。十一月底,金兵先头部队渡过黄河,到达东京。钦宗无耻地拜倒在侵略者脚下,听从敌人摆布,并允许金兵入城。于是,东京城中遭到了空前浩劫,金银财货掠夺殆尽,百姓惨遭蹂躏。钦宗和他的老子徽宗一起成为阶下囚,被俘北掳。宋朝宣告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历史上称为南宋。

高宗为了标榜“中兴”,起用李纲为宰相,宗泽知开封府,领兵进驻东京。

宗泽(1059—1128)字汝霖,浙江义乌人,“自幼豪爽有大志”(《宋史·宗泽传》。以下引文均从此)。金兵先头部队到达东京时,钦宗曾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磁州宗泽为副帅,起兵勤王。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兵大战十三次,连续取胜,又以孤军进到卫南,连败金兵。当他听说徽、钦被北掳时,即领兵至滑州,计划截回二帝,但由于宋兵到期不来,计划没有实现。赵构即位后,宗泽到南京,“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入对,相见论国事,慷慨流涕”。上疏出师收复失地,表示“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在李纲的推荐下,他知开封府,立即整顿城市,稳定秩序,安定人心。

高宗与徽宗、钦宗是一丘之貉。李纲任宰相之时,多次提出反对主和,严惩奸贼,任用抗战将领。但始终得不到高宗采纳。在投降派的排挤、忌恨下,李纲仅当了七十五天的宰相,就被罢免了。

为了团结广大义军抗击金兵南犯,宗泽上任后,又先后说服了王善、杨进、李贵、王再兴等被统治者诬为“盗贼”的义军首领,激发他们抗金保国的热情。在宗泽的劝说、感化下,一百多万的义军很快云集开封一带,在抗金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开封是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战略要地。为了加强开封城的防卫力量,宗泽在城内四周建筑了坚固的壁垒,派兵严守;同时加强了黄河一线的守卫力量,派人分头去联络河东、河北一带坚持抗金的各路义军。

建炎元年十月,高宗逃到扬州。金军趁机分兵东、中、西三路、再次大举南犯。不久,金将兀术率兵直指开封。

一场保卫开封城的战斗打响了。在开封附近,宗泽与兀术经过了几次交锋,其中如建炎二年二月,当兀术纠集大批人马进犯开封时,宗泽就派统制官李景良、阎中立及统领郭俊民领兵万余,前往迎敌。李大意轻敌,致遭失败。阎战死,郭投降,李只身逃跑。不久,郭接受侵略者委托,带着金将粘罕信前来劝宗泽投降。宗泽见郭认贼作父,愤怒地痛斥说:“汝失利死,尚为忠义鬼。今反为金人持书相诱,何面目见我乎。”说罢,令军士斩首。接着又严辞训斥同郭前来劝降的金将,说:“我受此土,有死而已。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亦斩之。这充分表达了宗泽坚持抗金到底的坚强决心。

粘罕诱降失败,恼羞成怒,出兵进攻滑州。滑州是开封北面门户。宗泽本来准备亲自带兵前往保卫,部将张坚决要求他留守开封主持全局,主动提出去保卫滑州。张和另一部将王宣在滑州与金兵展开激战,大败金兵。

由于宗泽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开封城中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中路的金兵始终不敢迫近开封,也不敢越过开封纵兵南侵。由于宗泽屡败金兵,所以“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宗泽在保卫开封一年中,时刻想着渡河收复失地,实现宋室中兴。他先后二十四次上疏高宗,痛陈利害得失,希望高宗能幡然悔悟,排除投降派的阻挠,还都开封。他还多次向高宗提出出师渡河、收复失地的具体计划。然而,他的一片丹心,却换来了投降派的猜忌、诽谤,出师计划不仅不能实现,还受到投降派的监视。

在这样的困境中,他悲愤交加,积忧成疾,疽发于背,终于病倒了。开封军民闻讯,奔走相告,对宗泽的病情非常关心。诸将到病榻前问候,宗泽沉痛地说:“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诸将听了宗泽这出自肺腑的临终遗嘱,皆流涕说:“敢不尽力!”他们退出之后,宗泽自知将要与世长辞,他想到出师计划终成泡影,祖国河山沦为异族铁蹄之下,不禁泪水盈眶,叹息不已,吟起了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他没有留给家人片言只语,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表达了他壮志未酬,死而后已的心声!终年七十岁。噩耗传来,开封城中军民哭声震天,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宗泽的衷心爱戴!

