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末乱世起义都拥立称王 汉末时期的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

秦末乱世起义都拥立称王 汉末时期的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10 更新时间:2024/3/2 9:25:40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不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秦末乱世,各地纷纷起义反抗暴秦统治,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大大小小的起义部队不下数十家。陈胜在攻占陈县之后,成立“张楚”政权,自立为王。随后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一时间,“强者为王”成为了秦末起义军的主流做法。

陈胜手下周市攻取魏地之后,拥立原魏国宁陵君魏咎为“魏王”,重建魏国;随后周市继续帅兵攻占齐地,原齐国王族田儋和堂弟田荣,趁机率军起义,自立为“齐王”,齐国复国;武臣张耳、陈余拥护下自立为“赵王”;项梁拥立楚国王族为楚怀王,后又听从张良建议拥立韩成为“韩王”;一时间各地起义军或自立、或拥立,纷纷称王复国,历史仿佛回到了战国群雄纷争的时代。

秦末乱世多大王,起义军以“称王”为乐,并借此旗号招兵买马壮大势力。但是同为乱世的东汉末年,却很少有人自立为王。袁术自立为皇帝,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袁绍想另立皇帝,也遭到了内外一致的反对;而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却在政治上从此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争霸天下最大的资本。终曹操一生,都没敢称帝,汉献帝始终是他既要利用又要提防的对象。都是乱世起义反抗腐朽的朝政,为什么秦末与东汉末年差别如此之大呢?

原因在于秦朝并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秦朝之前是春秋战国,再之前是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朝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统治”,各国君封邦建国,以周天子为首,但是各国家之间高度自治,这也是周王朝势弱后各国纷纷称霸的原因所在。

在秦朝以前,从来就没有“大一统”国家的概念,各国之间相互攻伐,有的为了抢地盘,有的只是为了出一口气,所谓“春秋无义战”,秦王嬴政最终结束了这一局面,一举扫平六国,在版图上实现了基本上的统一。之后嬴政自立为“秦始皇”,结束了各国封邦建国的政治形态,随后设立法典、统一度量衡等措施,首创了“大一统”的国家概念。原本的多个国家融合成了一个大的国家,原各国的王族或死或逃,侥幸活下来的都成了秦朝的一介草民,秦末被拥立的那些“王”们,大都是这些人的后裔。

秦朝一统天下后是需要休养生息的,后世比较长久的王朝前期都要经过平稳过度的一段时间,可惜第一次做皇帝的秦始皇不懂,靠着武力打下天下的始皇帝太过于迷恋武力,老百姓不听话就用鞭子抽,抽到他们听话为止。战乱多年的老百姓压根没有喘息的时间,秦始皇开始大兴土木,派大军四处讨伐尚未平定的地方,用严苛的法令和政策对待百姓,一时间秦国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让陈胜吴广最终下定决心起义反秦根本原因是,起义反抗暴政是死,不反抗到最后也是要被处死,那何不奋起反击,死也死得轰轰烈烈呢?由此可见当时秦朝苛政对于百姓残虐到了何等程度!

秦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着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唯一”的国家,全天下只有一个国君,只有一个“秦始皇”。但是在思想层面,秦朝并没有实现统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有坚持等级制度的“儒家”,也有无为而治的“道家”,有秦始皇喜欢的“法家”,也有追求平等的“墨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现在看来是美好的,但在当时却非常不利于秦朝的统治,尤其不利于秦始皇的“暴政”。

如果秦始皇能稍稍停下他征服的脚步,想一想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劳苦大众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秦朝也不至于二世而亡。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的国家概念,最终是由汉朝来真正实现的。汉朝在刘邦完成了天下统一之后,并没有像秦始皇一样大兴土木苛责百姓,而是很快就进入了“文景之治”,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在思想层面实现了意识形态的统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汉朝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国家,并为后世的政治形态做出了典范,这一制度一直持续了两千年。

