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虞允文:一个文臣一站就成了万人敬仰的名将

虞允文:一个文臣一站就成了万人敬仰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58 更新时间:2024/1/1 20:11:37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允文。

虞允文,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自幼聪敏,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如此智力,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年代,自然是走上了读书学文的道路,兵家武艺这些“下贱”东西,那是碰都不能碰的。

宋朝讲究补荫,虞允文也因为父亲为官的缘故,轻易就进入仕途,当然,为了更好的前途,他依旧要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下去。

后来,虞允文的母亲去世了,孝顺的他极度悲伤,同时考虑到父亲孑然一身,又身患有疾病,为了照顾父亲,他七年都没有调官。

父亲去世后,虞允文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但受到朝廷当权派的打压(秦桧当权,打压蜀士),直到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他才考中进士,这一年,他已经45岁了。

虞允文虽然获授通判彭州及权知黎州、渠州等职,但一直不获重用。好不容易等到秦桧死了,这才获得中书舍人赵逵的推荐,就任秘书丞,接着一步一步做到了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一路走来,虞允文学的是文,当的也是文官,他从没有像范仲淹那样亲自到边关体验战争的残酷与肃杀,有的只是在朝堂议事,退朝后要么写奏疏,要么看书作注,他曾为唐书及五代史加注,并著有诗文十卷、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奏议二十二卷、内外志十五卷,著作颇丰,完完全全一副文人做派,然而让他留名青史的是那一场大胜。

虞允文曾作为南宋使臣出使金国,他在金国看见金国正在大举运粮造船,回朝后立即上书请朝廷加强防御,但朝廷没当回事。果不其然,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集六十万之众,以雷霆之势入侵南宋。

备战不足的南宋军队节节失利,两淮前线的宋军防线迅速崩溃,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完颜亮一路长驱直入,直抵长江北岸,欲从采石渡江而过。长江天险是南宋最后的防御,一旦长江失守,南宋朝廷就危在旦夕。

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被派到采石犒师,安抚当地宋军。但此时金军大兵压境,采石宋军的前任司令官被解职,新任司令官李显忠还未到任,军心浮动,如同一盘散沙。

由于消息流通缓慢,虞允文到达采石之前并不清楚对面已经集结了数十万金军,等到了采石以后,他才真正了解到形势的危急。江北数十万金军随时可能渡江,而采石的宋军只有一万多人,而且不少还是从江北打了败仗逃过来的,现在见没有主帅,他们更是心如死灰,连抵抗都不愿,都在想着怎么逃命。

见此情景,虞允文当机立断,主动挑起了军事指挥的重任,有人提醒他:“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劝他别越权行事,虞允文怒斥道:“危及社稷,吾将安避!”随后虞允文通过种种手段激发了士兵的血性,或者说他以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染所有士兵,一次战前演说,彻底将这群军心涣散的乌合之众凝合为一支振奋之师。

为了阻止金人渡江,虞允文精心布置纵深防御,他把水师分为五队,一队驻守中流,两队分驻左、右两侧,另两队船则埋伏于小港内,作为机动部队,骑兵、步兵列阵于江岸。

金兵渡江开始后,数百艘船冲向南岸,虞允文亲自督战,南宋水师层层阻击,凭借舰船性能上的优势,犁沉金人船只无数。不过,仍有七十余艘敌船突破封锁,登陆南岸,在此危急关头,虞允文驰入阵中,勉励将士,在宋军的奋勇拼杀下,登陆的金军都被赶入江中。

为了迷惑金人,虞允文还广布疑兵,在激战之际制造主力来援之假象,而此时金军渡江船只损失过半,又误以为宋军主力抵达,于是调转船头逃去。完颜亮从采石渡江的计划破产,宋军取得采石大捷。

随后,完颜亮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阻截,金军无法南渡。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退往扬州。

不久,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完颜亮勃然大怒,下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直接激化了金军内部的矛盾,最终导致完颜亮被部下弑杀。皇帝都死了,还打个毛线,金军于是退屯三十里,遣使议和,南宋的危机解除。

毫无疑问,在这场宋金战争的转折一战中,文臣虞允文以自己的大智大勇,阻止了金国铁蹄跨过长江,蹂躏江南大地,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也得以逃过一劫。若无虞允文,中国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当采石大捷消息传来,老将刘锜对胆识俱优的虞允文大加赞赏,称赞道:“朝廷养兵三十年,大功乃出书生手。”

