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秦日纲生平简介 曾官封燕王,后被天王洪秀全处死

太平天国秦日纲生平简介 曾官封燕王,后被天王洪秀全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4/1/4 23:37:58

秦日纲(1821—1856),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汉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二弟畏王秦日南、三弟报王秦日源、四弟庆王秦日庆、五弟贺王秦日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日纲家境贫穷,少年失学,为谋生计,做豆腐为业。曾入乡勇效力,后到贵县龙山挖矿。为人诚实忠厚,行侠仗义,在矿工中威望颇高。秦日纲年近三十无力婚娶成家,与众多工友一样,争扎於温饱,生活苦不堪言,心底埋藏着对残酷压迫的强烈反抗愿望。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十二月,洪秀全潜入平天山传教暗结矿工,认识了秦日纲,洪秀全熟知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加强对他的交往,同谋起事。由此,秦日纲成了太平天国的开创者之一。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九月二十五日,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城,秦日纲奉命领军屯驻永安外围的水窦,连续三次杀退了清都统乌兰泰的进犯。同年十二月十七日,天王对金田起义功臣封王和晋升官职,12月17日只是封王的时间。秦日纲封天官正丞相的时间不一定是在永安封王的12月17日。后秦日纲封为天官丞相。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五月四日,太平军突围永安州,秦日纲领军掩护主力撤退,此战歼敌五千余众,长瑞、长寿、董光甲、邵鹤龄四位总兵被击毙。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八日,太平军约几十万人,从武汉出发,分水陆两路东下,势如破竹,仅二十多天一举攻下了南京。论功行赏,秦日纲受封真忠报国顶天侯。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翼王石达开在安庆一带安民,大得人心,政绩显著,引起杨秀清的嫉妒,杨命秦日纲代翼王守安庆,在安庆秦日纲扩增兵员三千余人,军容甚盛,引起杨秀清猜疑。同年十一月,秦日纲兵败田家镇。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二月,曾国藩见太平军节节败退,亲领湘军水师攻打九江,秦日纲紧密配合石达开与湘军决战,湘军溃败不复成军,曾国藩差点丧生、总兵胡林翼欲投江自杀。太平军士气高涨,次年四月三日攻克重镇武昌。当太平军打垮强大的江南江北大营,夺取全国胜利时,天国领导集团各种矛盾开始激化,演绎出惨烈的幕幕悲剧,猜疑、互相加害、杀戮。俱有不凡的军事才能、为太平天国取得辉煌军事成就的秦日纲,被洪秀全处死。虽然不能排除石达开逼迫洪秀全的可能,但秦日纲的悲剧却是洪秀全一手制造的。

人物评价

有苦少功

纵观秦日纲的事迹,可谓苦劳不少,功劳不多。他曾有机会主持过几次重大会战,但除了守永安水窦算是完成任务,龙寮岭、杨家店、天京江面、半壁山,几乎每战都败,救镇江、攻破江南江北大营之战固然是完胜,可上有杨秀清直接遥控,下有5个如狼似虎的丞相,他的“戏份”实在少得可怜,以至于李秀成在回忆这段史实时干脆对他只字不提(不应该是为了争功,因为照他的叙述,陈玉成比他功劳更大,应是秦日纲实在没起多少作用)。他所主持的几次大战,全军覆没两回,半路逃回一回,坐船丢失两回(他的文件簿和草稿本两次被清军从水里捞起来,因此目前保存的前期重要文件,和秦日纲有关的特别多),军事能力着实一般,李秀成说他“并无什么才情”,也并不冤枉。

作风踏实

不过他工作作风十分踏实,让他防守,他总是不停修筑工事,曾国藩说他“掘壑如海,立棚如山”,彭玉麟也说他修的半壁山工事是“天堑”;让他去安庆管理民务,他就萧规曹矩地按照前任石达开的模式去做,倒也干得不差;他还注重汲取新知识,身边常常带着几个洋人,他的亲兵恐怕是太平军中较早开始用洋枪的。他并没多少主见,当洪秀全隐居深宫,杨秀清发号施令时,他就一味遵从杨秀清指令,有条件地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当洪杨矛盾激化,洪秀全下密诏讨伐杨秀清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听从指挥,把杨秀清杀了。洪秀全让他听韦昌辉的,他就顺着韦昌辉去追石达开;洪秀全让他不听韦昌辉的,他就反戈一击,对韦昌辉的追石号令阳奉阴违。

