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整身为南宋的一员大将 刘整为什么要他投降元朝

刘整身为南宋的一员大将 刘整为什么要他投降元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1/22 11:47:18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整投降元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刘整出生在当时被金朝占领河南邓州,像辛弃疾一样,当初他也是一个有志气、有理想的爱国青年,并在金朝末年投奔了南宋的抗金名将赵芳方麾下。

刘整沈勇有谋,弓马娴熟,很受赵方的器重,不久,就把他提拔成为一个小头目。

后来赵方因为操劳过度,死在军中。临死之前,对同是统军大将的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但骜不驯。你如能驾驭,可令他担当大任。如不能驾驭,宜早杀之。”

赵葵不以为然,还把他推荐给了另一名南宋大将孟珙

这孟珙也是一代名将,曾经在蔡州城下,与蒙古大军一起围攻金朝最后的小朝廷,并率先攻入宫中,逼得金哀宗完颜守绪自尽。就是这样一位见多识广,历经沙场的大将,也很欣赏刘整,在战斗中经常派他担任前锋。

这一次攻打金兵驻守的信阳时,刘整只率领十二名勇士,连夜渡壕登城,擒获城中的守将,让孟珙十分敬佩,直呼其为“赛存孝”,意思是他比唐朝末年率十八骑轻取洛阳的李存孝还厉害。

刘整后来虽然屡立战功,但由于来自北方金朝的占领区,始终因地域歧视而不被信任。再加上他那北方人的直爽性格,也让南方一些将领很不习惯。尤其是他的上级吕文德,更是对他嫉妒和猜疑。不管他提出多么好的策划建议,都会被吕文德否定。每当他立下战功时,也都会被隐瞒不报。后来为了制衡刘整,刘文德还专门调来与刘整有矛盾的将领俞兴,任四川制置使,准备打击迫害刘整。

在这种处境下,刘整惶恐不安,多次派人到临安,也就是南宋的京城向朝廷申诉,但都如石沉大海,渺无回音。后刘整又听说一向支持他的老上级江万载等人,都被当朝奸相贾似道逼迫的辞职了,就更惶惑不安。这时候,又听传来了一个更骇人听闻的消息,就是南宋的名将向士璧、曹世雄,也迫害致死了!

在这种前有前有猛虎、后有恶狼的情况下,刘整终日如坐针毡,心中既气愤又恐慌。接着,又有传言说,朝廷听信谗言,要派人调查他贪污军饷、挪用钱粮的事情了。熟知南宋军政惯例的刘整,知道这是要向自己下手了,机智多谋的他,可不想像岳飞那样,白白地冤死在大牢里。

于是,刘整就带领自己的部队及所管辖的十五郡三十万户人家投降了蒙古大军。

刘整率领的军队是南宋在西部战线上的主要抗击力量,他的投降,几乎使南宋小朝廷塌了半边天。也许是多年遭受的压抑无处发泄,投降蒙古以后,这小子不但散尽家产给自己的部下,还把前来围剿他的宋朝将领俞兴的部队打的溃不成军。

即使是这样,他好像还是没有消气儿,又跑到蒙军统帅忽必烈那里献计献策,让已经有退兵之意的蒙古大军坚持围攻襄阳,并说襄阳一破,就可顺流而下,如黑虎掏心一般,直取南宋小朝廷所在地临安。

南宋军队的作战。从历史的角度看,刘整的投降,是宋蒙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因为,他不但勇猛无比,从多年的战争取得了丰富的军事经验,而且,还十分熟悉南宋军队的作战特点和薄弱环节。要知道,在几十年的蒙宋战争,蒙古人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往往是一进入水网沼泽地带,尤其是在坚固的城墙之下,蒙古铁骑就无用武之地了。

因此,蒙古人也并没有多少信心去灭掉南宋。尤其是蒙古大汗蒙哥战死在四川合州的钓鱼山下后,蒙古军心灰意懒,已经打算撤军了。

刘整却劝说忽必烈说;“宋朝君主懦弱无能,大臣昏庸狂妄,现在只能偏安江南一隅,正是天下统一的大好时机,可不容错过呀!”看忽必烈还在犹豫,就进一步提出:“自古帝王应该四海一家,才能称得上为正统。”直把忽必烈说得热血沸腾,更坚定了灭宋的决心。

为了表现忠诚,刘整还向蒙古人建言,“北人善马,南人善舟”咱们蒙古军虽然精于骑射,但在河流众多的南方地区,难以施展优势。不如也像南宋一样建立一支水军,用来与宋军争夺江淮地区,他说:南宋“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于可下也”。

在得到忽必烈的批准后,刘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编练水军中,夜以继日地开展训练,“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

本来南宋的军队,在陆地上不占优势,还有水军可以牵制敌人,运送粮草。自从蒙军有了水军以后,宋军就处处受困,优势尽失。

刘整率领他编练的水军,经常使宋军陷于两面受敌、粮秣受阻的处境,最后往往不战而败。不但如此,他甚至还能大败宋军大将赵贵统领的精锐江南水军,可见他的厉害。

后来,雄心勃勃刘整,还想率领他的水军由淮入江,打一个漂亮的渡江战役,为蒙古人再立新功。谁知道却被正带领中路主力部队的“集团军帅”伯颜所阻止,让他原地待命,刘整被气得暴跳如雷。

