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与宰予是什么关系 孔子如何评价宰予

孔子与宰予是什么关系 孔子如何评价宰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9 更新时间:2023/12/16 1:21:17

众所周知,宰予孔子的学生,而他和孔子的关系也是所有孔门学子之中比较奇特的,为什么说奇特呢?这里小编就跟大家讲讲孔子和宰予之间的种种趣事。纵观孔子的一生,很少有对自己的学生破口大骂的,而宰予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当年宰予大白天的睡觉,被孔子知道了就说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其实放到现在是很正的一件事情,睡午觉嘛,虽然显得有点懒惰,不够勤奋,但又不是什么丧心病忙的事情,怎么就招来了孔子这样的痛骂呢?事实上宰予也不是一个非常差劲的学生,相反在孔子的那么多学生中,宰予还是一个优等生,孔子自己在列举得意门生的时候就提到过宰予。可见宰予绝不是那种没有能力还懒惰成性的人。

宰予还是一个非常喜欢顶撞老师的学生,他也是唯一一个敢对于孔子的仁义礼乐的制度提出异议的,他曾经建议孔子将三年的守丧期改成一年,因此被孔子认为是不仁义的。而且宰予能言善辩,比起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子路的忠厚勇武,子贡的活泼善良,或许这一点让孔子不太喜欢,孔子就曾经听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可见孔子却是不太喜欢这种能说会道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虽然宰予是孔子手下的高材生,但是对于孔子之道似乎并不是特别认同,经常否定孔子的一些观念,不理解孔子的仁义之道,这才是最让孔子生气的一点。

孔子对学生宰予的评价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人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他的学生也是备受重视,其中有不少都受到了历朝历代皇帝的追封,宰予就是孔子诸多学生之中比较出名的一个,那么孔子对于宰予有着什么样的评价呢?

其实仔细看一看诸多古书,会发现孔子对于宰予的评价并不高,诚然孔子曾经亲口承认过孔子自己的诸多门生之中宰予是比较出色的一个,众多学生里面宰予的口才是拔尖的,但是这不影响孔子对于宰予其他的评价。宰予是众多学生之中为数不多被孔子痛斥的,有一次他大白天的睡觉,就被孔子大骂,说成了“朽木”“烂墙”,这样的评价在一忠厚仁义的孔子口中可很少听到。

而且孔子曾经觉得宰予不仁义,当时宰予觉得君子守丧一年足以,三年之丧只会导致礼崩乐坏,所以向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是孔子最后没有被他说服,反而是觉得他“不仁”。孔子觉得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也接受了父母三年的疼爱,那么在父母去世的时候为之守丧三年也是很应该的,所以觉得宰予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仁爱的。其实这次宰予是很老实的和孔子探讨,但是却被孔子评价为“不仁”。

孔子还曾经觉得宰予言行不一,他曾经这么说:“我以前都是以言取人的,听一个人怎么说就信了,但是遇到宰予之后我就改了。”话里的意思就是孔子觉得宰予言行不一致,称不上君子。综合这么多史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宰予的评价并不好,尤其是宰予对于仁义之道上的见解更是和孔子有着不小的差异。

宰予是怎样的人

宰予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儒家学者,他是孔子有名的弟子之一,是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几个学生之一,宰予能言善辩,曾经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虽然是孔子的弟子,但是他的思想也并不是完全和孔子相同,相反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

宰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而且他有着自己的思想,对于各种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是孔子所有学生之中唯一一个对于孔子的学说提出意见的,他曾经认为孔子尊崇的三年之丧的制度并不可取,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其实可以改成一年的,但是因此遭到了孔老夫子的严厉指责,认为他一点都没有孝心,一点都“不仁”。但是其实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宰予的灵活,能够不拘泥于老师的教导,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宰予不只是一个思想活跃,善于提问的人,他还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就连孔夫子都承认自己的学生之中口才最好的就是宰予和子贡。从上的那次对于三年之丧的辩论中就可以看出来,宰予能够根据孔子自己的礼乐观点来反驳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守丧三年,礼乐制度都要忘记了,用这样婉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宰予的语言水平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纵观宰予的一生,虽然经常会因为自己提的一些问题,受到孔子的责骂,但是最后孔子依旧挺喜欢他的,可见宰予肯定也是一个基本能够贯彻孔子的儒家仁道的人。

