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爽文:清朝天地会“总舵主”,最后结局如何?

林爽文:清朝天地会“总舵主”,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3/12/21 6:55: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林爽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天地会的壮大,林爽文的崛起

渡海入台的人,主要是福建、广东人,而且大多来自漳州、泉州、惠州、潮州等地。这些人历经千辛万苦,才在台湾安定下来。为保护来之不易的生命财产,他们以宗亲、地缘关系为纽带,聚集到一起,相互帮助。与此同时,各种秘密社会组织也开始蔓延,尤其是天地会,提出的口号(入了此会,大家帮助,不受人欺负)非常有号召力,迅速发展壮大。

林爽文起义

组织、帮会、集团一旦多起来,各种纷争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当时的台湾就有不少集团,为了利益而时常发生武力冲突。地方官吏起初还会出面治理,后来见多了,要么不过问,要不就是敷衍了事,因此,帮会冲突成了常有之事。帮会势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有些被兼并,有些被打散,最后,天地会脱颖而出。

台湾又因远隔重洋,与大清朝廷的关系可谓天高皇帝远,清廷派来的官吏各个贪得无厌,百姓水深火热,吏治十分糟糕,官民冲突时有不断。当时,就有人形容台湾府的官吏:

“贪婪之吏,以宦为贾;舞文弄墨,剥民脂膏;三年报罢,满载而归。”

台湾本地人见官吏如此贪婪,自然对其恨之入骨,他们纷纷加入天地会。许多贫困以及不满社会现实的民众也不断入会,以至天地会的影响力从台湾扩散到长江以南,甚至大清各地。这时的天地会,已经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反清抗贪的力量,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乾隆五十一年夏,朝廷下令解散天地会,到处搜罗会员,并采用激烈手段:

“衙役等从中勒索,无论好人歹人,纷纷乱拏,以致各村庄俱被滋扰。”

清廷的行为,直接导致天地会首领林爽文揭竿而起。林爽文是福建人,十七岁岁时随父亲移居台湾,早年给别人当过马夫,还担任过衙门捕快。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各路英雄,后经人介绍加入天地会,很快便成为天地会的北路首领。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林爽文等首先起兵,两天后追随者两千多人,前来抓捕的清兵也被他们一举消灭。事已至此,林爽文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箭。二十八日夜,林爽文率领部众攻打彰化,势如破竹,杀死知府孙景燧、同知长庚等数十官吏。接着,林爽文被部下公推为盟主。

二十九日,林爽文以县衙为盟主大元帅府,竖立旗号,建元“顺天”,并任命了元帅、副元帅、将军、军师、节度使、知县、同知等官。

取彰化后,林爽文下令不许损坏百姓财产,规定“失一赔二,焚茅赔瓦”。由于林爽文军旗帜鲜明,纪律严明而且“开狱放囚”,很快就得到百姓支持。所到之处,群众积极响应,造成很大声势。为进一步巩固势力,林爽文分兵攻打淡水、诸罗、鹿仔等地。仅仅几天,除台南外,全台尽归林爽文。

乾隆点将,跨海平定林爽文

乾隆最初得知消息后,以为只是一般的械斗,没有大动干戈,只是派闽浙总督常青处理此事。常青派往台湾的清军,很快就被打败,没有发挥任何平叛的作用。

后来,乾隆了解到前线的真实情形,才开始重视起来,他一边将清军逃跑的将领就地正法,以正军威;一边命令常青赴台督师,李侍协同作战。

常青是靠钻营平步青云,并没有军事指挥才能,而且懦弱无能,这次遇上林爽文,他不仅没有完成任务,反而让局面恶化。

乾隆五十二年,鉴于常青师老而无功,乾隆以福康安为平台大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领满洲侍卫赴台取代常青。同时,乾隆抽调四川、贵州、湖广数万清军赴福建待命,还命令户部“于邻近福建各省拨银三百万两,迅速解往闽省备用。”

乾隆指示福康安,让他想办法招抚良民,奖励“义民”。所谓“义民”,就是拥护清军反对林爽文的百姓。这一招,在康熙年间平息朱一贵叛乱时曾收到很好效果,乾隆故伎重施,要求笼络“义民”,以减少平叛阻力。

十一月,福康安抵台后,与林爽文大战于八卦山。林爽文败走,林军第一重镇彰化被清军占领。由于清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加上用利益笼络“义民”,福康安进军十分顺利,很快就打到诸罗。福康安与海兰察分兵攻打,林爽文率军“阻溪自固,在山梁屯扎,见官兵将至,四面围裹,不下万余。”

清军凭借人数优势,“抢上山梁”。林爽文不敌,被迫逃往大里杙,他命人修筑土城高垒、设置炮台,内置木栅两层,沿溪设置关卡,以抵抗清军。此时,林爽文既无粮草供应也无援军支持,力量远不及清军。

福康安穷追不舍,行至丁台庄,双方万箭齐发,互有死伤。后来,福康安又命令手下分两路攻打,以分散敌军兵力。林爽文不敌,带着妻儿逃往集集,又遭遇“四川屯番”的弘历,随后逃到小半天(今南投),窜入埔里社山中。

