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01 更新时间:2024/2/27 21:18:51

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哭一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当时打下了一番天下,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刘备和他比起来不知道差多少,刘备麾下的人马都是靠他哭出来的,而曹操麾下的都是人家主动投奔而来。

刘备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生怕别人不知道,然后抛出匡扶汉室的志向,类似于现在的一些老板,给员工画大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忽悠进公司再说。曹操的方式简单却很实际,根据能力给出优厚的待遇,只要才能过人,定会予以重用。曹操哭的次数不多,也不屑于用此等手段求贤,蒙恬自杀前说了两句话,为何能让曹操读一次哭一次呢?

人生如戏,重在演技,或许曹操的城府很深,有时候流泪是故作伤心,但他对蒙恬的那两句话,确实是感同身受,情不自禁落泪,绝不是假装。介绍这两句话之前,先了解一下蒙恬其人其事。秦朝虽然非常短暂,犹如昙花一些,秦始皇却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一方面因为他本人的确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另一方面则是他善于用人。

蒙恬的家族式很厉害的,祖孙三代都是秦超高级的将领。他的祖父蒙骜是秦昭王时期的功臣,他的父亲蒙武曾经大破楚军,斩杀了项燕,还降服了当时的楚王,彻底灭了楚国。蒙恬的贡献则更为显著。蒙恬在史册记载的成就就有三个,野史中有两个。我们先来看一下史册记载的成就。

第一是修长城,据说现在的宇航员能够在外太空清晰地看到中国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而长城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蒙恬。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匈奴。其实之前的诸国已经修了长城,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有国家合并成了一个国家,蒙恬就利用燕国、赵国、秦国等国的地形优势,重新规划设计,然后连接驻兵。长城在建立初期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对于来势凶猛的匈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

这第二就是修高速公路,秦始皇觉得修完长城之后呢,还应该修一些路来是自己建立的国家更丰富。他是这些规划的总策划师,而蒙恬就是总的工程师。这高速公路据史册记载就是秦直道,它的起点是甘泉宫,终点是九原郡,全长一千八百里。不过蒙恬干了几年后,秦始皇这个总策划人就去世了,而这项大工程就半途而废了。

第三是对抗匈奴,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看历史时会发现这个匈奴是一个很烦人的角色,几乎历朝历代都会受到它的困扰。基本上都是打也打不过,就算是打过了,也灭不掉,没过多长时间,它们又会回来继续骚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蒙恬去对付匈奴,这蒙恬不论是武力还是带领士兵的能力都是非常厉害的。蒙恬率领大军攻打匈奴,一直把他们打得狼狈不堪,之后匈奴一听到蒙恬就心惊胆战,再不敢来犯。

蒙恬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但他祖籍却在齐地,他爷爷蒙骜在齐国不被重用,听说秦国广招人才,立即举家迁到秦国,然后递上简历,不久后就通过应聘为朝为官。

蒙骜作战勇猛,晋升的速度很快,凭借出色的战功官至上卿。作为名将之后,蒙恬和弟弟蒙毅没有给祖先丢脸,都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将领。对于两兄弟的安排,秦始皇也有自己的打算,蒙毅在咸阳做官,蒙恬则被派到北方抵御匈奴,一内一外相得益彰,而且蒙恬还是公子扶苏的老师。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秦始皇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交给蒙恬,还把最具才华的儿子扶苏交给他培养,纵观当时文武大臣,受宠程度皆不能与蒙恬相比,包括丞相李斯。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性格耿直的蒙恬,曾建议秦始皇把宦官赵高杀掉,可惜秦始皇没有这么做。

从此以后,赵高表面上对蒙恬毕恭毕敬,内心却恨之入骨,只是不敢乱来。公元前210年,四十九岁的秦始皇驾崩,赵高竟然与李斯联合起来,篡改始皇遗诏,不仅把不学无术的胡亥扶上帝位,还下旨逼迫本应该继承皇位的扶苏和将军蒙恬自杀,因为担心他们二人带兵杀回咸阳。

蒙恬虽然耿直,但他并不傻,认为此事有蹊跷,劝扶苏别冲动,先回咸阳了解情况,到时候再自我了断也不迟。只可惜,扶苏直接抹脖子了,蒙恬心灰意冷,也追逐扶苏而去,并在临死前说道:“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第一句话,蒙恬阐述祖孙三人效忠秦国的事实;第二句话,是说自己手握三十万精兵,如果想要谋反,带兵杀回咸阳,几乎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这么做,是因为铭记祖训,宁可冤死也不谋反。历史上名将那么多,遗言必然也不少,为何曹操每次都蒙恬的这两句遗言,就达到“未尝不怆然流涕也”的地步呢?

