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育黎拔力八达是怎么从夺位之争脱颖而出的 他的好老师李孟帮了不少

爱育黎拔力八达是怎么从夺位之争脱颖而出的 他的好老师李孟帮了不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42 更新时间:2023/12/6 14:54:47

公元1307年正月,元成宗驾崩,太子德寿先于他一年病死,而成宗虽有其他三个儿子,却并非正宫皇后卜鲁罕所生,很快就被执掌权力的卜鲁罕否决了。那么,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成宗末年,执掌朝政的于内是皇后卜鲁罕,于外是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如果这二人能够态度一致,任何动荡都不会有。但偏偏他们在由谁来继承皇位上完全是背道而驰,并引发了激烈的政争,使得两人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既然排除了成宗在世的儿子们,那么以血缘来论,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是成宗兄弟的儿子们。真金太子有三子,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便是成宗。甘麻剌有子松山、也孙铁木儿等,答剌麻八剌早逝,但留下三个儿子,长子阿木哥、次子海山、三子爱育黎拔力八达

皇位似乎应该从这这些年轻的亲王中选出,不过甘麻剌一支已出封漠北,“具有盟书,愿守藩服”,“不谋异心,不图位次”

,可说自动放弃了皇位继承权。而答剌麻八剌的长子阿木哥是侍女所生,也没有继位资格。那么,只剩下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两人了。这两位亲王一文一武,都属于元帝国第四代亲王中的佼佼者。

海山十七岁时便总兵北边,在大德年间与窝阔台察合台两汗国的战争中战功卓著,受封怀宁王。在“帖坚古山会战”中,表现卓越,多次突破敌方阵营,并亲手射伤了察合台汗国可汗笃哇。大德十年七月,海山更是在老臣月赤察儿的协助下,趁窝阔台、察合台两国交兵之机,发动突袭,一举摧毁了窝阔台汗国之汗察八儿的根据地,俘虏军民十余万人。经此一战,完全摧毁了窝阔台汗国立国的基础。在他的身边,不但有十数万精锐之师,还有世祖老臣、成宗继位之初便是“三公”的月赤察儿,以及久镇边关的大将土土哈、床兀儿父子等众多将领的的鼎力支持。

而爱育黎拔力八达却是自幼受儒家教育,“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在他身边聚集着一大批汉人儒士如李孟、陈颢、王结、王毅、王约等,即使是蒙古、色目侍臣,也大都倾心儒学,其名声在众多儒士的宣传下广为人知,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士大夫都将他看成振兴文运的希望所在。

以哈剌哈孙的意思,继承大统的,只能在这两位亲王中择其一。可一向主张“平允”的卜鲁罕皇后却走了一招不“平允”的险棋,她不打算选择两个侄子中的任何一个,而属意于真金太子之弟忙格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在左丞相阿忽台、中书平章赛典赤伯颜、八都马辛等人的支持下,决定立其为帝,并由自己垂帘听政。

这位阿难答是忽必烈嫡孙,久镇边关,麾下有二十万大军,实力雄厚,即位的资格并不差。但他和成宗毕竟隔了一层,只是其堂弟,和真金太子一系出身的宗王们相比,还是疏远很多。而且阿难答是一个极为虔诚的穆斯林,统军期间命令自己的属下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一旦成为皇帝,可说有极大的可能使大元朝伊斯兰化。无论是喜欢蒙古传统并信仰佛教的蒙古勋贵,还是秉承孔孟之道的儒臣,都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继位者。

非但如此,左丞相阿忽台在成宗时曾经受命整饬西北河西军务,与阿难答早有往来,属于西北南路军团的代表人物。而海山所代表的恰恰是北路军团的利益。中书平章赛典赤伯颜、八都马辛都为回教徒、理财派官员,与汉法派官员本就水火不容。既有皇族内部的亲疏之争,又有军队将领的权益之争,还有宗教之争、施政理念之争。各种矛盾交错汇集,成宗一力保持的平稳政局,在他去世后立即形成了极为险恶的争斗漩涡。