福康安派兵入山抓捕,并下令百姓协助搜查林爽文有奖。第二年正月初五,林爽文逃到老衢崎时被当地人抓住,献给清军。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北路军后,又挥师南下,平定庄大田的势力。二月初,随着庄大田兵败被擒,林爽文的叛乱宣告彻底结束。

福康安、海兰察等人大功告成之后,受到乾隆赏赐。林爽文等人被押送至京城,经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审,于乾隆五十三年按律处死。

林爽文的叛乱,有深刻的环境因素。游民杂居的特殊背景为天地会提供壮大的土壤,清廷官吏与百姓的纠纷酝酿着火苗,乾隆一纸解散令,郑爽文等揭竿起。但是,朝廷可以调动大量资源,占据绝对优势,因此乾隆很快就能平定林爽文。

标签: 林爽文清朝

更多文章

  • 仓央嘉措最深情的一首诗,美得让人心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仓央嘉措,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仓央嘉措的诗词吧!说到仓央嘉措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我们也知道,虽然他是一位僧人,但是他却写出了很多与爱情相关的经典诗作,首首都感人肺腑,时至今日也依旧被爱诗的人们奉旨为经典。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许多他的诗作,但其实有很多都是假的,是后世之人所伪造,事实上他真

  • 最长寿的亡国之君刘协,子孙满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协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很多,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总有那么几个意外,比如蜀国后主刘禅,在亡国后来到洛阳,天天看着歌舞,吃喝玩乐的生活了好多年;还有后周亡国后,宋太祖赵匡胤送给了他们丹书铁卷,让他们过的逍遥自在……但要说亡国后仍然活的很有成就的,那当属汉献帝刘协了。说到汉献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三国

  • 历史上真正的沈眉庄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沈眉庄,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真正的沈眉庄是什么样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对历史有过了解的朋友们,都看过一点点《甄嬛传》这部清宫剧,这部电视剧十分的火爆,同时也让人们对一些清朝后宫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到这里就有很多人有这个疑问了,在我们历史上,这些

  • 历史上沈眉庄的原型是谁?为56岁雍正生一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谦妃,清朝

    你们知道历史上沈眉庄的原型是谁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翻阅大清雍正历史,我们发现,在雍正后期有一个宠妃,疑似沈眉庄的原型,她就是谦妃刘氏。谦妃刘氏,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内管领刘满的女儿,所谓内管领,通俗的说便是家奴的一种,也就是说刘氏的出身并非像《甄嬛传》中沈眉庄那般出身高贵

  • 历史上真实的沈眉庄是什么结局?21岁就成了寡妇,被自己儿子所牵连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沈眉庄,清朝

    每当一提起沈眉庄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相信对历史有过了解的朋友们,都看过一点点《甄嬛传》这部清宫剧,这部电视剧十分的火爆,同时也让人们对一些清朝后宫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到这里就有很多人有这个疑问了,在我们历史上,这些人物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呢,其实在历史上这

  • 太平天国第一女状元,傅善祥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傅善祥,清朝

    说到傅善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两宋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理学思想深入人心,从上层社会流向下层,为全民所认可。在此背景下,女子地位很低,没能享有与男子平等之权利,这在教育中最为明显。科举,乃是底层人民进入仕途之最佳途径,多少英雄男儿,无不是科举

  • 探索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傅善祥

    傅善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黄梅戏《女驸马》中,冯素贞女扮男装,顶替心爱之人名字参加科举,没想到高中状元,被皇帝安排迎娶公主。这样的设定也就在戏文里能实现,事实是古代科举制1300多年的历史上,状元是由男性承包的,唯一的女状元身份也比较特别。傅善祥,清末女

  • 傅善祥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傅善祥,太平天国

    对傅善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纵观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状元,可以说清一色全都是男性。女性纵使是很有才,也没有机会在古代的时候考取状元。正因为如此,我国现存的史料上才找不到什么关于女状元的信息。不过正统朝廷内没出现女状元,并不代表由农民起义产生的朝廷中也没有出现

  • 历史上的果郡王允礼真的如甄嬛传中情深不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果郡王允礼

    《甄嬛传》果郡王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角色,虽然这个人物和历史上有着很大不同,但是他的儒雅俊朗和文武兼备却让许多女子爱慕心动,然而果郡王却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他不会轻易对女子动心,可是如果真的动心就永远不会放弃,而他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到了甄嬛身上,所以人们对《甄嬛传》果郡王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痴情。《甄嬛

  • 果郡王在历史是否存在? 果郡王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果郡王

    在甄嬛传中,风度翩翩、风姿出众的果郡王引得无数女子为之倾倒。他对甄嬛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为了甄嬛可以随时付出自己的性命,最后也因甄嬛而死。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果郡王这个人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网络配图甄嬛传中果郡王这个人物的身份背景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历史上确实存在果郡王,他是康熙皇帝的十七子,名为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