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父子俩均被戴绿帽的国君:鲁桓公与鲁庄公

历史上父子俩均被戴绿帽的国君:鲁桓公与鲁庄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3/12/6 17:42:03

鲁桓公鲁庄公父子俩的悲哀: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的女儿为夫人,而齐国的公主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即后来的齐襄公)保持着原来的情人关系,最后,齐襄公居然派杀手暗杀了鲁桓公。

鲁庄公的母亲,是齐僖公的女儿文姜。

文姜,并不是指她姓文,名姜。夏、商、周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周朝的齐国为姜姓。文是指有才华,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

年轻时的文姜,跟很多少女一样,怀有绮丽的王子公主梦。不过她心目中的王子,可不是鲁庄公的老爹,而是自己的哥哥-齐国的公子诸儿。《史记》称文姜为“妇”而不称“女”,就是说,她在出嫁前与哥哥诸儿已跨越了最后的界限。文姜与诸儿的乱伦之恋,成了天下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齐僖公的两个女儿成了当时各诸侯国君侯、世子竞争的对象,他们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扯关系,讨好齐僖公,以达到娶齐氏女子的目的。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齐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于是齐、郑两国便为儿女缔结了秦晋之好。

然而郑国的世子忽然听到了“齐大非偶”的传言,提出了退婚的要求。这对齐文姜来说是莫大的耻辱,终于恹恹成病。

鲁桓公

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郑国的世子实际上是不想戴绿帽子,才以这个理由拒绝了。

鲁国急于讨好齐国,于是伟大的鲁桓公在公元前709年迎娶了文姜。

三年后,文姜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因为与他爹桓公的生日相同,故取名为“同”。这就是日后的鲁庄公。很小的时候,阿同就隐隐约约听到人们用奇怪的语调议论父母。尽管人们刻意躲避阿同,但是时间一长,阿同还是知道了母亲扒灰的事,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阴影。

公元前698年十二月,齐僖公去世,次年正月,乱伦的诸儿居然当上国王,这就是齐襄公。三年后,诸儿即位的第三年,即文姜嫁鲁的第十五年,他决定向周庄王的妹妹周王姬求婚,并按照周礼,邀请和周天子同姓的鲁国国君桓公来代为主持。文姜闻讯,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齐国,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答应了她的请求。

齐襄公亲往迎接,大摆宴席款待鲁桓公夫妇后,就以会见旧日宫中妃嫔为名,将文姜接至宫中。齐襄公将文姜迎到事先造好的密室,摆下酒菜,与文姜饮酒叙旧,兄妹二人四目相对,多日未见的相思,化作旺盛的火,不顾一切地搂抱在一起。两人难舍难分,当晚又同床共枕,同宿宫中。

第二天,鲁桓公派人向齐襄公辞行,要回鲁国。齐襄公一定要请鲁桓公到牛山游览,说是以此为鲁桓公饯行。酒席上直把鲁桓公灌得酩酊大醉。齐襄公派武士彭生抱鲁桓公上车,送他回驿馆。他用眼盯着彭生,加重语气说道:“一定要把鲁国君送到家,不得有丝毫差错。”路上,彭生看看左右无人,遵照齐襄公的密令,用厚布毯子裹住鲁桓公的头,很轻易地将他害死在车上。

文姜自鲁桓公死后,日夜留在宫中与齐襄公欢聚,肆无忌惮,情意缠绵。此时鲁国新君即位,派使者来迎她回国,二人都难舍难分。

文姜既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缓缓向鲁国进发。走到一个叫禚的地方,文姜在车上看到房舍整齐洁净,便感叹道:“这里既不是鲁国,也不是齐国,我该在此安身啊!”于是派人回复鲁庄公说:“我性爱闲适,不愿意回宫。如果非要我回宫,除非我死之后。”于是就在祝邱这个地方建了馆舍住下。从此以后,文姜就来往于禚和祝邱两地,徘徊于齐鲁之间。齐襄公就在齐鲁之间的馆舍里和文姜幽会。

鲁国举国上下,都在议论母亲的丑闻,十三岁的阿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位了。十三岁,成人意识刚刚觉醒,但是在父母畸形的婚姻压力下,鲁庄公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是非。孝敬长辈,天经地义,父亲死了,母亲和舅舅可算是最重要的长辈了,可是这样的两个长辈又该怎么去孝敬呢?父亲被舅舅杀害,冤有头,债有主,做儿子的就该找上门去,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为父雪耻,最不济,去骂一顿解解气也行啊,可是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在齐襄公面前,鲁庄公连大声说话的底气也没有。不但没有,有时因为政治的需要,他还要巴结齐襄公。

鲁庄公即位不久,邻国纪国就被齐国吞掉了。唇亡齿寒,鲁国受到的威胁更直接了,更不敢对齐国有所反抗了。而文姜与齐襄公更是仗势欺人,为所欲为。公元前690年二月,心旌摇曳的齐襄公,到禚地约会文姜,还特意叫上鲁庄公作陪!齐襄公这样做,显然是向鲁庄公示威,要他臣服。但让鲁庄公无法理解的是,他的生身之母竟然迎合杀父仇人这样欺辱儿子。

文姜

在禚地,鲁庄公陪齐襄公狩猎,展现了高超的射术。他一连射出四支箭,支支都命中靶心。可惜,射术如此高超,却不能向仇人射出一支箭。《诗经》以齐襄公的口气,对鲁庄公极尽嘲讽:“你长得真威武啊,明眸亮又清;每一支箭都能射中靶子,真是我的好外甥啊!”

