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安石本来考上了状元却因为写了四个字弄丢了

王安石本来考上了状元却因为写了四个字弄丢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74 更新时间:2023/12/7 22:51:01

经常有人说:“状元算个毛啊,唐宋八大家没有一个是状元,照样把那些状元爆出渣来!”

说这话的人是没出息的,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其实,唐宋八大家不光在全力争状元,有一个还原本考上了状元,却因为在卷子上没大没小,被皇上一气之下给刷了下来。

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晏殊把前几名的卷子给皇上送了过去,让皇上过过目,要是没问题咱就开始发榜。

网络配图

仁宗翻开第一名的卷子,边看边点头,这个考生的水平不错,写得非常好。突然,仁宗的眉毛一下子皱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了四个字——“孺子其朋”。

“孺子其朋”出自《尚书·周书·洛诰》,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意思是当年的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纪还小,就由周公来辅政,周公就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对成王说:“你这个小孩子听好了,一定要把大臣们当成好朋友来看待。”

这个考生引用这个典故,意思没错,但角色错了。人家周公是成王的叔叔,又是德高望重的大圣贤,用这种口气来规劝成王当然没问题,可你一个小小的考生,有什么资格也用这种口气来教育皇上呢?所以仁宗就恼了:这个考生太没大没小了,不能让他当状元!于是就把这份卷子放在了一边。

这个考生,就是王安石,那年才21岁。

仁宗又翻开第二名的卷子,看了看没问题,就准备把他定为状元。结果一拆开名字——王珪,这不是那谁吗?都已经当官了,不能再当状元。

当时有个规定,已经在朝廷当官的考生,考得再好也不能当状元。因为你当了官,难免会跟考官有联系,为了避嫌,更为了天下读书人的公道,不能当状元。

仁宗又拆开了第三名的名字——韩绎,不行,也是个当官的。直到第四名——杨寘(音同“志”),仁宗这才露出了笑脸:这个杨寘同学我很早就听说了,乡试和会试都考了第一,水平肯定差不了,我当皇帝都20多年了还没出过“三元”,这次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网络配图

就这样,原本第四名的杨寘,运气一个接一个,连升三级,高中状元。而原本居首的王安石,却落到了第四名。

王安石的落选,也让威名赫赫的唐宋八大家没有一个人拿到状元,太可惜了。

杨寘拿这个状元虽然有点幸运,但他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还没等放榜就迫不及待地把卷子抄了一份,拿着去找他哥哥杨察。杨察是主考官晏殊的女婿,就去打听了打听,得知弟弟排在第四,就让人去通知他。

这时候,杨寘同学已经在那儿庆祝上了,庆祝什么呢?当然是状元。因为他乡试拿了个第一,会试又拿了个第一,在他眼里,状元肯定也跑不了,就一边让哥哥去打听,一边请了几位朋友喝酒庆祝。结果这下好了,状元没了,白庆祝了,气得杨寘大骂:“是哪个王八蛋把我的状元抢去了!”

有意思的是,他大骂这句话的时候,正是仁宗把他调成状元的时候。

杨状元的自信很可能遗传自他的老妈,因为他老妈比他还有个性。杨状元的哥哥杨察前几年高中榜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谁家的儿子考上了榜眼,肯定得高兴死,但这位杨家老妈却差点没气死。

那天早上,老太太还没起床呢,突然有人来报喜,说你们家杨大公子高中榜眼啦!恭喜恭喜!按惯例,报喜的人都会得到点小费,结果这个报喜的人不但没小费,还遭到了一顿数落:“榜眼也好意思来说,成心来笑话我老太婆是不是?”

网络配图

报喜的人给数落得一头雾水:榜眼您还不满意?非想要个状元啊?

不错,人家老太太就是想要个状元!数落完报喜人,老太太又开始大哭:“这个大儿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啊,连个状元都考不上,等过几年再看看我家老二吧,要是再考不上,我这个老婆子也没脸活啦!”

