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95 更新时间:2023/12/9 9:30:36

考虑分析问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场来考虑,其答案自然明朗。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一时间难以恢复,他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修养生息,恢复军队的士气,更换武器,补充马匹,粮食,衣物,药品。补充新兵,整改编制,重新训练,治疗伤兵等等。而他在做这些事情时,刘备趁机夺了荆州,又夺了益州,曹操夺了汉中。形成三方鼎立的居局面。这时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曹操到底先打谁。自然先打孙权。理由两条。

第一,曹操要报赤壁之战战败的仇。这个好理解,赤壁之战前,曹操本来是打刘备的,眼看刘备就被曹操生擒活拿了,到嘴边的肉,居然被孙权抢去了。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曹操心里自然有气。而且他本以为孙权能够迫于他强大的军事压力而投降,没想到这绿眼睛的居然在赤壁烧了他二十万大军和无数战船。这个仇,这口气,不出心里实在难受。加上东吴的顶梁柱周瑜刚死,正好趁这个机会国内没有像样的统帅,赶紧发兵打他一场。指不定就能把东吴给灭了。

第二,刘备不好打。刘备集团在曹操修整军队的时候夺了益州。益州是蜀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一个险要之地被刘大耳给抢了,要想灭掉他谈何容易?当年刘璋盘踞蜀中,朝廷尚且奈何他不得,何况刘备?刘备此时已经是兵精粮足,文武出众,能征惯战者极多。加上又占据险要地理,易守难攻。曹操若是去打刘备,岂不正好把自己拖入泥潭里?倘若刘备坚守不出,坚壁清野。曹操大军深入重地,找不到刘备军决战,又不能前进半步,空耗费军马钱粮。曹操岂不是被活活拖死在蜀中?

另外,曹操能打刘备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曹操打刘备的最佳时机就是刚占领汉中时。此时蜀地人心不稳,刘备杀人尚且控制不住人心。但是由于孙权在东边趁机打合肥,合肥是曹操集团的军事战略要地,且兵力极少。曹操唯恐有失,连忙从汉中撤兵,次年打孙权去了。为的就是把孙权赶走。解合肥之急。所以曹操集团在不能打蜀的情况下,只能连续对吴用兵,迫使其一方先倒,刘备集团急于巩固政权,也没那闲工夫管孙权,孙权是孤军奋战。加之曹操水军已有了经验。

打孙权是比较划算的买卖。

标签: 赤壁之战曹操孙权刘备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只为王不称帝"是曹操一生中最奸诈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称帝,三国

    导读: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

  • 让曹操嫉妒的天才少年是谁?盘点历史上十位神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三国是群雄逐鹿的年代,那时不仅有独霸一方的豪杰,不仅有美貌无比的绝世美女小乔大乔,不仅有运筹帷幄的诸葛庞统郭嘉荀彧,而且还有很多天赋非凡的少年,他们和很多的三国名人一样,成了后人为之膜拜的典型,今日咱们看一看让大英雄曹操妒忌的少年周不疑。周不疑,字元直,是湖南零陵人,荆州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别驾是个

  • 三国史上曹操诡诈残忍: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特务,三国

    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消息、监督官与民的“特务制度”吗?其实,这有点儿“抬举”朱元璋及大明王朝了。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人皆知,曹

  • 三国历史上许田打围关羽为什么坚持杀掉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曹操,三国

    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虽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小说的虚构,史实上,关羽不仅没有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反而有秘密杀掉曹操的意图。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曹操与袁绍等联合欲消灭董卓,由于联军各怀鬼胎各行其是曹操一气之下回原籍募兵,司徒王允与吕布袭杀董卓,董卓部将郭淮、李傕、杨奉等率兵闯进京城互相倾轧,

  • 三国主帅哪家强?曹操、刘备、孙权能力评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孙权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主帅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也是经济的比拼。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维持了七十多年——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始,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一片降幡出石头”吴主孙晧投降,三国归晋止。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曹操、

  • 三国:曹操大军麾下将领们的“带头大哥”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操,夏侯惇

    曹操麾下战将如云,谁是“带头大哥”呢?论资历和地位,应是“独眼将”夏侯惇。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人,为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在曹营诸将中,他出道最早。“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未标注者同)”裨将者,副将也。曹操与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谐扬州

  • 曹操的热血青年时代:曹操当议郎时弹劾三公大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议郎,三公,

    曹操官至议郎的时候,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上书弹劾三公。这三公是国家最高级的三个职务,相当于一品大员,而曹操自己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处级干部,一个处级干部敢给总理级的人物挑毛病,这可是很有勇气的。挑的是什么毛病呢?我来跟大家讲讲这件事情。当时中央政府要对基层干部进行考核,三公府主管干部考核,但是

  • 曹操五大谋士各自特点:曹操五大谋士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谋士,三国,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

    曹操五大谋士各自的特点。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你认为曹操最厉害的谋士是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探究一下五大谋士各自的特点,也就是找出他们的区别。基于这个目的,标题的顺序与大家习惯的顺序不一样。提到五大谋士,咱们一般是说“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这个顺序显然是以曹操的心理亲善度来排列

  • 曹操为何一直被世人被误解?一代枭雄的壮阔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三国,世人,误解

    上世纪50年代末,学术界、理论界曾对曹操进行过一次密集型讨论,曹操成为一时的话题人物。2009年年底,时隔半个多世纪,一座坐落在河南安阳安丰的大墓被发现,有声音说,墓主人是曹操,这墓就是高陵,曹操又一下子成了时代的话题人物。在这真伪之辨仍将继续,出土材料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科学分析的时候,我们怎样认识这

  • 曹操与青州黄巾军:助“平天下”却没无出色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黄巾军,青州兵,曹操,

    近段时间,曹操墓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在探究其真假的同时,关于曹操的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再次引发人们追踪溯源的热情。而曹操与山东的历史渊源也值得一提,他曾任济南相、兖州牧,还与青州黄巾军有一段镇压与反镇压的故事。曹操曾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184年,曹操即追随皇甫嵩镇压过颍川黄巾军,是镇压黄巾军起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