以卜鲁罕皇后一派来说,谋划相当早,早在大德九年十月,德寿皇太子病重之时,便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及其母亲答己赶出大都,安置于怀州(今河南沁阳)。这样一来,海山远在西北边防,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又不在中枢,也就很大程度消除了答剌麻八剌一系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同时,又借着阿难答陪同投降的西北叛王明里帖木儿回大都之机,将之留在朝廷。成宗去世后,更是下令切断了大都通往漠北的驿道,避免朝中大臣和海山取得联系。

可是,政治斗争往往不会因为动手早便可获得成功,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才是成事的关键。在成宗去世后,卜鲁罕皇后与阿忽台等人并没有立即让阿难答宣布继位,而是举行朝会让大臣们商议,结果在参知政事何玮、翰林学士畅师文等儒臣的据理力争之下,事情始终不能决定。

相反,哈剌哈孙一派则表现得相当果断,弥补了早期准备不足的劣势。卜鲁罕皇后刚下令封锁驿道,哈剌哈孙便授命大宗正府总管阿沙不花改署手中驰驿文书的日期,使封锁令晚于自己派出的密使出发,载着报告成宗已死消息的驿马及时赶到了漠北海山处,使得卜鲁罕皇后的谕旨成为一纸空文。同时,哈剌哈孙的另一密使也赶到了怀州,通知了爱育黎拔力八达和他的母亲答己。

在给两位皇位竞争者传递消息后,哈剌哈孙悉收京城百司符印,封府库,“称病卧阙下,内旨日数至,并不听,文书皆不署”

。搞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自己以“称病”为借口罢工,同时“卧阙下”,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让别人取而代之。形成了一个“我不做事,你们也做不成事”的局面。等待海山或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到来。

哈剌哈孙在成宗晚年掌管怯薛宿卫,也就是保障京城及皇宫安全的御林军,大都局势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他的强力抵制,使得卜鲁罕皇后一派已经没有可能用正常的手段夺取政权了,除非强行举行阿难答的登基大典以及皇后的垂帘听政仪式,来个“名分早定”,才有可能挽回颓势。可无论是卜鲁罕皇后还是阿忽台等人都没有行非常之事的勇气和魄力,面对哈剌哈孙不合作,竟然束手无策,坐失良机。

从成宗去世的正月开始,哈剌哈孙死守在中书省,“未尝一至家休沐”,如同巨石一般拦在皇后一派面前,形成了一个僵局。剩下的,就看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能否尽快赶到大都,将这僵局打破。

十七岁便总兵西北的海山,此时已经度过了八年的军旅生涯。战争的铁血硝烟把他打造成了意志坚定、不甘人下的铁腕人物。对于突如其来的皇位诱惑,海山没有丝毫的犹豫,在得到成宗去世的消息之后,立即率大军三万从驻地称海出发,准备回大都争夺帝位。抵达和林后,海山召集岭北诸王勋戚召开大会,诛杀了与阿难答通谋的合赤温后王也只里,做好了一切善后工作。但这时传来了弟弟和母亲已经到达大都的消息,便停下来静观变化。

相对于海山的果决,爱育黎拔力八达却显得优柔寡断,迟迟没有做出离开怀州前往大都的决定。不过这也正常,文人永远不可能如军人一般雷厉风行,何况他身边只有文人儒士和少量护卫,不像哥哥有千军万马。一下子要决定这么一件虽有极大诱惑但也有着极大风险的事,也确实难为了他。时间一点点流逝,角逐的各派不可能总是在僵持当中,一旦卜鲁罕皇后下定决心临朝称制,哈剌哈孙作为臣子,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行绊阻。那即使是拥兵自重的海山,也只能要么束手就擒,要么顶着谋逆的帽子进行反抗,两个选择的前景都不会美妙。所幸,爱育黎拔力八达有一位好老师、好谋士,名叫李孟。

李孟满腹经纶,且很有谋略,明白要说服学生冒险,必须既立大义又陈利害。面对着犹豫彷徨的爱育黎拔力八达,李孟首先以大义进谏道:“支子不嗣(指阿难答属于支系),世祖之典训也。今宫车晏驾,大太子(指海山)远在万里,宗庙社稷危疑之秋,殿下当奉大母(指答己),急还宫廷,以折奸谋、固人心。不然,国家安危,未可保也。”之后,又摆出利害:“邪谋得成,以一纸书召还,则殿下母子且不自保,岂暇论宗族乎!”

