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一向唯才是举但有一个底线,华佗就是触犯了才被杀

曹操一向唯才是举但有一个底线,华佗就是触犯了才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72 更新时间:2024/1/22 16:31:09

在著名的《求贤令》中,曹操强调自己“唯才是举”,但紧接着还有一句“吾得而用之”——这也是曹操用人的底线,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能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人才,不为我所用又有什么意义?华佗就是很好的例子。

虽然在正史中没有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迹,但确实给陈登周泰等名人看过病。周泰是孙吴战将,有一次他受了重伤,华佗把他治好了,这件事影响很大,连曹操都知道了,赶紧请他来给自己治疗头风。华佗采用针灸的办法,不久就让曹操感到脑清目明,头也不疼了。曹操很高兴,就把华佗留在身边,当自己的保健医生。

一开始,曹操还允许华佗给老百姓看病;担任丞相后,他便要求华佗专心为自己看病,不再为其他人服务。华佗曾被推举为孝廉,并被太尉征辟去做官,但他都拒绝了,心无旁骛地做在当时地位低下的医生。因为如果不能经常接触患者,他便无法提高医术,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医生,华佗自然有点儿闹情绪。

后来,他借口思乡,回家了。到了家,他就说妻子病了,迟迟不归,曹操几次写信去催,又派地方官前去看望,华佗仍然没有动身回来的意思。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核实,交代说如果华佗之妻真的病了,就赏赐他小豆40斛,宽延其假期;否则,就把华佗抓起来。使者去了一看,华佗之妻没病,华佗想当个体行医者,不想当专职医生,便撒了谎,于是华佗被抓。

谋士荀彧求情说华佗本领很大,希望能对他从宽处理。但曹操的怒气未消,大骂华佗是“鼠辈”,下令将其处死。曹操一向唯才是举,又很能容人,为何会容不下名医华佗呢?

因为曹操带队伍一向法令很严。华佗来到曹操的身边,就是曹操的属下,有令必行、有征必应,这是基本纪律,无论你是名将还是名医,找个借口不执行命令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可以有例外,领导今后还怎么要求别人?

连曹操本人在纪律面前也不能有例外,“割发代首”的故事正是出自正史《三国志》。曹操认为华佗犯了罪,把他押回许县“考验首服”,说明朝廷不仅审问了华佗,华佗还认了罪。具体罪名虽不详,但应该是“不应召”“大不敬”这些当时通行的罪款。既然认了罪,华佗自然得伏法,这是法理的要求。

而且,曹操的性格有两面性,一方面很能容人,降将徐晃张辽和欠下曹家血债的仇人张绣贾诩等因为与曹操的目标合拍,他们在曹营都发展得很好。刘备、关羽等人也曾得到过曹操真诚的接纳,在这方面,基本上都是别人负曹操,而曹操很少负别人。

另一方面,曹操又特别痛恨欺骗过自己的人。荀彧只因有一件重要的事瞒着曹操,曹操便穷追不舍,让对方下不了台,以致荀彧郁郁而终。华佗请假久不归,曹操“累书呼”,已经给了华佗机会,但华佗仍不归,作为领导,曹操对这种不听安排的下属自然极为不快。得知华佗在撒谎,曹操自然要把违纪和欺骗两项罪责一并处罚。

再说,曹操虽然很认可华佗的医术,但并不认为华佗是天下唯一的好医生。有人劝他不要杀了华佗,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难道再找不来这样的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若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其本事越大越有害,因为他们有可能为对手所用,曹操对这样的人只能除掉,华佗之死也就成了必然。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能战胜强悍的西凉铁骑,一成语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潼关之战,曹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是曹操。原文如下: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

  • 曹操刘备孙坚最感谢的人,被称为救世主拥军百万,结局令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汉灵帝当政的时候,朝政腐败,边关战乱频繁,奸佞贪官横行天下,欺压劳苦大众,人民苦不堪言。又赶上了全国都在流行瘟疫,官员们不顾百姓死活,很多百姓病死。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救世主,他的名字叫张角,一个曹操、刘备、孙坚都要感谢的人,没有张角他们将碌碌无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以“太平道”的宗教思想,领