还好,老二没让她失望,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不过,仅仅过了两年,杨老太太就去世了。杨状元听说后,放声大哭,因悲伤过度,也跟着老妈一起去了,年仅30岁。

杨状元是宋朝第三位连中三元的状元,文学功底非常深厚,跟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关系很好,他去福建南平县上任的时候,欧阳修还专门为他做了一篇《送杨寘序》,流传很广。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苏东坡与王安石本是政敌为何最后竟成为知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相信念过书的朋友都清楚。八大家中,王安石和苏东坡,我们也都很熟悉。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他是北宋丞相、新党领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 诗人王安石的特殊癖好:不爱卫生 不爱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很多怪癖,比如数学天才毕达哥拉斯,他是任何豆制品都不碰的;比如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必须要穿着衣服睡觉,比如著名诗人拜伦,他有个挺变态的爱好是收集自己的体毛。这些都是国外的一些大咖的怪癖,我国很多名人同样有很多怪癖令人称奇。网络配图 今天我们就聊聊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特

  • 王安石严于律己:从来没有包二奶 一生零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国家公务员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网络配图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王安石在开封做了宰相,权势很大,他主持变法,意志坚定,尽管因为变法而树了不少政敌,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问

  • 历史谜题:大诗人王安石被取消状元 究竟因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安石

    考试有时靠的是运气,这大概已成为至理名言,尤其是名校,有的人兀兀穷年穷其一生与之无缘,有的人轻轻一考,居然高中。而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却没有这么幸运。王安石的父亲叫王益,是个读书人,做过州县一带的小官。父亲居官清正,没有给他太多的钱财,就在王安石十八岁撒手而去。此时的王安石从此陷入困顿。因为桌上的饭菜

  • 王安石和司马光关系极差,为一女子斗法17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王安石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北宋两大名臣,但是两个人在政治上的意见大相径庭。王安石是一位野心十足的实干家,主张变法改革,制定了非常多在今人看来都是开创性创举的政策,司马光恰恰相反,他是个保守派,十分厌恶王安石的做法,说王安石把好好一个国家搞得不伦不类。两位天天在朝廷上吵架,谁也不让谁。宋朝一件拖了17年的大案就

  •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又两度将他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神宗,宋朝

    熙宁九年(1076)11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称为“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王安石罢相了。这位满怀富国强兵理想,亲手制定中世纪思想最超前改革方案的铁腕政治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权力中心,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看大宋朝堂的风云变换。关于这一次罢相,一千年来,史家们对王安石无论褒贬,有个

  • 王安石非常不爱干净 为什么他的妻子吴氏却没有选择离开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王安石

    在唐宋时期最有名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唐诗宋词了,那个时期有非常多具有才华的诗人, 例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泊船瓜洲》在我们小学课本就有的,这首诗正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笔墨下,王安石从小就爱好看书作画因此文学功底肯定是不一般的,因此成就了他在成

  • 王安石个人生活邋遢 竟然能娶到有洁癖的老婆吴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王安石

    自古文人不拘小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小怪癖。但是像北宋时期王安石这样邋遢名家,可就为数不多了。王安石不讲个人卫生究竟到何种程度?毫不夸张,王安石不讲个人卫生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数一数二的,其肮脏程度真可谓是空前绝后。从古代的人居环境与生活条件,一两个星期不洗澡也情有可原,可若是一年半载都不洗一次

  • 盘点历史上出名的灯谜和对联 王安石靠此名利双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联,清朝

    还不知道:古代对联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元宵灯谜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灯谜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它不叫灯谜,而叫“隐语”,直到汉魏时期才被称之为灯谜。据说有一年的元宵节啊,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冲冲的去看灯会,看到高兴的时候,乾隆还与大

  • 王安石这首七绝咏梅诗,意境唯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作为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无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他的人生经历,那都是堪称传奇。少年时代的王安石便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作为出身类型于草根的他,更是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最终经过自己努力的拼搏,也是实现了理想,成为了北宋神宗时期的宰相,更是致力于变法,也就历史著名的“熙宁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