秦日纲(1821—1856),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汉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二弟畏王秦日南、三弟报王秦日源、四弟庆王秦日庆、五弟贺王秦日来。

秦日纲家境贫穷,少年失学,为谋生计,做豆腐为业。曾入乡勇效力,后到贵县龙山挖矿。为人诚实忠厚,行侠仗义,在矿工中威望颇高。秦日纲年近三十无力婚娶成家,与众多工友一样,争扎於温饱,生活苦不堪言,心底埋藏着对残酷压迫的强烈反抗愿望。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十二月,洪秀全潜入平天山传教暗结矿工,认识了秦日纲,洪秀全熟知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加强对他的交往,同谋起事。由此,秦日纲成了太平天国的开创者之一。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九月二十五日,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城,秦日纲奉命领军屯驻永安外围的水窦,连续三次杀退了清都统乌兰泰的进犯。同年十二月十七日,天王对金田起义功臣封王和晋升官职,12月17日只是封王的时间。秦日纲封天官正丞相的时间不一定是在永安封王的12月17日。后秦日纲封为天官丞相。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五月四日,太平军突围永安州,秦日纲领军掩护主力撤退,此战歼敌五千余众,长瑞、长寿、董光甲、邵鹤龄四位总兵被击毙。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八日,太平军约几十万人,从武汉出发,分水陆两路东下,势如破竹,仅二十多天一举攻下了南京。论功行赏,秦日纲受封真忠报国顶天侯。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翼王石达开在安庆一带安民,大得人心,政绩显著,引起杨秀清的嫉妒,杨命秦日纲代翼王守安庆,在安庆秦日纲扩增兵员三千余人,军容甚盛,引起杨秀清猜疑。同年十一月,秦日纲兵败田家镇。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二月,曾国藩见太平军节节败退,亲领湘军水师攻打九江,秦日纲紧密配合石达开与湘军决战,湘军溃败不复成军,曾国藩差点丧生、总兵胡林翼欲投江自杀。太平军士气高涨,次年四月三日攻克重镇武昌。当太平军打垮强大的江南江北大营,夺取全国胜利时,天国领导集团各种矛盾开始激化,演绎出惨烈的幕幕悲剧,猜疑、互相加害、杀戮。俱有不凡的军事才能、为太平天国取得辉煌军事成就的秦日纲,被洪秀全处死。虽然不能排除石达开逼迫洪秀全的可能,但秦日纲的悲剧却是洪秀全一手制造的。

人物评价

有苦少功

纵观秦日纲的事迹,可谓苦劳不少,功劳不多。他曾有机会主持过几次重大会战,但除了守永安水窦算是完成任务,龙寮岭、杨家店、天京江面、半壁山,几乎每战都败,救镇江、攻破江南江北大营之战固然是完胜,可上有杨秀清直接遥控,下有5个如狼似虎的丞相,他的“戏份”实在少得可怜,以至于李秀成在回忆这段史实时干脆对他只字不提(不应该是为了争功,因为照他的叙述,陈玉成比他功劳更大,应是秦日纲实在没起多少作用)。他所主持的几次大战,全军覆没两回,半路逃回一回,坐船丢失两回(他的文件簿和草稿本两次被清军从水里捞起来,因此目前保存的前期重要文件,和秦日纲有关的特别多),军事能力着实一般,李秀成说他“并无什么才情”,也并不冤枉。

作风踏实

不过他工作作风十分踏实,让他防守,他总是不停修筑工事,曾国藩说他“掘壑如海,立棚如山”,彭玉麟也说他修的半壁山工事是“天堑”;让他去安庆管理民务,他就萧规曹矩地按照前任石达开的模式去做,倒也干得不差;他还注重汲取新知识,身边常常带着几个洋人,他的亲兵恐怕是太平军中较早开始用洋枪的。他并没多少主见,当洪秀全隐居深宫,杨秀清发号施令时,他就一味遵从杨秀清指令,有条件地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当洪杨矛盾激化,洪秀全下密诏讨伐杨秀清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听从指挥,把杨秀清杀了。洪秀全让他听韦昌辉的,他就顺着韦昌辉去追石达开;洪秀全让他不听韦昌辉的,他就反戈一击,对韦昌辉的追石号令阳奉阴违。

