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肥义一生对赵国有什么贡献?战国时期赵国贵臣肥义的生平事迹

肥义一生对赵国有什么贡献?战国时期赵国贵臣肥义的生平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40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6:13

贵臣佐政

肥义,赵国大臣,深受赵肃侯赏识器重,被奉为贵臣。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4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武灵王立。是时赵国新丧国君,刚继位的赵武灵王年纪尚小,秦、楚、燕、齐、魏趁此时机,各派出精兵万人来参加葬礼,对势局未稳的赵国虎视眈眈。

由于赵武灵王年少,未能亲政,所以每每处理政事都要先过问肥义,肥义的品级和俸禄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力主改革

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某日,赵武灵王闲坐,肥义相侍于侧,问:“大王是否在考虑时事变化,权衡兵力使用,思念于赵简子、赵襄子等先祖的光辉事迹,盘算着如何从胡、狄那里得到好处呢?”

赵武灵王听了这话,回答道:“继承君位而不忘祖先功德,是做君王应遵循的原则;委身于君,致力于光大君主的长处和功绩,是作臣子的本分。所以贤明的君王在平时就要教育老百姓为国出力,战时则要争取建立继往开来的功业。做臣子的,在不得志时要保持尊敬长辈谦虚退让的品行,地位显达以后要做出有益于百姓和君王的事业。这两个方面,是做君王和臣下的应尽职责。“

“现在,寡人想继承襄子的功业,开发胡、翟地区,但我担心一辈子也没人能理解我的用心。敌人薄弱,我们不必付出太多力量,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果,不使百姓疲惫,就可以得到像简子、襄子那样的功勋。建立盖世功勋的人,势必会遭受世俗责难;而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必然会招惹众人怨恨。现在,寡人准备教导民众穿着胡服练习骑射,但这样一来,必会招致国人的非议与指责。”

肥义说:“臣听闻,做起事情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行动在即却顾虑重重就不会成名。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背弃世俗偏见,就不要去顾虑天下人的非议。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会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昔日帝舜跳有苗的舞蹈,大禹裸身进入不穿衣的部落,他们并非是想放纵情欲,怡乐心志,而是想借此宣扬道德,建立功业,求取功名。愚蠢的人在事发后还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未发前就有所察觉,大王您应该按您的想法去付诸实施。”

赵武灵王说:“我并非是对‘胡服骑射’这件事有什么顾虑,而是担心天下人会笑话我。狂狷的人觉得高兴的事,有理智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愚辈高兴之事,贤者却会担忧。如果国人支持我,改穿胡服的功效就不可估量。即使举世百姓都讥笑我,北胡与中山国也定会成为我赵国的领土。”

就这样,赵武灵王听从肥义的劝谏,正式开展“胡服骑射”的改革。易服这一举措起初招致了贵族们的反对,赵武灵王恩威并施,终将他们说服。

后来变革顺利进行,赵武灵王也成功收编了楼烦、林胡等部落的军队与土地,并在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4年)时成功灭亡了中山国。

再辅少主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次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临朝听政,任肥义为相,让肥义与众大臣共同辅佐赵惠文王。

担忧国事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4年),赵武灵王经过多年攻伐,终于彻底灭掉了中山国。归来后大赦天下,设酒宴五天,并封长子赵章为安阳君,又同时派田不礼辅佐赵章。

赵章平素放纵,弟弟继位让他很是不服,故而存有叛乱之心。李兑曾就此事对肥义进过劝言:“公子章身强力壮,又怀有野心,现在他的党羽众多,贪欲极大,恐怕将有阴谋!田不礼残忍好杀,十分狂妄,这两人互相勾结,必定会图谋不轨。小人产生野心,必定轻举妄动,只看到想获取的利益,却看不到将会带来的危害。这一类人互相推动,同入灾祸之门。以我看来,一定不会长久。您身为赵相,责任与权势都很重大,是变乱开始时进攻的重要目标,也是灾祸集中的地方,您必定首当其难。仁慈的人爱护万物,聪明的人在祸难未成前就先做好了准备,要是不仁慈不聪明,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您何不推说有疾,闭门不出,把国政交付给赵成呢?不要成为怨怒的渊薮,不要成为祸害发生的阶梯!”

对此,肥义回答道:“我不能那样做,当年主父把大王托付给我时,曾说:‘不要改变你的宗旨,不要改变你的心意,要坚守心志始终如一,直到你离开世界。’我再三拜谢承命,并记录在案。现在如果害怕田不礼加祸于我而忘掉当年的承诺,变节就没有比这更大的。挺身接受庄严的使命,退下来却不能尽力执行,负心就没有比这更大的。变节负心之臣,为刑不容。谚语说:‘面对死者复生,生者无需感到惭愧。’我的话已说在前头,我既然想尽力执行诺言,又哪里顾及自身生命!再说贞节之臣在祸患来临时显现出节操,忠心之臣在灾难及身时彰示出德行。你对我的建议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我已有誓言在先,决不敢放弃!”李兑听完,只好说:“好吧,那您勉力而为吧!我能见到您的日子,恐怕只有今年了。”李兑说罢,流出了眼泪。此后,李兑多次联系赵成,以商议防备田不礼的事宜。

有一天,肥义对赵王何的近卫军将领信期说:“公子赵章与田不礼很让人担心。他们二人语言动听而本质凶恶,为人不像儿子、不像人臣。我听说过,奸臣在朝廷上,是国家的大害;谗臣在宫廷中,是国君的蛀虫。这个人贪婪而野心大,在内讨得主父的欢心,在外恣意施暴。他们一旦假借主父的命令来发动政变,是很容易得手。现在我忧虑此事,已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强盗在身边出入不能不防!从此以后,有人奉主父命来召见大王必须先见我的面,我将先前往,没有变故,大王才能去。”信期说:“很好,我能够听到这番话!”