标签: 李纲宗泽

更多文章

  • 他是宋朝著名抗金英雄,宗泽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宗泽,宋朝

    宗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宗泽是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涌现出来的抗金名将。在他之前,宋军在战场上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在他之后,宋军与金军南北对峙,旗鼓相当。后世称赞宗泽是宋朝抗金第一人,这确实是实至名归。宗泽早年的经历与大部分宋朝文官差不多,通过科举考试得到进

  • 宗泽麾下曾有一百万大军,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宗泽,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宗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陷大宋国都汴京,赵宋第一次亡国。徽钦二帝被金人挟持北去之后,是年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赵宋政权重建,在金人北归的背景下,又得以重新控

  • 宗泽只是一介文官,为何会对岳飞产生巨大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宗泽

    靖康耻发生后,大宋臣民都抱着一种心愿:策马渡过黄河的宋军能击败金人,迎徽、钦二帝还朝,这一心愿便是所谓的一雪靖康之耻。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无不抱着这一心愿。但人们却鲜少知道,帮助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立下如此志愿的人,却是文官宗泽。宗泽临终前的遗言,更是影响了岳飞等人一生。靖康耻发生后,金

  • 一代军神战功卓著的李继隆,为何后世名声不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李继隆

    李继隆是北宋初年的名将,虽然后世名声不显,但在北宋初年却是战功卓著,名震天下,堪称北宋的一代军神,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李继隆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出身将门,他的父亲是北宋开国名将李处耘,弟弟李继和后来也成为镇守西北边防的名将。他还是皇亲国戚——妹妹经赵匡胤撮合嫁给了赵光义,也

  • 北宋名将李继隆是如何以弱胜强,拿下李继捧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继隆,北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李继隆的故事。说起宋朝时期的名将,我们可能第一印象就是岳飞了,他的那首《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听得我们是热血沸腾,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间挺身而出,帮助宋朝收复大片的土地,是可敬

  • 李继隆多次违抗圣旨为什么还能接连升官?北宋最牛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继隆,宋朝

    大家好,说起李继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提起宋朝名将,大多数人会想到岳飞,不管是战略战术还是综合能力上,都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名将,一片忠心却被皇帝害死,实在令人惋惜。然而,在北宋初年,一位实力完全不输岳飞的名将,多次违反皇帝的命令,皇帝却没有杀他,反而给他加官进爵,甚至死后还为他举行葬礼,这是怎

  • 辽朝宗室大臣、军事家耶律休哥生平简介 曾一战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辽朝,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998年),字逊宁,契丹族。辽朝宗室大臣、军事家,隋王耶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菫耶律绾思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耶律休哥多智谋,善料敌。辽乾亨元年(979年),宋军围攻南京(今北京)时,精选五部院军精骑3万人,联合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分进合击,大败

  • 耶律休哥是什么实力?他为什么会输在一个无名小辈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耶律休哥,宋朝

    你真的了解耶律休哥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北宋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王朝,他的经济非常发达,军事却是孱弱不堪,在与周围少数民族的较量中很少能够占据上风,也因此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少数民族将领,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就是在高粱河打的赵光义狼狈逃窜的耶律休哥。公

  • 贾似道为何被称为蟋蟀宰相?贾似道是忠还是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贾似道,宋朝,宰相

    贾似道被人称为蟋蟀宰相是有原因的。蟋蟀宰相,有两个重点,一个在蟋蟀,一个在宰相。首先,蟋蟀。传说中贾似道特别的喜欢蟋蟀,喜欢玩蟋蟀,而且玩出了档次,玩出了水平,玩出了境界。不仅自己玩,还开出了一代风气,带着朋友们大家一起玩。为了玩蟋蟀还专门写了本书。不过遗憾的是,这本书现在大部分已经轶失了。为了显示

  • 奸臣贾似道真的是因为斗蟋蟀而亡国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贾似道

    古代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iPad,没有游戏,去哪哪不方便,所以娱乐起来就比较不容易;而且,一般都是要花大价钱的,因为往往需要定制——比如戏班子之类的。幸而,也能找到一些惠而不费的游戏,比如说斗虫。人人都知,贾似道是南宋时有名的奸臣。此人是宋理宗、宋度宗两朝重臣,除了金石书画与美人这些每个奸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