大家都嘲讽鲁庄公与杀父仇人联欢,可是,鲁庄公不仅仅是一个儿子,还是一国之君。当时齐国如日中天,鲁国不得不卑躬屈膝。谁能看出他与齐襄公谈笑时眉角的阴影呢?他内心的屈辱与无奈,谁又能懂呢?

他明知道自己的老爸是被老妈和舅舅联合谋杀的,可政治形势压倒一切。在即位二十四年之后,鲁庄公娶了齐国公女哀姜为夫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屈辱的婚约。

这个哀姜也是搞绯闻的高手。鲁庄公的异母哥哥叫庆父,在鲁国颇有权势。哀姜于是就看上了庆父,两人私通。更可怕的是,这场宫廷绯闻又直接引发了鲁国历史上著名的庆父之乱。

按照《周礼》,“女十五而笄”,也就是说,鲁庄公要十四年之后才能结婚。这十四年的生活,他该如何满足!

在未娶哀姜之前,鲁庄公在鲁国大夫党氏之家附近建造高台,顺道就看上了党氏的女儿孟任,去勾引人家。孟任是鲁国大夫的女儿,讲究礼仪,不愿与没名没分的男人发生关系,于是就闭门不见鲁庄公。为了娶孟任,鲁庄公答应立孟任为夫人,这样,孟任才“许之”,她怕鲁庄公说话不算数,还特地“割臂盟公”,即割臂出血,与鲁庄公歃血为盟。孟任嫁给鲁庄公之后,生子,名子般。可是,鲁庄公显然没有兑现自己当初的誓言,他又从齐国娶了哀姜,立哀姜为夫人。鲁庄公对孟任内心有愧,遂想立子般为继承人,以安抚孟任。

加上鲁庄公和哀姜之间没有嫡亲子嗣。这样,鲁国也就没有了嫡长子。但哀姜以与陪嫁的叔姜之子方为己子,想让启方做鲁庄公的接班人。

于是鲁庄公死活不同意。他想立子般为接班人。

可是,文姜不答应,齐襄公不答应。即使孟任生下了长子,也没有资格做鲁国夫人!因为鲁国夫人的位置,是给哀姜留的。鲁庄公终究没有力量也没有勇气立孟任为夫人,因为他不敢得罪齐国。满怀憧憬嫁过来的孟任,只得抱着阿般,躲在一隅悄然落泪。

鲁庄公因为摆不平哀姜和孟任,立后之事就一直拖了下去。

婚姻的桎梏,妨碍了鲁庄公的政治作为。他本是有一些英明君主之作为的。他曾对曹刿说,衣食这类生存所必需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有,一定要分给身边的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合理裁决。可见,他很有民生思想,也勤于政务。遗憾的是,天下已乱,暴力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弱小的鲁国是没有话语权的。

面对妻子和大哥给自己戴上的绿帽子,鲁庄公能怎么样呢?家丑不可外扬,难道让世人讥笑他们父子是绿帽子专业户吗?他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郁闷之中,鲁庄公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鲁庄公

公元前622年,鲁庄公病重,他问三弟叔牙立后之事,叔牙说:“我看大哥庆父比较有才,可以继位。”鲁庄公又问四弟季友立后之事,季友说:“我支持子般继位。”结果,糊涂的鲁庄公却告诉季友,叔牙曾保举庆父继位。结果,季友假托国君之命,派人用毒酒毒死了叔牙。

鲁庄公去世之后,季友奉子般为君,暂住党氏之家。庆父不服,就派人刺杀了子般,并发动政变,驱逐了季友。鲁人奉启方为君,是为鲁闵公。不久,庆父又与哀姜合谋,派人杀害了鲁闵公,欲立庆方为君。但庆父不得人心,控制不住政局,很快遭国人驱逐,逃奔莒国。这时,季友回国,奉鲁庄公另一庶子申即位,是为鲁僖公。鲁国贿赂莒国,让其把庆父押解回鲁国,莒国答应了。庆父自知罪大,就在押解回国的路上自杀了。