当伯颜率领大军从鄂州渡过长江的捷报传来时,刘整不禁涕泪交加,悲愤无比,恨恨地对部将说“都是元帅阻止我,才让我落在别人后面,不能再建大功!”就在当夜,这个为虎作伥的汉奸气死在安徽的无为城下。

刘整死后,他编练的水军并没有解散,而是成为蒙军的三大主力之左军,连破宋朝水军,势如破竹地进军南宋首都临安城下,使南宋谢太皇太后不得不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

再后来,这支水军又在另一位蒙古军中的汉人将领张弘范率领下,参加了惨烈的崖山海战,逼的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宋末帝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文武大臣及军民也相继跳海身亡。

战后,十余万人的尸体浮满海面,连船都不能开动,让人目不忍睹。这时被蒙古军掳到海上的文天祥,在船上看到这样的惨状,曾作诗悲叹:“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从此,便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一让人痛心无比的说法。

标签: 元朝刘整

更多文章

  • 南宋名将刘整为何投降元朝?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整,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根据史书记载,刘整投降后,充当了攻打南宋的急先锋,他还积极为忽必烈出谋划策,提出了灭亡南宋的战略方针。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对刘整投降元朝后的作用,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宋元战争后期的关键决策人物,不是伯颜,而是降将刘整”。刘

  • 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刘整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整,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与蒙古(以及元朝)作战的政权中,南宋是抵抗时间最长的,从1235年到1279年,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蒙古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南宋的“命门”,直到一位汉将的归降,才让忽必烈开窍。经过几年的准备,元朝大军南下,一举灭掉了南宋

  • 揭秘:韩世忠战功卓著为何能死里逃生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世忠,宋朝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廿九日,宋高宗赵构下诏,“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绍兴十七年(1147年)三月初三,岳家军猛将牛皋因受秦桧迫害,饮毒酒身亡。岳飞、牛皋在内的抗金名将均被朝廷杀害,但有一员名将却得以善终。论资历比岳飞高,论功劳、论人品均不逊于岳飞,此人就是”中兴名将“之一的

  • 揭秘:北宋女将军梁红玉为何要弹劾丈夫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世忠,梁红玉,宋朝

    北宋末南宋初,社会动荡不安。南边有农民起义,北边有金兵的入侵。在这样的离乱之世,一名女子脱颖而出,以自己的威武英姿、不凡见识,赢得时人的称赞,赢得后世的美名。一、黄天荡击鼓战金兵 1129年,韩世忠担任浙西制置使(浙北及长江防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驻守在秀州(今浙江嘉兴)、江阴(今江苏江阴)一带。这一

  • 韩世忠用八千人困十万金兵 岳飞蒙冤其怒吼秦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世忠,岳飞,秦桧

    要说两宋之际,名将实在不少,岳飞自不必说,其余如宗泽、韩世忠、刘光世俱是抗金名将,尤其是韩世忠,与岳飞齐名,军事文采丝毫不输岳飞。韩世忠,字良臣,其人真是人如其名字,乃忠心之良臣。韩世忠是农民家的孩子,小伙子17岁长得高高壮壮的,而且一身好武艺,力气过人。这么好的本事不去当兵多可惜,于是他就去当兵了

  • 韩世忠的妻子是何人 韩世忠后人也是名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世忠,中兴四将

    韩世忠的妻子韩世忠是陕西人,为人大胆、耿介、乐善好施,是一个正直又勇敢的英雄人物,他的老婆也不平凡,韩世忠有四位夫人,分别是白、梁、周和茅氏。白氏和茅氏以及周氏是因为韩世忠的战功而受封的,梁氏梁红玉是韩世忠自己娶的。韩世忠的第一位夫人白氏,被追封为奉国夫人,第二位夫人梁氏,梁氏虽然是妓女,但她并没有

  • 南宋大仪之战:名将韩世忠为何故意泄露“军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与岳飞并列,而其实他的战功并不亚于岳飞。岳飞曾经参观过韩世忠所统领的淮东战区,看到韩世忠用极少的兵力独当一面,让金兵不敢随便越界,也不由得大为赞叹。后来秦桧要削减韩世忠的兵力,岳飞坚决反对。岳飞下狱蒙冤,只有韩世忠敢上秦桧家当面指责,可见这两位英雄是惺惺相惜的。既然是名

  • 宋朝名将韩世忠做过哪些事?为何忧愤的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世忠,宋高宗,宋朝,岳飞

    早年的韩世忠官位并不高,但是在军中的威名却是很少有人可比,韩世忠的一生擒拿方腊,在抗击西夏还有金朝对宋朝的入侵都有汗马功劳。那么韩世忠在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韩世忠,字良臣,是宋朝著名的军事家,是和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的“中兴四将”。韩世忠为人正派,不屈服权贵,曾为岳飞之

  • 韩世忠如何从一介草根出生的农民成为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的时候就参军了

  • 宋朝名将韩世忠是为了谁日日借酒消愁不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的时候就参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