原来,曹操的情况跟蒙恬有点像,他和祖父、父亲都是东汉的大臣,且高居要职,曹操本人始终以臣子自居,没有觊觎过皇位,世人却骂他为篡汉之奸臣,尤其是刘备,一直把曹操视作奸臣。曹操的眼泪,不仅是为蒙恬而流,更是为自己而流,或许是感觉自己太委屈。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唯才是举”,他是真的看不上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期属于历史上的大乱世之一,这一时期从赤壁之战后,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从此就进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征战。无论是魏蜀吴中哪一个诸侯国,他们的君主都想一统天下,不过魏蜀吴谁也没有一统天下,反而是司马懿的后人一统天下。曹魏

  • 她虽说是娼妓出身 但曹操却对她宠爱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对卞夫人宠爱有加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武宣皇后卞氏(160年1月-230年6月),琅邪开阳人,卞氏出身卑微,为了生活家里几代人都是娼优,卞氏年轻时容貌出色,端庄娴雅,25岁的曹操在老家谯地看到才色俱佳做歌舞妓的卞氏,于是就纳了20岁的卞

  • 曹操对该制度不屑一顾 为何他的儿子还要使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知道: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汉代,朝廷从下层提拔人才才出任官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宫位的人比较少见。而察举则是更为重要的选拔途径。察举科目有很多,例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等,察举的方式,就是州郡的长官,按照州郡人口

  • 他们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 为什么曹操只杀杨修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司马懿

    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段时间,随着影视剧《军师联盟》的热映,让许多之前并不怎么关注历史的人,也因为吴秀波认识了司马懿。在剧中有一段异常经常的片段,是发生在司马懿和杨修身上,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大赛

  • 他只要不愿意死曹操就不会杀他 为什么还要一心赴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

    还不知道:陈宫为什么要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早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他的名字叫陈宫。大家对此人的印象应该是很深刻的,因为在三国小说里面,他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尽管他死地很早。陈宫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当他抓到曹操的时候,被他的大义所折服,于

  • 古代人不能随便剪头发 为什么曹操还要割断头发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断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战乱是很经常的事情,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在康乾盛世时期也曾经发生过一百多次的动乱,当然这些动乱没有真的波及到全国,不在事发之地的百姓还可以安心生产,但是在大动乱时期,这些百姓想要安心生产,显然是不太可能

  • 他只是一个三国时期的一个小人物 但曹操却对他十分的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知道:曹操到底对魏种有多器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爱惜人才可谓众人皆知,他如何对待关羽便是例证。但在三国中,曾经有一个小人物也得曹操十二分的器重,甚至曹操还不计前嫌地原谅此人的背叛。这个小人物甚至在他叛变曹操后也没有改变曹操对他的看法——他叫魏种。

  • 曹操和袁绍在打官渡之战时 其他诸侯到底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袁绍

    官渡之战时其它诸侯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前期,刘邦去世后,皇宫内部纷争不断,在最紧要时候,董卓的出现可以说是暂停了内部斗争,但是董卓是个粗人,太过野蛮,得罪了吕布,在董卓凉了以后,烽烟四起,各地诸侯都在疯狂的积攒自己的实力,其中

  • 三国曹操生性多疑,其实曹操不是最多疑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曹操生性多疑,其实曹操不是最多疑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曹操和刘备其实很像,不仅是在【才略】方面,而且是在【不疑】方面,如曹操任用【曾经背叛过他的魏种为河内太守,托付河北之事】,对【报恩离去的关羽也是任其离去】,在官渡焚烧【官员与袁绍私交的书信】(许多人认为曹操焚烧是

  • 曹操和刘备之后孙权到底在干什么 为什么没有统一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东吴

    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为何没有统一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3年,刘备曹操先后病逝,作为三国三大掌门人之一的孙权却又活了近三十年。那么在三十年间,孙权为何没能一统三国呢当时的东吴既没有内部权力之争,也没有外患,为何孙权却不借此机会攻打蜀国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