庆父出奔莒国之时,哀姜在鲁国也呆不下去,出奔邾国。庆父死后,哀姜的好日子到了头。她与庆父私通,还是庆父连弑二位国君的从犯,受到国内国外舆论的普遍谴责。此时,齐桓公已经称霸,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延续周礼,在国际上主持正义。哀姜在鲁国的表现让齐桓公感觉很没面子。于是,齐桓公责令邾国将哀姜引渡回齐国,之后将其杀死,“以尸归鲁”。鲁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对哀姜仍以国君夫人之礼下葬。

鲁国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事件”才最终落幕。

标签: 鲁国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春秋鲁庄公好色误国:娇妻与小叔子通奸引来国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鲁庄公,好色,误国

    导读:当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时,鲁庄公自然而然的就惹来了一些麻烦。所以说,漂亮女人是老虎,这不,好好一国之君,因为“娶妻不淑”而引来了国难。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女为夫人,而齐国公女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

  • 王季友生平简介 王季友人物历史事迹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季友

    简介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生平江西第一状元王季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高中状元,早于《江西状元谱》认定的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卢肇。为江西历史

  • 樊姬是如何进谏的她死后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姬

    楚庄王樊姬樊姬是楚庄王的妻子,春秋时期楚国人。樊姬作为楚庄王的王后可以说在楚庄王每一次走错路的时候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可以说楚庄王成就春秋霸业离不开这个女人。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即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樊姬梳妆图楚庄王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沉湎于酒色之中,樊姬知道之后很是苦恼。于是就开始整日不

  • 战国末期虞卿:为了我的好朋友,我可以放弃掉所有的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虞卿

    不管在什么时候,友谊这种东西,都是需要经历考验的。每一对好朋友之前的分分合合,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他们之间,经不经得住考验,这都是需要运气的,其实,与友谊、感情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能遇到一个对你不离不弃的好朋友,那么就是你赚了;如果你遇到一个插你两刀的朋友,那么也只能说是你比较倒霉了。在

  • 魏齐落难时为什么赵相国虞卿会帮助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虞卿

    魏齐作为魏国的丞相,曾因差点打死范睢而惹怒了秦国,后来魏齐在跑路的过程中得到了赵国丞相虞卿的帮助。很多人都好奇魏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竟能让赵国的相国都帮着他跑路?当此时也,魏齐寄居于平原君门下,秦昭王向平原君索要魏齐人头,平原君拒不肯交。秦昭王遂向赵王施压。魏齐见赵王迫于压力兵发平原君所围捕他

  • 虞卿之计讲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虞卿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连年争战。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大将王核领兵来攻赵国。赵孝成王拜廉颇为上将,率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迎敌。开战不久,赵军就连连失利,一名都尉(高级军官)战死。赵王十分恐慌,忙召虞卿和楼昌商议,说:“寡人打算与秦兵决战,你们以为如何?”楼昌摇头说:“没有用啦。不如派使者去向秦国求

  • 齐国说客陈轸劝退楚国大军:或编造画蛇添足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国,楚国,画蛇添足,

    当初昭阳如果偏要“画蛇添足”,攻打齐国,或许就是锦上添花了。如果昭阳知道蛇的原始物种本来是有脚的,并以此相告,那陈轸还会诡辩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据说蛇是由古代蜥蜴“变形”产生的新物种,不知是进化,还是退化,反正蛇也是有腿和脚的,只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其逐步丧失了肢体。一直到现在,某些较为原始的蛇类

  • 赵悼倡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嫁两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悼倡后,春秋战国

    赵悼倡后,又被人们称为又称倡姬和倡后,赵国人恨极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女子。她曾经害得赵国国灭,赵王被俘,赵国百姓们惨遭秦人的铁蹄的践踏,于是人们便用“倡”字直接称呼这个女子。古代的字里面有一种字属于通假字,赵悼倡后中的“倡”字的通假字便是“娼”字,指的是这位王后是一个娼妓,身份低贱。在赵悼倡后死后,人们

  • 赵悼倡后的儿子是谁?她跟春平君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悼倡后,春秋战国

    赵悼倡后是战国时候赵国赵悼襄王的王后,儿子则是继赵悼襄王之后的赵国君主赵幽缪王。说起来,这个赵悼襄王真的是属于“麻雀变凤凰”的人物,她原本只是一个倡女,先是被赵悼襄王的宗族亲戚看上,这个亲戚早死了,本以为倡女又要过回从前的日子,谁知道赵悼襄王又看上她了。赵悼襄王为了能够将倡女接进宫,不惜和大臣们反目

  • 赵悼倡后是谁?她是如何从娼妓上位成王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悼倡后,春秋战国

    在我们中国古代几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止一位出身青楼的王后,赵悼襄王的赵悼倡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北齐武成帝高湛之后胡氏,歌妓出身的著名皇后卫子夫,还有唐武宗的王才人。在这些并不是出身名门的王后中,第一个就是赵悼襄王的王后。出身青楼指的并不是她们全部都是“小姐”,古代的娼妓有的是卖技不卖身的,比如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