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五虎上将中为何只有关羽谥号为“缪”?

揭秘五虎上将中为何只有关羽谥号为“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2/20 14:39:53

中华5000年文明,基本上讲究盖棺定论,对死去的文臣武将,帝王都会有谥号,这个谥号就是对这个人一生功绩的评价。而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唯独后世被称为武圣的关羽,谥号称为“缪”,这到底怎么回事?背后有何隐情?

网络配图

刘禅给五虎上将上谥号”

在蜀汉景耀三年,刘禅对其父亲时期的开国五上将追赐谥号,也是要对开国功臣的功绩盖棺定论,以为后人传颂!五虎上将的谥号分别是,张飞,追赐桓侯,马超,追赐威侯,黄忠,追赐刚侯,赵云,追赐顺平侯。而对五虎上将之首,自己二叔的关羽追赐的却是“壮缪侯”。

“这是在骂关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谥号因为字不同,里面的褒贬之意千差万别,这就产生褒贬之分。而张飞桓是个很好的字,辟土服远日桓,这也是肯定张飞为蜀汉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肯定。

网络配图

而马超是威,这个字也是很好的,表明马超威服羌氐之大功。而黄忠是刚,表明刚毅,勇猛,不屈,也是对黄忠的夸奖。而赵云顺平,是对其忠臣不二,平定四方的肯定。而唯独关羽是“缪”,这个词在古代那是绝对的贬义啊,古代“缪”同“谬”,意思是“武功不成,武功不遂,名不符实”的意思,就是说,威震华夏的关羽名不符实,是很大的蔑视和贬责!

“难以回避的恨”

为什么刘禅会给关羽上这么个贬义的谥号,主要是对关羽的怨恨,蜀汉在占领汉中后,本来迎来最强,最好的局面,四分天下有其二,可以说最具备统一天下的能力!

网络配图

但是,滑铁卢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以及接着,刘备为报仇而发动的夷陵之战大败而归,不仅消耗了蜀汉大量的有生力量,而且使得刘备病死白帝城,从此蜀汉只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不能不说,刘禅对这位叔叔,空有威震华夏威名,却大意失荆州的怨恨!

有趣的是,后世关羽被极力的追捧奉为武圣,因此,这个不光彩的谥号,在宋朝被拿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武”“安”等好的谥号!因此,后世也没多少人知道,关羽“壮缪”侯谥号了!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关羽痛失荆州 刘为何没有鼎力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痛失荆州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它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战略规划未能实现,“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蜀国因此一蹶不振。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问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大多数人认为是来不及救。然而到了近代,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

  • 三国战将高顺:关羽夏侯惇等人均是其手下败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战将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据历史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从不喜爱饮酒,他所统率的部队也是非常精锐,有一个称号叫做“陷阵营”。还曾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在曹操击打败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高顺曾跟随着吕布四处打仗,带领了将近七百余人,但是号称有千人,可见将士多么的勇猛。他

  • 三国关羽名不副实?大多美德都是虚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

    历稽二十四史载籍,中华名将如雨如云。然则唯能被后世尊为帝,敬为神,其庙其像遍于域中,远及海外,至今血食犹盛者,独关羽而已!但凡盛名之下,大约其实难副。与其说关羽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还不如说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类道德形象的完美寄托。许多史学家都注意到,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事实上存在着相

  • 刘备为提防关羽做哪些安排:关羽非荆州一把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关羽

    终其一生,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事事皆为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考虑,但到头来,却落得身死麦城的悲惨结局。忠诚无错,但在枭雄并起的年代,忠诚最终会沦为权力的附庸。不懂权谋的关羽,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网络配图关于关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刘备为了权力有意除去关羽,因而在关羽危难之时不去救援;有

  • 解密三国:诸葛亮为何会亲近张飞而疏远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马超投蜀以后,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功勋,获得殊荣,关羽不服气,要离开荆州到西川来同马超较一高低,诸葛亮连忙给他写信安抚,一

  • 揭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等等,据说这些贬低关羽的网友都是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

  •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关羽关二爷人称“武圣”,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常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穿流在千军万马中,右手一柄青龙偃月刀,左手一根缰绳策赤兔马斩颜良,杀文丑,温酒斩华雄,好不痛快!但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关羽的偃月刀根本就是罗贯中跟大家开的一个玩笑,这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根据北宋官修军事典籍

  • 孙权手下有一武将 竟吓的关羽不敢过河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甘宁

    三国之中,竟有人放话活捉关羽,这也就算了,毕竟大话谁不会说呢?可当关羽遇上,这个说大话的人时,非但不教训他,竟还被他吓的不敢过河作战!网络配图这人是谁呢?这人就是东吴大帝孙权手下的大将甘宁。甘宁原本是江贼的匪首,他和他的手下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甘宁这帮人谙熟水战,在江面来去如风,

  • 是谁谋杀了关羽:一段隐藏了千年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谁谋杀了关羽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了,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

  • 揭秘三国关羽失荆州究竟是谁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

    关羽失荆州,是因为大意所致。其实荆州之失,责任不全在关羽,更不是大意而失,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七大因素。一是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战略时,曾提出以益州为根据地,荆州为前哨,外结孙权,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则由荆州出兵,夺取中原。荆州归属关乎刘备集团霸业的成败,所以自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