标签: 太平天国秦日纲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和秦日纲以前有什么交情吗?为什么石达开要求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石达开

    对石达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平天国起事之初,除了洪秀全和冯云山等少数广东籍头目,其他上至杨秀清、韦昌辉,下至各色小兵,基本都是广西的老兄弟。而在广西众兄弟中,又以桂平、贵县、平南这几个县的人居多。所以,秦日纲与石达开同出贵县,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但是,大家

  • 石达开为什么要杀秦日纲 两人时间有什么仇什么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石达开,秦日纲

    还不知道:石达开和秦日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847年,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后受洪秀全相邀,同谋起事。巧的是,石达开和秦日纲还都是贵县人。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多数还是来自紫荆山根据地一带。照理说,石达开和秦日纲这两个老乡,应该抱团取暖才对。(秦日纲剧照

  • 顾贞观是谁?纳兰性德一辈子的蓝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兰性德

    ‍‍‍‍‍‍‍‍‍‍‍‍‍‍‍‍‍‍‍‍在1637年的时候顾贞观在无锡地区降生,而他的母亲本来也是诗书之家的孩子,从小顾贞观就开始学习各种书籍和历史,尤其喜欢诗词方面的知识和创作,他一直表现的十分聪慧,在少年的时候就曾经参加过一些诗社,以至于最后终于扬名天下,成为一代难得的人才。那么顾贞观是什么人呢

  • 文豪顾贞观:文学造诣高超却一生仕途不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豪顾贞观

    ‍‍‍‍‍‍‍‍‍‍‍‍‍‍‍‍‍‍‍‍在1637年的时候顾贞观在无锡地区降生,而他的母亲本来也是诗书之家的孩子,从小顾贞观就开始学习各种书籍和历史,尤其喜欢诗词方面的知识和创作,他一直表现的十分聪慧,在少年的时候就曾经参加过一些诗社,以至于最后终于扬名天下,成为一代难得的人才。那么顾贞观是什么人呢

  •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友谊:一辈子的蓝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兰性德,顾贞观

    纳兰性德(1655—1685年),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字容若。其父是权倾一时的太傅明珠。他十七岁时补诸生,次年举顺天乡试,康熙丙辰(1676年)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不久晋一等。自幼颖慧,尤喜填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好交友,为人排忧

  • 清朝文人朱彝尊的《出居庸关》原文、译文及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彝尊,清朝,《出居庸关》

    《出居庸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出居庸关》清朝:朱彝尊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出居庸关》翻译/译文居庸关上,杜鹃啼鸣,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

  • 韦昌辉造反的原因是什么?韦昌辉后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韦昌辉,太平天国

    北王韦昌辉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壮族,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壮族人,生于1826年,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被天王洪秀全处死,时年31岁,北王是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比较早的人,对太平天国的早期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53年12月,天平天国在永安封王韦昌辉被封为北王,从此之后成为了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下的排

  • 冯云山: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云山,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冯云山。冯云山是洪秀全的同学,两人关系很好,冯云山也是拜上帝教最初的信仰者,而且他的文化水平远高于洪秀全,能力也强得多。1844年,冯云山与洪秀全离开广东,前往广西传教。到广西后洪秀全因为生活艰苦很快又返回广东,而冯云山则留下来继续传教。冯云山第一次大规模宣

  • 冯云山当初作为太平天国老大的位置 冯云山最后为什么将位置让出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云山,太平天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冯云山让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起于冯云山,成于杨秀清和石达开,最后被洪秀全给玩死。也就是说,太平军能够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与冯云山的努力开创分不开的。但是当他抛妻弃子、历经千辛万苦把盘子做大以后,却把老大的位子让给了洪秀全

  • 如果冯云山、萧朝贵没有那么早死,太平天国还会发生内讧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平天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起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空前盛大的“农民起义”,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这场历时十四年的农民起义,从最初的广西金田村开始,一直波及到了当时的全国范围,甚至还一度威胁到了清廷的统治,导致清廷不得不请求外国列强的帮助,一起剿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