由此可知为什么曹操一直不敢称帝了,秦末起义军反抗的是暴秦的统治,各地百姓本来也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可秦朝,加上秦朝的残酷剥削,各地起义军纷纷称“楚王”、“赵王”、“齐王”等,更加激起了百姓对于旧时国家的怀念,因此“称王”在当时就成为了反抗秦朝的一种手段。而到了东汉末年,经过了汉朝几百年统一,加上“儒家”忠君爱国等观念的熏陶,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把天子当做至高无上的存在,只敢高高仰望,俯首称臣。皇帝昏庸无道,他们却把天下大乱归咎于宦官、外戚等势力作乱。各地的起义军甚至以恢复汉室江山为使命,因此“称帝”在东汉末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谁敢这么干谁就必然失败,连曹操实际掌权多年,都不敢代汉自立。

秦朝只是表面上统一了天下,汉朝才实现了意识形态上真正的统一。因此虽然同为乱世,但秦末与汉末却大不相同!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仅仅是因为开颅手术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华佗

    还不知道:曹操杀华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患头风病,请华佗治病,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引起了曹操的怀疑,直接把他杀掉了,而这一事件也导致了曹操不久之后去世的主要原因。曹操确实患有头风病,但相关史料中并没有关于华佗给他治病这件事,甚至

  • 曹操控制汉献帝为何要嫁三个女儿过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曹操,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以为曹操就是个无恶不作的大奸雄,整天欺负汉献帝,拿他当傀儡,实则不然:要是没有曹操,汉献帝会更悲催!01:曹操对汉献帝有多好呢

  • 曹操攻打袁绍之前为什么要先收拾刘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攻打袁绍之前为什么要先收拾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00年,中原大地的北方,两个实力强悍的军阀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发生大战,这场大战不管是袁绍胜了还是曹操胜了,他们都将获得一统天下的资格,而这场战争就被称之为“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打响之前,曹操跟袁绍都不太平

  • 曹操不是梦中杀过人吗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司马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耳熟能详的狂言就是出自三国时期有名的"奸雄"曹操之口。说起曹操,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什么"割发代首"、"梦中杀人"、"望梅止渴"、"误杀吕伯奢"等等,从这些事迹中

  • 曹操喜欢喜欢霸占别人的妻子,他这一生有最爱的女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三国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曹操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于曹操的话题,经久不衰,有人佩服他的广阔胸襟,在英雄辈出的三国中傲视群雄;有人佩服曹操的用人之道,麾下有荀彧、郭嘉、贾诩这样的谋士,也有张辽、张郃、于禁等“五子良将”;还有人欣赏曹操的才华,能饮酒赋诗,还能写

  • 同样都是一代枭雄 曹操和司马懿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和司马懿的相同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末年时代,政权分割,藩王争乱,整个政治局势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势。从这乱世中走出了枭雄曹操,可以说是曹操开创了三国时代。政权的交替过程如同一条流经山路十八弯的长河般,这时常出现比汪洋大海还要疯狂的巨浪和风啸。然而有一个

  • 曹操杀掉陈宫后 曹操为什么还要照顾陈宫的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陈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陈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陈宫是做过曹操的谋士的,曹操早年攻打兖州时,陈宫前往兖州陈情利害,用才智帮曹操不废一兵一卒拿下了这个地方,在其他曹操积累实力的战役中也出力不少,两人关系之好也一度为曹操阵营中的群臣所乐道。然而在士族政治走上舞台的历史背景

  • 为什么刘备能得到益州?背后还多亏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刘备原一无所有,自从赤壁之后,占有了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一本正经的做起了荆州牧。然而刘备的眼光远不止于此,他的目光早就盯在了天府之国益州。可盯着益州的不止你刘备一人,还有孙权曹操,那为什么刘备能得到益州,实际上都是曹操给刘备

  • 华佗的死令人惋惜,他的死因仅仅是因为曹操的疑心病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华佗

    按照《三国演义》的剧情版本逻辑,华佗被杀绝非因为单纯的曹操多疑,他的死背后逻辑可能是你想不到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华佗所处的职业环境比较恶劣,缺乏诚信体系。华佗处于东汉末年,当时贫苦百姓看不起病,都去求张天师,张天师治病的手段就是画符烧灰和水喝掉。病好了,那是张天师水

  • 三国中曹操的运兵道真的存在吗,是怎么运作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运兵道

    曹操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被时人评为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果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内消灭了多方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匈奴、鲜卑、乌桓等北方蛮夷。他用兵诡谲,神出鬼没。这从其在家乡修建的地下运兵道就能略见一二。地下运兵道背后藏着多少秘密?快随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探究竟吧。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