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赵氏孤儿案韩厥是个怎样的人?韩厥简介

历史上赵氏孤儿案韩厥是个怎样的人?韩厥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45 更新时间:2023/12/7 6:12:21

历史上的赵氏孤儿韩厥是谁?韩厥守宫是什么意思,韩厥怎么死的,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谥号献。即韩献子,韩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始为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优秀而又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在《赵氏孤儿案》中,下宫之难,赵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赵武尚年幼,韩厥更是对赵武关怀备至,呵护有加。那么韩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韩厥,姬姓、韩氏、讳厥、谥号献,史称韩献子。韩子舆的儿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氏第五任的领袖。

韩厥早年丧父,由赵盾抚养长大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前597年,参加邲之战。前589年,参加鞍之战。前583年,帮助赵武使赵氏复兴。前575年,参加鄢陵之战。前573年,韩厥继栾书为正卿。7年后,前566年,因年老让正卿位于智罃。韩献子死后,儿子韩宣子韩起继位。

韩厥的命运是不错的,有傲骨但无傲气,非常正直的大夫。晋悼公继位的当年,就废黜权臣栾书,提拔韩厥为正卿,韩厥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韩厥曾在下宫之难后,力保赵孤。

在前573年11月,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韩厥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了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他日执晋政者,必此人也!”韩氏家族也因为韩厥的这次飞跃而再度升华。

前566年,韩厥告老,辞官回家。悼公任命韩厥的小儿子韩起为卿,佐上军,命其长子韩无忌为首席公族大夫。

据《国语·晋语》记载,晋灵公时期,赵盾推荐韩厥任司马之职,执掌军中刑律。秦晋河曲之役,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他的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厥当即将驾车的人逮捕,依法处以死刑。别人都为韩厥担心,对他这样不徇私情、不畏强权的做法感到不理解,以为这样只会触怒元帅,对自己不利。反而是赵盾庆幸自己推荐了一位十分称职的官员,还向其他将领夸耀自己的荐举之功。

韩厥担任司马一职的时间很长,一直以执法无私著称。齐晋鞍之战时,郄克为中军元帅。韩厥在军中即将桉律斩人,郄克知道后即刻驱车赶去,想说情救下。等他赶到,为时已晚,死刑执行完毕。郄克不但不能怪罪韩厥,还下令把尸体示众。于此可见,郸厥的执法是无可指责的,即便是他的上司也暗自折服。以后韩厥任新中军主将,兼仆大夫;又为下军主将。晋厉公八年(前573年),任中军元帅,执掌晋国国政。韩厥的政治主张,是素朴的民本思想。在晋景公谋划迁都时,韩厥献策,主要就是从人民生活方面考虑。许多人建议,从故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迁到郇(今运城解池西北)、瑕(今解池南)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盛产食盐,“国利君乐”。韩厥认为,郇,瑕之地“土薄水浅”,地下水位高,太潮湿,容易生风湿病,引起人民愁怨,应该迁到新田(今山西侯马),那里“土厚水深”,利于居住,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服从政令,是十世之利。

后来晋国迁都干新田,即是采纳了韩厥的建议。在战争的战略问题上,韩厥也是这种人民本位的思想。晋厉公五年(前576年),楚国侵伐郑、卫两国,当时晋国执政栾书打算出兵伐楚,韩厥不同意。他认为,楚国要是经常驱使人民从事侵略战争,人民必然会反对。失去人民的支持,怎么能进行战争?所以,应该先让楚军横行一时,等待它失尽民心,那时就不堪一击了。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后来成为新兴贵族争夺诸侯公室政治权力的有力思想武器。韩厥从政期间,诸侯争霸是时代的典型特征,他自己的活动都从属于晋国称霸的目标。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期,晋国内部各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和斗争已很激烈。