  • 此人是曹操手下的顶级谋士,为什么曹操送了一个空盒子,他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

    ‍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谋能应机,居中持重,得到了曹操无比的重视和赏识。他,便是荀彧。荀彧是荀子后人,具有“王佐之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将荀彧比张良。那张良何许人也?此人是汉初三杰之一,助刘邦建立汉朝,助刘盈保住了太子之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见,曹操对荀彧有着极高的评价。东汉

  •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魏国

    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谋士,不管是否曾熟读汉末三国史,大多数人都能够列举出数人,例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等,并能够说出理由。的确,这些人的才干都不容否认。那么一向喜欢读史、评史,擅长古为今用的毛主席,最认可哪一个三国谋士呢?其实,他最认可的这个人,并不属于以上列举的众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输给刘备呢?真的是因为使人不明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

    纵观三国历史刘备和曹操可以说是宿敌,在历史上曹操和刘备交手多次,但几乎每次曹操都将刘备打的落荒而逃。但唯独在汉中之战时败给了刘备(这里我排除了赤壁之战是因为赤壁之战是刘备和孙权联手才击败了曹操的缘故)。那么一向用兵如神的曹操为何在机赤壁之战后又在汉中之战栽了个跟头呢?曹操在汉中的失败又和哪些因素相关

  • 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到底是真是假呢?看完这个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

    这几天看到有网友发帖子问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是真是假,很快就有网友回复:别被罗贯中忽悠了,也别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历史上根本没这事!其实近年来随着一些势利文人的美化,对曹操的所谓平反被很多人所接受,对于《三国演义》似乎有了反着看的趋势,所谓反着看就是只要《三国演义》赞美的,那就是虚伪的,反之,书中

  • 曹操为什么为要赐死和曹冲齐名的神童周不疑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

    曹冲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神童,也是曹操最为疼爱的儿子。然而,却过早地夭逝,极令人惋惜。曹操对曹冲的去世更是哀痛不已,曹丕便宽喻曹操,曹操却说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而据史载,其时却有一位与曹冲齐名的天才少年,也因曹冲的去世,而死於曹操之手。此天才少年叫周不疑,为荆州牧刘表的别驾刘先的外甥。别驾

  • 《三国机密》曹操死前对一事念念不忘,竟不是称帝,而是因为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机密

    位三国迷最喜爱《三国机密》的哪位谋臣和英雄,反正事儿菌很喜欢曹操。虽然正史都说他是奸臣和枭雄,但是在三国战乱纷纷的时代,谁又能评论孰是孰非,谁是正义的谁又是邪恶的呢?可怜曹操英雄一世,死前也没有一统江山,最可悲的是身后的曹魏还让司马家渔翁得利!但是你知道吗,曹操临死前最念念不忘的事儿不是一统江山,也

  • 曹操为什么会成功?六个小故事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文武全才,善于打仗,他在总结前人兵法的基础上自己写兵书。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善用人才,知人善任。《三国志》中,有这样几个故事可以看出曹操很会笼络人心。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刘备身上。当落魄的刘备带着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投奔曹操时,曹操看出了刘备的与众

  • 郭嘉明明料事如神,为什么会劝曹操放过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嘉,刘备

    如果说曹操手下最得力的几个谋士是谁?应该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人物是郭嘉。在曹操的智囊团队中郭嘉不仅深谋远虑而且还是年龄最为年轻的一位。郭嘉病逝的时候年仅38岁,但是他追随曹操的的时间就有11年。在此期间郭嘉协助曹操一统北方建立了赫赫功勋。曹操对郭嘉的感情不亚于刘备对诸葛亮,甚至曹操因为郭嘉年纪较轻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