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分析关羽投降曹操的真实原因

分析关羽投降曹操的真实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73 更新时间:2024/2/19 12:06:05

关羽,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更因为其对于刘备的忠诚,而被后世奉为神明,是忠诚和信义的历史代表人物。但是,在关羽的一生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他曾经短暂投降刘备的敌人曹操,成为其忠诚的一个疑点。

关羽难道不能像陈宫高顺沮授那样宁死不屈,至死不投降吗?关羽至少也可以像同时的张飞那样,突围到某个山区隐藏起来。可是他为什么选择投降曹操呢?

一、关羽投降曹操的三个借口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把关羽塑造成忠诚与信义的楷模,但是也无法回避其在下邳投降曹操这一史实。《三国演义》于是虚构了三点,来为关羽的投降寻找借口。三个借口是:

1、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只能暂时投降;

2、关羽与曹操说好只投降汉朝政府而不投降曹操;

3、关羽还与曹操约定: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就要离开曹操。

显然,这三点都是不能成立的借口。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建安五年正月曹操亲征刘备时,刘备的夫人是与刘备一起驻在豫州的小沛,而并不在徐州的下邳,并且在刘备兵败小沛时就已经被曹操俘获。因此,说关羽是为了保护驻在下邳城里的刘备夫人而投降曹操,不成立。相关史料如下: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其次,所谓降汉不降曹,也是错误的。当时曹操就是代表汉朝政府东征西讨,平定四方的,投降汉朝,其实就等同于投降曹操,这一点前人早已认识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刘备自称有汉天子密诏,其起兵反对曹操是代表汉朝,如果此时关羽表白是投降汉朝,则无疑是自己承认他们的起兵是反叛,是背叛汉朝的,所以此时才会被包围后投降汉朝。大概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原则性问题,出了大错。而实际上,所谓关羽降汉不降曹在史书中是没有记载的,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借口,而且还是错误的借口。

第三,所谓一得到刘备的消息就要离开曹操,也是子虚乌有的借口。这个问题,将是我们下面重点谈到的关羽投降曹操的核心问题。如果关羽说知道刘备消息后,就会离开曹操,则表明当时已经知道刘备没有死亡,而只是不知道逃奔何处了。那么,以关羽对刘备的忠诚,他在下邳完全可以选择不投降曹操。以关羽的战斗力,他至少可以突围而走。比如张飞,据说也是在小沛战败后突围而走,跑到徐州西面的乡下隐藏起来,打听刘备下落,等待时机。因此,关羽如果知道刘备在世,应当不会投降刘备的死敌曹操,并在曹操阵营等待回归刘备。至少有一点,关羽不能保证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曹操真的会放他回到刘备阵营继续与自己为敌。

因此,关羽投降曹操的三个借口,或者说理由,其实都是不成立的。而问题在于忠心的关羽为何会选择投降刘备的死敌曹操呢?这个问题大概还没有人知道。

二、关羽投降曹操真正的原因分析

关羽对于刘备的忠心,历史证明是天下无双的。当关羽在曹操手下,参加当时最关键的官渡之战时,得知了主公刘备就在对面的袁绍军中。于是,关羽不顾生死,义无反顾地决定离开曹操阵营,回归刘备。史书记载:

《三国志关羽传》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傅子》曰: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

显然,关羽的离开,先有“封其所赐,拜书告辞”之光明磊落,后有曹操下令:“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在这段史料之后不禁感叹道:“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可证关羽这番对于故主的忠心,连死敌曹操都被感动了。曹操冒着巨大的风险,放走关羽,成全了这一留名千古的忠义之举。要知道,关羽能在万军之中斩杀袁绍名将颜良,那么放走关羽之后,曹操的部将们心里能不担心吗?谁将成为下一个颜良呢?

