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对该制度不屑一顾 为何他的儿子还要使用呢

曹操对该制度不屑一顾 为何他的儿子还要使用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2/4 21:36:37

还不知道: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汉代,朝廷从下层提拔人才才出任官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宫位的人比较少见。而察举则是更为重要的选拔途径。察举科目有很多,例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等,察举的方式,就是州郡的长官,按照州郡人口规模,根据每科不同的要求,每年推荐数名到数十名人才(人口少的地方则数年推荐一个)。朝廷考察过这些“孝廉”、“茂才”等人才后,再根据能力给予合适的官职。

汉献帝时由于连年战乱,朝廷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统治力。连皇帝都颠沛流离,终日逃亡,更别说大臣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察举和征辟都玩不转了。曹操在建立自己势力的时候,广纳人才,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宫僚班子。这套班子可谓是龙蛇混杂,什么路子的人都有:有像荀彧这样的大族名士,也有像曹仁夏侯惇等曹操的亲戚有像于禁这样从军队下层提拔上来的军官,也有不少像张郃徐晃这种来自敌营的“叛将”。这样的班子,在战乱年代,自然是没问题的。反正谁来都不拒绝,谁来我都接受。但是,到了曹丕这一代,就不能再用曹操那一套了。天下大势趋向安定,社会的流动性不如曹操时代那么大,就需要建立一套常态化的官员选拔制度

,保证有志之士都能做官。就在这种情况下陈群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九品中正制被正式提出。九品官人法规定,政府在每个州郡设置中正官,地区人才需要中正官员品评。各地人才被中正官按照九个级别,从九品“下下”,到“上上”。中正给人才定出的“品级”,被称作“乡品”。一个(获何等乡品,将决定他日后在官场的起点和终点。例如,某甲获得一品,那么他的起家官取一般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中级官员,在职位好好干,不犯错,功绩日累,他就很有机会晋升为高级官员。如某获得五品乡品,他就只能从芝麻官做起,做一辈子最多也只能到个没什么油水的部门,做一个打酱油的中层官员。

九品宫人法弥补了随着汉朝一起消亡的察举、征辟制度,在曹丕手或者想在曹丕手下打工的人从九品官人法看到了当官的希望。曹丕在任命中正官的时候也非常谨慎,一般都选取中央近臣出任。因此九品官人法既满足了普通人做官的欲望,也适应了曹丕控制朝野力量的需要。在曹丕九品中正制刚开始推行时候,这项政策的确算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好政策。

但是,九品官人法存在着很严重的不足。首先,汉代存在的问题,到了曹魏集同样存在。其次,中正虽然由中央官员出任,但是在品评的时候容易受到地方大族的影响。一个地区几十万人,那些出身贫寒但是身怀才学的人,被中正官关注的难度很大。哪怕中正官人品高洁,不偏私不偏担,他也很难顾及这么多人。再加上中正官本身又是中央官员平时要处理的政务不少,他们能接触的“人才”,大多是名门子弟。时间久了,大族就容易掌控官员选拔,也就更容易控制哪怕曹丕能看出这个制度的弊端,他也只能接受这个方案。因为世族是他在登上帝位的过程中给予他最大帮助的集团。如果没有了他们的支持,曹家根本不可能统治自己的帝国。

曹丕信赖曹姓、夏侯姓们的支持,可以依靠征战四方过程中收降的一大批武将的支持,尽可能地压制世族的力量。但是曹丕无法这样做,曹彰曹植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敢重用自己的兄弟们。他自己的气场不如老爹曹操强,压不住军头们,对他来说,武将元老是防备而非依靠的对象。曹丕能够依靠的,就只有少数几个曹操的养子(如曹真、曹休),以及夏侯家的后继者们。但是,这样的力量,和庞大的世族势力相比,还是有点不够。无奈之下曹丕接受九品官人法

,委屈地向世族力量妥协。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他们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 为什么曹操只杀杨修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司马懿

    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段时间,随着影视剧《军师联盟》的热映,让许多之前并不怎么关注历史的人,也因为吴秀波认识了司马懿。在剧中有一段异常经常的片段,是发生在司马懿和杨修身上,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大赛

  • 他只要不愿意死曹操就不会杀他 为什么还要一心赴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

    还不知道:陈宫为什么要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早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他的名字叫陈宫。大家对此人的印象应该是很深刻的,因为在三国小说里面,他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尽管他死地很早。陈宫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当他抓到曹操的时候,被他的大义所折服,于

  • 古代人不能随便剪头发 为什么曹操还要割断头发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断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战乱是很经常的事情,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在康乾盛世时期也曾经发生过一百多次的动乱,当然这些动乱没有真的波及到全国,不在事发之地的百姓还可以安心生产,但是在大动乱时期,这些百姓想要安心生产,显然是不太可能

  • 他只是一个三国时期的一个小人物 但曹操却对他十分的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知道:曹操到底对魏种有多器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爱惜人才可谓众人皆知,他如何对待关羽便是例证。但在三国中,曾经有一个小人物也得曹操十二分的器重,甚至曹操还不计前嫌地原谅此人的背叛。这个小人物甚至在他叛变曹操后也没有改变曹操对他的看法——他叫魏种。

  • 曹操和袁绍在打官渡之战时 其他诸侯到底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袁绍

    官渡之战时其它诸侯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前期,刘邦去世后,皇宫内部纷争不断,在最紧要时候,董卓的出现可以说是暂停了内部斗争,但是董卓是个粗人,太过野蛮,得罪了吕布,在董卓凉了以后,烽烟四起,各地诸侯都在疯狂的积攒自己的实力,其中

  • 三国曹操生性多疑,其实曹操不是最多疑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曹操生性多疑,其实曹操不是最多疑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曹操和刘备其实很像,不仅是在【才略】方面,而且是在【不疑】方面,如曹操任用【曾经背叛过他的魏种为河内太守,托付河北之事】,对【报恩离去的关羽也是任其离去】,在官渡焚烧【官员与袁绍私交的书信】(许多人认为曹操焚烧是

  • 曹操和刘备之后孙权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没有统一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东吴

    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为何没有统一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3年,刘备曹操先后病逝,作为三国三大掌门人之一的孙权却又活了近三十年。那么在三十年间,孙权为何没能一统三国呢当时的东吴既没有内部权力之争,也没有外患,为何孙权却不借此机会攻打蜀国或者

  • 刘晔:曹操后悔不用的顶级军师,最后却因猜忌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晔,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魏蜀吴三国里,以曹操的实力最为强大,其坐拥大汉朝三分之二的地盘,兵多将广,堪称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也不为过。武将里,除了八虎骑等曹氏夏侯氏宗亲之外,还有五子良将等外姓优秀将领。谋士更不用说了,英年早逝戏志才,郭嘉,早期的荀彧,荀攸,程昱

  • 曹操得到赤兔马之后 为何会送给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赤兔马

    曹操为何会将赤兔马送给关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三国时期有句话叫做‘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在当时是公认的第一武将,而赤兔马也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宝马,后来曹操得到赤兔马之后自己舍不得骑,也没送给夏侯惇、曹仁、许褚、张辽、徐晃等猛将,偏偏

  • 曹操诞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三国

    【历史上的今天】155年7月18日曹操诞辰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距今已1864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自幼机警,有胆识。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