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湘军与太平军的安庆之战曾国荃有何作用?

湘军与太平军的安庆之战曾国荃有何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25 更新时间:2023/12/30 10:47:59

曾国荃吉安一战之后,江西战场战事基本结束,湘军收复赣省全境。接下来,战争重心就是安徽了,在湘军与太平军的这场搏命之战中,安徽控制于谁手,对全局影响至关重大。

安庆之战

咸丰八年以后,太平天国的后起猛将陈玉成就用心经营安徽,尤其是淮水流域,企图以皖北的人力物力支撑天国的大局。为了洪氏江山,如此拼命,不知值得否?

从安徽全局而言,省城安庆是最为关键之地。湘军如果可以拿下安庆,便可据上游地利,进图金陵,也就是天国所谓的“天京”。

安徽战略地位重要,这一点,曾国藩胡林翼早就明白。在湘军初起之时,曾、胡二位就将谋皖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之上。

咸丰九年七月(1859年8月),朝廷下诏命曾国藩、胡林翼率湘军筹划收复安徽计划。在曾国藩收复皖省的方案中,安庆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节点:

欲廓清诸路,必先攻破金陵。……欲破金陵,必先驻重兵于滁、和,……欲驻兵滁、和,必先围安庆,以破陈逆之老巢,兼捣庐州,以攻陈逆之所必救。

在曾国藩这个剿灭长毛的大计划中,长江以北的滁州、和州非常关键,而想要在滁州、和州布置重兵,压制金陵,则上游之安庆则必须收复,安庆拿下,则庐州(合肥)亦可拿下,陈玉成必从皖北分兵救援。

拿下安庆就是破局之战!曾国藩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在吉安之战脱颖而出的曾国荃及其吉字营。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5月),曾国荃进军集贤关,此为湘军进攻安徽之始。

1860年8月,曾国荃的部队抵达安庆城下。太平军对安庆也十分重视,天国总理洪仁玕说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太平军安庆城的守将是广西过来的长征老革命叶芸来,爵至“受天安”。洪天王搞出来的太平天国爵位系统非常奇葩,王爵位之外,还有义、安、福、燕、豫、侯六等。

安庆城防坚固,强攻势必代价惨重而未必有效,曾国荃的方案是以围为攻,在安庆的东、北、西三面开挖两道长壕,内壕用以围困安庆城内的太平军,外壕用以抵御救援安庆的太平军,加上城南的长江由湘军水师负责巡逻,断绝太平军对安庆的粮米支持。

曾九帅的这一招围城之计确实精妙,城中长毛势必成为瓮中之鳖!

身处皖北的陈玉成对此心急如焚,他亲率大军进军集贤关,攻打安庆围军,天京城内太平军又组织力量救援安庆。陈玉成人马迫近安庆之时,一面派兵进入城内帮助守城,一面在安庆城北菱湖筑垒18座,亲率所部猛攻曾国荃军的外壕。

在陈玉成两面夹攻之下,曾国荃的内外两道战壕承受巨大压力,而救援安庆的李续宜部此时被太平军牵制在湖北,很多湘军将领对曾国荃能否坚守表示怀疑,连胡林翼也一度失去信心。同时,湘军后方基地湖北武昌、曾国藩的驻地皖南祁门也多次为太平军所围困,军情危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难,越能突显战略定力。曾国荃及其兄长曾国藩始终坚持围攻安庆,“坚守静待之法”。曾国荃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安庆围壕,对太平军进行了顽强的抵御。

1861年5月,陈玉成再次率军进攻,曾国荃坚守围壕,陈玉成无法突破,只好绕走桐城。不仅如此,曾国荃还会同援军鲍超、成大吉攻破赤岗岭的太平军4座营垒,歼灭太平军3000余精兵;又攻破菱湖两岸的太平军18座营垒,8000余太平军阵亡。

安庆之战

陈玉成人马虽众,但精锐并不多,受此重创,战斗力大大降低,安庆决战的主动权转向湘军一边。陈玉成不甘心安庆沦陷,是年8月,陈玉成部合援军共4、5万人,分兵10路,再次向安庆围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曾国荃派湘军水师封锁江路,对孤城安庆“坚壁清野”,陈玉成无法将粮食运进城内,城内太平军粮尽援绝,士兵饥饿,甚至举不动刀枪,败局已定!正当此时,安庆城内太平军副将、安徽桐城人“弼天豫”程学主动投诚湘军,并献上地道攻城妙计。