政变遇害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出游沙丘,分别住在两个行宫里。赵章、田不礼乘机率领党徒作乱,他们假称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肥义先行进去,遭叛军杀害。高信便与赵惠文王一同率军抵抗叛军。

赵成和李兑从国都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抵御这场变乱,杀死了赵章和田不礼,并消灭了相关党羽,安定了王室。赵章被打败后,逃到了赵武灵王那里,赵武灵王开收留了他,赵成和李兑因而包围了主父的宫室。

赵章死后,赵成和李兑商量说:“我们因赵章之故兵围主父,即使撤兵,也是要被灭族的啊!”于是就继续包围赵武灵王的行宫,并命令宫中的人“最后出来的人灭族”。等宫里的人全出来了,赵武灵王想出宫却出不来,又得不到食物,只好去掏雏雀充饥,三个多月后,赵武灵王就这么饿死在了沙丘宫。李兑与赵成在确定赵武灵王已死后,才向诸侯发出讣告。

标签: 春秋赵国;肥义

更多文章

  • 辅佐过赵国三代王侯,赵国贵臣肥义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肥义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田不礼以其徒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资治通鉴·第四卷》读通鉴,有些朋友可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某些有作为的君王或将相身上,从而忽略了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但我认为,那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聊到的肥义,此人

  • 黑臀、肥义、小白……先秦时代的人名为什么都这么奇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人名

    我们在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人名都特别奇怪,即使是国君们也不例外,比如晋成公姬黑臀、齐桓公小白、鲁成公姬黑肱……在我们看来,这些名字起的简直是不知所谓。那究竟为何会是这样的呢?公子小白这就先要来说一说先秦姓氏的含义了。先秦姓氏与今天的不同,姓和氏代表了两种东西,姓是氏族或者部落

  • 战国时期的李兑兵围主父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兑

    李兑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曾任赵惠文王的相国,与公子成平定“沙丘之乱”,而被封为司寇,公子成死后成为相国,由于赵王年幼,他成了赵国政权的实际把持者,一时权倾朝野。李兑主张联齐抗秦,与苏秦联合五国攻秦,谋取陶邑之地。但最终被中惠文王罢免,不知所终。网络配图兵围主父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

  • 赵盾弑君与赵氏孤儿的因果:过于跋扈引发了祸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盾,赵氏孤儿,权臣,

    口碑不错、一直被当作贤臣的赵盾,这个人真的很矛盾。晋襄公死后,赵盾在拥立问题上出尔反尔,一边派人去秦国接年长的公子雍即位,一边让年幼的夷皋抢先坐上君位,转过头来又派兵攻击护送公子雍反晋的秦国军队,导致本来可以缓和的秦晋外交关系一下子又降到冰点。夷皋成为晋灵公后,赵盾专权,架空灵公,并首次以臣子身份僭

  • 赵盾是谁? 赵盾弑君了吗?赵盾弑其君的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盾弑君,赵盾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说: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打算规劝晋灵公,

  • 东施效颦的故事简介 成语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故事,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的故事】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

  • 东施效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施效颦,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

  • 左宗棠和李鸿章:晚清文臣与武臣的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

    当帝国内战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李鸿章还只是一介幕僚而已,而左宗棠已经开始独立领军作战。当李鸿章回淮之后,在国内位列前排的徽商集团的直接支持下创建了后来雄霸帝国的淮军集团,就兵出上海之后,更是背靠江浙财阀及外国资本主义财团,可谓财雄势大,兵强马壮!在当时所有被曾国藩考虑到的人当中,最后就李鸿章选择了上

  • 清朝第一武臣岳钟琪与雍正皇帝的“猫鼠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钟琪,雍正

    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汉族,清四川成都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嫡传后裔。据《清史稿》载,钟琪之父岳升龙,康熙三十五年随驾西征葛尔丹,功擢四川提督。岳钟琪由捐同知改武职从军,康熙五十八年,“以先锋随康熙子永禵入藏”平乱,打箭炉大捷,擒叛军头子兰占巴,长途奔袭,神兵天降,占领拉萨。

  • 被忽略的抗倭名将檀武臣:数次击败倭寇生俘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抗倭,檀道济,武将,

    檀武臣(约1548-1610),字以忠,号思吾,明南直隶池州府建德县步头村人(今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出生数月时,父亲不幸病故,母亲陈氏当年才17岁,因受三贞四节的影响,一生不再改嫁,决意要把武臣培养成人。武臣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就将其送到一个私塾先生那里读书,武臣自幼虽喜爱读书,但对四书五经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