而韩厥在这种内部斗争中,一直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栾氏、邯氏协助景公攻灭赵氏。韩厥虽然与赵氏渊源甚深,但没有起兵发难,只是事后在保全赵氏后裔上起了作用。晋厉公七年(前574年),栾书与荀偃迫于情势,骤起发难,杀胥童,废厉公。他们曾请韩厥参与其事,韩厥断然拒绝。这两次大家族之间的斗争都与国君有牵连,所以韩厥说:“弑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实际上是不愿意参与家族之间的争权夺利。正是由于他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韩氏家族得以保全壮大,成为后来“政在私门”时的六卿之一,三家分晋后的韩氏诸侯。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其子韩起(韩宣子)继位为卿。此后韩氏在晋国的显赫地位始终没有衰落。

更多文章

  • 晋定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定公,晋国

    晋定公,姬姓,名午,晋顷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在位共37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定公刚即位,荀寅便有意趁此时机消灭赵氏。晋定公十二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是太原第一座古城。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赵鞅囚禁同

  • 春秋初年晋国第十一任国君:晋文侯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文侯,春秋

    晋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80年-公元前746年在位。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晋文侯的叔父晋殇叔篡夺君位,晋文侯逃到其他诸侯国避难。公元前781年,晋文侯以武力夺回君位。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

  • 王诩有着怎样的战术理论?对中国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诩,鬼谷子

    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绝不为过!鬼谷子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还胸怀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为了终结战国数百年乱局,不再战火连绵,拯救天下苍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 王诩: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创始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诩,鬼谷子

    鬼谷子名王诩,又名刘务滋、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一说汉水之滨关内云阳(陕西石泉县)人。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

  • “纵横家”的开山祖师鬼谷子王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鬼谷子,纵横家

    鬼谷子是兵家著名的代表人,他处在春秋战国时期,丰功伟绩数不胜数。鬼谷子出生在战乱的世代,从小到大经历过也看到过战争的悲剧和残酷性,所以他从小就立志一定要平息战争,要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政治风貌。鬼谷子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各国开始崭露头角,不过有很多人不服气甚至嫉妒他的才能,觉得他的存在威胁到了自己的

  • 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友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伍子胥,申包胥

    伍子胥和申包胥,两个曾经是至交好友,后来因为灭楚护楚的问题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成为死敌。就个人成就和后世知名度来说,伍子胥和申包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伍子胥出生贵族,很早就已经出名了,后来到了吴国之后,更是闻名于春秋各国。反观申包胥,连生卒年都没有人知道,后世唯一知道就是他在秦国驿馆大哭七天

  • 解密哭秦庭:楚臣申包胥凭什么可以空手借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申包胥,阖闾,伍子胥,

    申包胥是伍子胥以前的朋友。当年,伍子胥逃跑的时候,遇到申包胥,申包胥没有出卖他,放了他一马。伍子胥说,我这一去,必能颠覆楚国,申包胥说,你若颠覆楚国,我必能保存楚国。现在,伍子胥引着吴国大军占领了楚国。完成了当年的心愿。楚昭王逃跑到随国去了,楚国群龙无首,乱的一团糟。申包胥躲在一个深山之中避难,与楚

  • 吴楚之战的结局:楚国的申包胥哭求秦国终于复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楚之战,申包胥,伍子胥

    无论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代,楚国无疑都是一个大国。方圆千里,带甲百万,加之地处南方。除了后期崛起的秦国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抗衡。即便后期王翦灭楚,尚且需要六十万的兵力。以王翦在历代名将中的排名来看,楚国的确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国,却也曾被一个小国——吴国带来一次灭

  • 夫概有哪些经历?他为何死于山洪爆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夫概

    1975年8月,河南泌阳沙河店镇境内爆发了一场世界闻名的大洪水,上游板桥水库跨坝,夫概之墓旁边的后庄村四面都被洪水围困住了,全村人都逃到了这座古墓之上,最后全部幸免于难。死了将近2500年的夫概又一次展现了他的“神迹”,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夫概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他的父亲是吴王诸樊,哥哥是吴王阖闾

  • 寿梦:春秋时期吴国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寿梦,春秋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寿梦(一名乘 ),字熟姑,亦称攻卢王、吴兴王,吴侯仲雍十九世孙 ,吴侯去齐之子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公元前586年,吴侯去齐去世,寿梦继位。寿梦在位期间,奠定吴国的强盛基础,始称吴王。 公元前561年,寿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