因此,我们无需怀疑关羽对于刘备的忠诚,因为敢于冒死“拜书告辞”去投奔故主,又是现今曹操的敌人,不仅需要忠诚,还需要勇气,是比一般的忠诚更高的忠心。

问题回到开始,如此忠心的关羽,为何在下邳会投降曹操?罗贯中以及众多历史学家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能解答这个疑问。

个人以为合理的答案是,关羽在下邳得到前线败逃回来士兵报告:刘备在小沛战败已经全军覆没,光荣牺牲了。关羽考虑主公已经阵亡,自己已经成为无主之将,这才投降了曹操。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依据以下几点:

第一,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关羽对于刘备的忠诚是天下无双的,因此,只要说刘备还活在世上,关羽就不会投降敌人,而会走遍世界去寻找。因为以关羽的战斗力,从下邳突围而出应当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之所以关羽先选择投降曹操,很快就又立功后冒死离开曹操,只能是关羽得到了错误报告:主公刘备已战死沙场,他已经没有了效忠的主公,才会选择投降曹操。

第二,关羽当时负责镇守徐州州治下邳,而刘备带着夫人,可能还有张飞等人驻守豫州的小沛,两地距离较远。以当时的通信手段,关羽短时间内有可能得不到小沛交战的准确情报(比如得到了错误的消息,但是没有时间再派人去小沛核实),而曹操就已经杀到了城下。因此,由小沛部分败兵带回的刘备战死消息,很可能让关羽信以为真了。

这样的事情,三国时期曾多次发生。比如曹丕禅代汉朝后,就曾经传出汉献帝已死的消息,不仅此消息传到了刘备的益州,也传到了遥远的魏国的凉州,当地的曹魏官吏还给汉献帝开起了追悼会。即使如皇帝是否死亡这样重大的事项,都有可能传出错误的消息,而关羽在距离远而且时间紧的情况下,得到错误报告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刘备在小沛之战中,败得相当惨,传出刘备战死消息有可能。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曰:是时,公方有急于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根据《魏书》的记载,当时由于官渡之战即将开始,曹操面临袁绍十余万大军的进攻,刘备在小沛根本就没有想到曹操会亲自来进攻,因此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同时,曹操是对小沛发动了一次闪击作战,其速度相当快,在大败刘备,收复徐州,返回官渡时,袁绍主力竟然还没有开到黄河前线。

因此,刘备在小沛败于自己准备不足而曹操攻击神速。小沛之战的结果,是刘备在混战中仓皇逃走,妻子等被俘,还有大将夏侯博也被俘,大众都被曹军俘获。确实属于全军覆没。史书没有记载当时张飞是否也在小沛,不过根据以往刘备的经历,他一般是关张二人一人留守、一人跟随自己在前线。由此,张飞当时也应当在小沛,而且在混战中与刘备走失,自己突围南下去了豫州乡下隐藏。而刘备只身突围,方向与张飞却相反,是向北奔了青州。

由此可见,小沛之战对于刘备极凶险:不仅全军覆没,妻子、大将被俘,连最亲信的大将万人敌张飞都被冲散了不知去向。由此,刘备战死小沛的消息,很可能被逃散的少数败兵带到了下邳关羽那里,而关羽根据败兵描述的战场惨象,也暂时相信了这个后来证明错误的消息。

第四,是曹军在小沛速战速决,随后立即杀到了下邳城下,让关羽没有时间派人再去小沛核实主公下落。

当时的局势,很可能下邳城里的守军已经人心惶惶,关羽已经无法死守下邳了。我们知道,刘备手里的军队主力,其一是曹操给的镇守小沛的兵马,其二是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后得到的徐州驻军,再就是后来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但是这些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还是曹操的士兵,一旦局势危急,自然会反叛回归曹操,这是可以理解的。加之小沛惨败消息传来,下邳城里自然士气低落。

于是关羽需要马上决定是突围,还是投降,因为守是守不住了。

以关羽的战斗力,加之曹军刚到估计还没有形成包围,突围是不会有太多困难的。但是如果败兵带来的消息确实,刘备已经战死沙场,关羽突围出去后,就没有了效忠的目标。那么他不如归附于曹操。这样的事例不少,比如张辽就在吕布死后归附了曹操。

因此,本文观点认为:关羽之所以在下邳选择投降曹操,而不是突围后去寻找刘备,并不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造的三大借口,而是因为当时他得到的消息是刘备已经在小沛之战中阵亡了。关羽失去了效忠的目标,从而选择投降曹操。

而投降后不久,关羽就知道了刘备未死,因为曹军在打扫小沛战场时,应当没有发现刘备尸体,但是暂时还不知道刘备的具体下落,这才有了关羽与张辽的一番对话。随后,在白马、延津之战后,关羽确实得到了刘备在河北的消息,于是立即拜书辞行。