曾国荃得程学启之力,加紧在安庆城下开挖地道,于9月5日终于攻陷安庆。程学启亲率所部攻入城中,叶芸来及麾下一万六千多名太平军将士战死。

曾国荃拿下安庆,实现了曾国藩剿灭太平军大计划的最关键一步,曾国荃本人也因此役而由道员赏加布政使衔。

曾国荃以区区一万多兵力而抵御陈玉成多番猛攻,坚持围死安庆方略,被胡林翼赞为“劳苦可念,其坚忍尤为可敬”。

安庆收复不久,曾国藩也将湘军大营搬到此处,在此规划攻取金陵大计。

标签: 安庆之战

更多文章

  • 清末重要将领彭玉麟曾三次请诛曾国荃的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彭玉麟和曾国荃

    彭玉麟和曾国荃,一个是曾国藩的故交知己,一个是曾国藩的至亲胞弟,两人又分别作为湘军水师和湘军陆师的重要将领,按理说应该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以刚直著称的彭玉麟曾经三次要求诛杀曾国藩其弟曾国荃,给曾国藩团结安定内部带来无尽的烦恼。彭玉麟与曾国荃的交恶,始于曾国荃攻陷安庆以后。那时

  • 爱新觉罗胤礽是什么人 胤礽福晋究竟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帝爱新觉玄烨的第七个儿子,仁孝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胤礽从小无母,康熙帝对其甚为宠爱,可以说胤礽从出生就注定会被册封为皇太子。在很多的电视剧作品中,爱新觉罗胤礽总是以懦弱无能的形象出现。其实,在历史上,胤礽却不是这样的形象。很多电视剧作品中的胤礽都是被曲解了的。虽然因为在皇

  • 看清朝灭亡后 爱新觉罗家族是如何“软着陆”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爱新觉罗

    只要我们不带偏见,就能发现:如果没有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决策层的明断和远见,清王朝就不可能从咸丰年那样深度的内忧外患中恢复过来,就不可能驾驭那些文武全才、个个堪为人杰的曾、左、李等能臣,就不可能有“同光中兴”,就不可能在甲午战争后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中继续挺过17年的艰难岁月。爱新觉罗家是幸运的,当自家

  • 愿为贤王的爱新觉罗·福全,为何被康熙皇帝削了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福全

    康熙皇帝和他的二哥福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可以说是“兄友弟恭”的典范,福全非常尊敬这位皇上弟弟,一心当个贤王,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个贤王,可是,有一件事却康熙皇帝对他的二哥大动肝火,福全作为臣子,只能含泪接受,这件事就是乌兰布通战役。乌兰布通战役是第一次征讨葛尔丹的重要战役,由康熙皇帝统筹安排,裕

  • 这位大臣随着爱新觉罗家族走南闯北,孙女还成了康熙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索尼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也有不少名臣,不少为清朝,为历史,为中华做出努力的大臣。比如,索尼。索尼是一个了不起大臣。他出生于1601年,出身名门,是满洲正黄旗人。他的家族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就全族来朝归顺,成了清朝一份子。索尼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他通晓满文及蒙、汉文,会文会武,可谓是文武双全。后

  • 爱新觉罗·弘晳:被康熙遗命封亲王,却被乾隆幽禁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弘晳,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弘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曾有这样一段,康熙晚年在雍亲王府邸遇到皇孙弘历,一见如故,于是便将其接到宫中抚养,此事也多次被后来登上帝位的乾隆提起,以此来证明自己深受祖父康熙的喜爱。然而,康熙最喜爱的皇孙却并非弘历(乾隆),而是

  • 爱新觉罗·胤礻我:出身仅次于胤礽,受打压反而最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胤礻我 ,清朝

    康熙帝一生有皇子35人,其中活到成年的有24人,虽说都贵为天子之后,但由于他们的生母出身各不相同,因此他们除了长幼之分外,还受生母的影响,有尊卑之分。那么除了孝诚仁皇后所生的太子胤礽外,谁的出身最为尊贵呢?首先,还是有必要看看胤礽之所以尊贵的原因。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是康熙帝的原配,论出身她是四大辅

  • 爱新觉罗·胤祹:康熙最长寿的儿子,不争不抢78岁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胤祹,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祹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家都知道康熙末年,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为了争斗皇位斗得天翻地覆,很多皇子、外戚、大臣都参与其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但是有一个皇子,手握实权却从来不参与帝位争夺,因此最终得以善终,并深受乾隆帝尊重,一口气活到

  • 《热血同行》爱新觉罗语初是谁演的?扮演者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热血同行》

    电视剧《热血同行》胡冰卿扮演爱新觉罗语初,她是一位出身皇室的天之骄女,也是崇利明的红颜知己,她虽然出身高贵,却有着男孩子的性格,脾气很暴躁,性格像冰山一样,在加入“艳势番”后,才渐渐变得温柔起来。经历三次改名、撤档之后,今日,由梁振华担任总制片人,刘一志执导,苏蓬担纲总编剧,黄子韬领衔主演,易烊千玺

  • 《热血同行》爱新觉罗语初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热血同行》

    爱新觉罗语初是《热血同行》中的女主角,由胡冰卿饰演。语初出生于皇室贵族,但她没有一点大小姐脾气,性格更像男生。后来崇利明喜欢上了语初,她也顺势加入了艳势番,两人算是成了同事。语初刚开始行事比较冲动,脾气火爆,后来慢慢变得成熟起来。不少观众好奇,历史上真有爱新觉罗语初这个人吗?她的历史原型到底是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