一位不专军事的书生加上一万八千败军,却能挽救南宋王朝于惊涛骇浪之中,无怪于毛主席对这段记载作出批语:“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然而,这样文武双全的人却有点生不逢时,宋高宗的不抵抗是出了名的,在他手底下,虽然虞允文积极准备收复中原的大业,提议再次北伐中原,但却在保守派的反对下终止。

宋孝宗即位后,积极准备北伐,虞允文受到重用,一度被任命为宰相,他在相位上提拔了不少人才。但在北伐这事上,孝宗有恢复之君,无恢复之臣,能堪大用的主战派大臣寥寥无几,虞允文一个人还要跟主战派斗争,宋孝宗头上还有太上皇宋高宗压着,所以在初次北伐失败后,南宋很长时间都难以发动北伐。

虞允文不愿放弃,他后来自请镇抚四川,以图光复大业,被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虞允文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宋孝宗下诏追赠虞允文太傅,谥号"忠肃"。

标签: 虞允文南宋

更多文章

  • 抗金儒将虞允文,他为南宋做过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允文,南宋

    说到虞允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提起宋朝,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这是一个失去血性的王朝,面对敌人只知道妥协,然而事实宋朝并不缺乏敢于反抗的人,武将有岳飞,文臣有虞允文。岳飞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我们来讲讲虞允文。他是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出生于公元

  • 李庭芝简介:李庭芝成就以及历史对他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庭芝

    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网络配图1219年,李庭芝生于随

  • 真实的李庭芝是什么样的?死守孤城屡挫强敌,气节不输文天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庭芝,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他死守孤城屡挫强敌,气节不输文天祥,名气却差了十万八千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将领,一生忠心为国,山河动荡之时勇挑重担,以大智大勇与强敌抗衡,战功卓著。他受奸臣陷害,虽冤屈遭贬,但国难当头仍不计前嫌浴血奋战,最终慷慨殉节。他和名臣文天祥

  • 李庭芝为什么会拒绝忽必烈和降帝九次招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庭芝,宋朝

    对南宋悍将拒绝忽必烈和降帝九次招降,扬州保卫战怒怼元军至死方休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一片幅员辽阔的土地,既是南宋统治的物质基础,也是保卫南宋政权的屏障。扬州(今江苏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也是淮南的军事重镇

  • 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刘锜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锜是将门虎子,他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儿子。刘锜长得很帅,估计遗传他老爹的。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军队中,让他耳晕目染,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长大后的刘锜更是勇猛无敌,箭法了得。据说,有一次,西夏派使者来议和,

  • 刘锜一个和岳飞比肩的名将,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岳飞比肩的名将刘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北宋被覆灭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不过金兵依旧派出大军进行攻打江南地区,但随着赵构对武将的重用,军民们的战斗力也有所增加,几年下来金军的损失很大,特别是在1135年时,金军只能和伪齐军进行联合攻打宋军。按理说在岳飞、

  •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一生战功赫赫,晚年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刘锜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锜,乃是北宋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长相俊美,声如洪钟。在年少之时,他便跟随父亲刘仲武一起四处征战。有一次,兵营门前的大缸中盛满了水,刘锜对着水缸挽弓射箭,正中水缸,将箭矢拔出后,水便从箭孔中喷涌而出。接着刘

  • 率领1万大军打败金军10万铁骑,刘锜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北宋被覆灭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不过金兵依旧派出大军进行攻打江南地区,但随着赵构对武将的重用,军民们的战斗力也有所增加,几年下来金军的损失很大,特别是在1135年时,金军只能和伪齐军进行联合攻打宋军。按理说在岳飞、刘光世等名

  • 南宋大将杨政生平简介南宋大将 杨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政,宋朝

    杨政(1098年—1157年),字直夫,原州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南宋大将,北宋末年从军,后成为吴玠部属,参与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之战、仙人关之战,在抗金战争中屡立功勋,受吴玠器重,累官至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环庆、利州路安抚使。吴玠死后,杨政改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熙州知州、川陕宣抚使司都统制,地位渐与

  • 李宝:从岳飞手里活下来的小兵,后来成了世界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宝,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宝。说起来,此人在宋朝的历史上并不出名(对比狄青、韩世忠、岳飞等人而言),但他却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名将,这样大的反差令人不禁对他的经历产生好奇心。他的名字叫李宝,位列南宋名将榜单前几位,但早些年,李宝有个外号叫“泼李三”,只是个普通农家子弟而已。不过李宝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