虽然没有那一本史书明确记载关羽为何会投降曹操,但是综合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关羽的投降,应当是源自于一个错误的战场消息:主公刘备战死了。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用薄酒待刘备,重金收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薄酒待刘备,重金收关羽

    一、曹操刻意用青梅解刘备之馋,以金银衬关羽之义《三国演义》中有两个很有趣的情节:第21回曹操以几颗青涩的梅子宴请堂堂皇叔刘备,席间还一惊一乍地“煮酒论英雄”——吝啬、暴烈;第25回曹操以金银、美女、赤兔马款待凄凄降将关羽,十几年如一日。——慷慨、殷勤。态度如此天壤之别,为什么?先不要急于弄清其中的原

  • 三国战役:关羽大意失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

  • 关羽一辈子只打过两次胜仗 关羽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关羽这一历史人物,受到老百姓乃至士大夫阶层的尊重、崇拜,而且达到了古今武将均无与伦比的程度,但是据说历史上真实的关于一辈子只打过两次胜仗,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关于的战绩。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史实上,关羽都是骄傲的。不同

  • 关羽忠勇无比是被什么人所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

    公元220年,关羽在麦城兵败被孙权杀死。关羽得知刘备在汉中称霸后,便北上攻打襄樊。曹操和孙权准备联手,共同讨伐关羽。关羽和曹军对峙了一段时间,得知南郡已经被曹军攻占,关羽便率向南撤兵。在回去途中,关羽派遣使者前去联系吕蒙使者见到吕蒙之后,吕蒙对使者十分优待。关羽使者回来后,告诉士兵们吕蒙对他和家人的

  • 高顺比“完美军人”关羽更加完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顺

    高顺这个人怎么样高顺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也是被历史埋没的名将。他是吕布的左膀右臂,不单单只是作战勇猛还擅长练兵统兵,训练出来的“陷阵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三国精兵。高顺为人威严大度,治下严格,很可贵的是他从不饮酒,也不曾接受别人的赠礼之类的,可以说得上是品行高尚。此外,高顺是一个忠义之人,自从

  • 后人证实,关羽竟然不姓关而是姓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被一个称为“武圣”一个称为“文圣”,就老百姓来说,关老爷可比孔圣人名气大多了。全国各地的“关帝庙”比比皆是,香火旺盛,信众们顶礼膜拜,虔诚至至。很多老百姓的家里,也供奉着关老爷,一天三遍香,祈求老人家保一家平安。其实说起来,关羽关云

  • 关羽关圣人差点儿死于哪种“毒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

    世界上有记录的第一份下毒杀人恶性案件,出现在罗马帝国,殊不知,下毒早就成为很多国度的超人做法,比如,印度人、中国人、希腊人、埃及人等等,很早就开始使用毒药。有趣的是,古代中国竟有“八大毒药”的说法,比如,见血封喉、断肠草、鹤顶红、鸩酒、天然砒霜、雷公腾、奎宁和番木鳖等等。令人惊异的是,古代中国还蕴藏

  • 关羽与诸葛亮的真正关系:我忍你很久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

    关羽看不起诸葛亮,那是从骨子里看不起。从刘备第一次把诸葛亮从隆中那一所破房子里请出来的那一瞬间。关羽就感到大哥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对自己贴心贴肺了。关羽为什么看不起诸葛亮?其一,诸葛亮没有资历。当关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挥刀杀敌的时候,诸葛亮还在隆中读小学和初中呢。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如何能参议国政,关

  • 解析樊城之战徐晃赢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樊城之战,徐晃,关羽

    樊城之战背景樊城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国刘备手下关羽率兵围攻荆州(今河南新野}和襄阳(今湖北襄樊),史称樊城之战。樊城之战影视剧照那么,樊城之战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最后孙权倒戈曹操一起对付关羽有了这樊城之战的呢?话说樊城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央政治背景是,东汉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对地方

  • 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关羽千里走单骑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

    关羽在历史上有段时间是在曹操的门下的,那么这段时间关羽发生了什么事呢?还有在《三国演义》里面写的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它的具体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还有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他千里走单骑的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了吗?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有一处千里走单骑的章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