对于读书人来说,仅有道义力量支持,勇气会难以持久;仅有利害的考量,则无法激发勇气。已经被李孟培养成读书人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在这一席话面前已经无从拒绝。立即陪着母亲答己率少量护卫侍从疾驰大都。当他们来到大都时,时为大德十一年二月十六日,距离成宗去世已经一个月。

标签: 元朝元成宗

更多文章

  • 爱育黎拔力八达取代海山 成为帝国新的统治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元武宗

    1311年,元帝国迎来建国四十周年,也是这一年,元武宗海山去世,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取代他,成为帝国新的统治者。四年前,海山通过惊心动魄的政变取得皇位,但他最终只过了四年皇帝瘾。这四年里,他似乎做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做,元帝国只是沿着历史的轨迹,一步步走进谷底。可以说,海山的去世对帝国造成的影响

  • 元武宗海山之弟 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蒙古帝国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即元仁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元武宗海山之弟,元英宗硕德八剌之父。元仁宗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后助其兄海山登基。元武宗即位后封

  • 艾因贾鲁战役爆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役

    在757年前的今天,1260年9月3日 (农历七月廿六),艾因贾鲁战役爆发。网络配图1260年9月3日(距今757年),艾因贾鲁战役爆发。埃及马姆鲁克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率军约两万,在巴勒斯坦地区大败蒙古军(蒙古军约五千,附庸军约万人),蒙古军主将怯的不花被杀。旭烈兀西征由此宣告结束。

  • 孛儿只斤海山:元武宗虽嗜酒如命也曾有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孛儿只斤海山

    孛儿只斤·海山是元朝时期的第三任皇帝。他是元朝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子、裕宗真金之孙,他父亲是顺宗答剌麻八剌。他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他的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孛儿只斤·海山简介。关于孛儿只斤·海山简介,根据历史资料中的相关记载,他是出生于1281年,去世于1311年。而他

  • 孛儿只斤·旭烈兀是谁?拖雷之子孛儿只斤·旭烈兀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孛儿只斤·旭烈兀,忽必烈,托雷,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18岁那年,他随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

  • 孛儿只斤·旭烈兀参与了哪些战役?立下了怎样的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孛儿只斤·旭烈兀,忽必烈,托雷,成吉思汗

    巴格达之战1257年,旭烈兀和他麾下大将郭侃率领的军队抵达巴格达。旭烈兀向巴格达的哈里发穆斯台绥木劝降,遭到拒绝。阿拉伯人警告蒙古人说如果他们攻击哈里发就将受到真主的惩罚。于是蒙古军队开始攻城。1258年2月10日,巴格达开城投降。蒙古军队展开了长达一个星期的屠城,数十万居民在屠杀中丧生,哈里发穆斯

  • 孛儿只斤·木阿秃干是谁?木阿秃干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孛儿只斤·木阿秃干

    当成吉思汗其它孙子在玩耍的时候,木阿秃干就已经会拿起大弓来猎物了。有一次,有一群野狼袭击他的兄弟,他的兄弟们都被吓破了胆子,而木阿秃干则拉起大弓将一群野狼全部射杀,正因如此,他得到了爷爷成吉思汗的重视。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人后,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宣战,木阿秃干也加入这次作战中,木阿秃干指挥他的部队连战

  • 元世祖忽必烈之孙 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孛儿只斤·铁穆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忽必烈

    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即元成宗(1295年-1307年在位),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

  • 孛儿只斤·海山在位期间的举措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尚书省

    武宗在政治上最重大的举措就是设立尚书省。元世祖时曾短暂设立尚书省,后革罢。武宗即位后,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改革措施,决定在中书省之外另立尚书省,作为实际上的中枢机构。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即位不到四个月的武宗就下诏设立尚书省,此举遭到御史台、中书省官员的强烈反对,武宗不得不解散尚书省。但武宗自然

  • 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 元朝第三任皇帝孛儿只斤·海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忽必烈

    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即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早年在宫中受过一定程度的儒学教育,1299年受命出镇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