更多文章

  • 颛孙师究竟是不是七十二贤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颛孙师

    颛孙师是哪国人作为孔子弟子,颛孙师名列七十二贤之列。那么究竟颛孙师是哪国人呢?颛孙师自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开始出现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在那个时期社会经济急剧变化,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并且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古老的中华文明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那个时期,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

  •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宋文公容貌复原图形象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文公

    宋文公,子姓,名鲍(或鲍革),宋文公的儿子,宋昭公的弟弟,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代国君。在他还不是国君的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鲍公子,或称鲍革公子。他的为人还是挺不错的,在宋国人的眼里至少是一名贤君。在他还是公子鲍的时候,他曾在宋国闹饥荒的时候把自己的粮食贡献出来。对待有才华的人没有是不加侍奉的,对待百姓更

  • 历史上的宋文公私通确有其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文公

    宋文公,宋国的第二十三任君主,本名为子鲍,又名为公子鲍,是宋昭公的庶弟。宋文公是属于春秋时代的人物,在春秋年间,他的祖父宋襄公就是春秋五霸之一。宋文公原是宋成公的庶子,按照常理来讲,宋国国君的位子他是不可能坐上去的,也没有理由坐在皇位上。他能坐上这个皇位最大的原因是他由于长得好看被自己的祖母看上了,

  • 揭秘宋文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文公

    揭秘宋文公是怎么死的宋文公是宋昭公的庶弟,宋文公在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人们唤他为公子鲍。如果按照皇位世袭制来继承皇位的话,显然公子鲍是没有理由做国君的。但是却由于他俊美的长相,历史就照着非正常的状态发展下去最后让原本没有机会做国君的公子鲍当上了宋国的国君。就因为公子鲍有俊美的外貌所以就成

  • 言偃使得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在南方广泛传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言偃

    言偃生于公元前506年,卒于公元前443年,字子游,是春秋时期吴地常熟人,也就是今天的常熟虞山镇人,是孔子的学生,位列孔子学生中的七十二贤,是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将自己在孔子处学得的思想积极的在自己的家乡推广,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正是因为言偃积极的推行孔子的学说

  • 孔子学生“南方夫子”言偃死后还进入了孔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方夫子”言偃死后还进入了孔庙

    言偃生于公元前506年,卒于公元前443年,字子游,是春秋时期吴地常熟人,也就是今天的常熟虞山镇人,是孔子的学生,位列孔子学生中的七十二贤,是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将自己在孔子处学得的思想积极的在自己的家乡推广,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言偃墓地正是因为言偃积极的推行孔

  • 宋昭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昭公,宋国

    宋昭公,子姓,宋氏,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在位共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御杀宋成公太子与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君,史称宋后废公。后宋国人杀宋后废公,立宋成公少子杵臼为君,是为宋昭公。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庶弟公子

  • 宋昭公:春秋时期宋国国君,最后被庶弟与嫡祖母所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昭公,宋国

    宋昭公,子姓,宋氏,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在位共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御杀宋成公太子与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君,史称宋后废公。后宋国人杀宋后废公,立宋成公少子杵臼为君,是为宋昭公。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庶弟公子

  • 为了保护宋国百姓的安居乐业,宋昭公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昭公,春秋

    宋昭公,子姓,宋氏,名杵臼,宋成公之子。内乱与侵略、控制与纠缠乃至更多让宋国衰败的迹象,随时出现在宋昭公成长的道路上。宋襄公当年的宏图伟业,已经成为宋国公室贵族们的黄粱美梦。只有在没有敌国入侵之时,他们才会意识到,宋国历代国君努力打造的“大宋王国”实则危机四伏。那么,为了保护宋国王室的安定祥和,为了

  • 孔子弟子原宪住一间破茅草屋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弟子原宪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所为“原宪甘贫”是在夸赞他安贫乐道。他在孔子死后就在鲁国的一个小巷子里盖了一间破茅草屋住了下来,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原宪甘贫的这一点与一个人很像,就是颜回。颜回也是孔子的弟子,和原宪都是七十二贤之一,不过是之首,所以就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论语》里孔子赞扬颜回的文字很多,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