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曹操把寡妇集中分配士兵当妻子

揭秘:曹操把寡妇集中分配士兵当妻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2:53

关于曹操的疑问太多,梳理一下小说和正史,起码有如下几则:一、年轻时,很多人不看好曹操,他毫不在乎,可当桥玄夸他有“命世之才”时,他的情绪明显异于平素,这是为何?二、青梅煮酒时,明知刘备是英雄,是未来的劲敌,为何不及时除之?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一点也不心疼,他真的视部下生命如草芥?四、赤壁之战期间,轻信蒋干,杀了水军都督;轻信庞统,锁了全部舰船,曹操的智商真的那么低?笔者觉得还是用“道具”的使用来解释比较妥帖。

网络配图

三国是个大舞台,导演多、演员多、道具多、场面大,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不唱罢我一样也要登场,以至于这个舞台乱成了一锅粥。唯有曹操,既能导戏,又会演戏,许多时候还会干干“道具师”的工作。

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唐-严维)。曹操的道具,不需要门人来捧,全部装在他心里。

开发最多的道具,是人。前文中提到的桥玄、刘备、关羽等人,都曾是曹操塑造“命世之才”形象的道具。剧本由桥玄操刀,刘备、关羽既是演员,又是道具。最终,曹操很快赢得了大度、爱才、识人等赞誉,天下“好演员”尽入其毂中,谋士过百,良将过千,官渡一战灭袁氏,统一中原大地。如果汇总一下,有幸成为曹操道具的人,确实不在少数,汉献帝、董卓、十七路诸侯、全国的寡妇等等,均曾先后被曹操开发利用。

曹操甚至连自己的三个女儿也不放过,一并当道具,送给了汉献帝。

举一个大家熟悉的“鸡肋”故事来说明。征伐汉中失利,攻守两难,曹操头大了,正自烦恼,主簿杨修来问“口令”,操随口说:“鸡肋、鸡肋!”杨修自作聪明对军士解释:“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军士们一听,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夏侯惇知道了,觉得不可思议,就跟曹操说了。于是,杨修获罪,扰乱军心,被斩首。

在这个故事里,杨修就是道具,通过他的嘴,提前完成了撤兵动员和准备;通过他的头,又转移了舆论的注意力,强化了军纪。

网络配图

此时,所谓的“大度、爱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全军而退,避免被马超的人耻笑。偶尔使用的道具,是马。在“割发代首”的故事中,刚刚颁布不得踩踏庄稼的军令,他的马就狂了,“以身试法”。为何军中其他马安安静静的,独曹操的马不安分?蹊跷得很。赵炎有理由相信,这是曹操自导自演、随机使用道具的一出好戏,目的在于普法。陈寿在《三国志》中说曹操“各因其器,矫情任算”,可谓一语中的。

影响巨大的道具,是陋习或流俗。曹操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从不把流俗当回事。在他眼里,流俗即陋习,当道具破之,乐此不疲。

关于这一点,易中天《品三国》品得很精彩:“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诚哉斯言。

中国古代的活人殉葬习俗由来已久,史家虽有严厉斥责之言辞:“以生从死,世祚之短,不亦宜乎!”但三国时殉葬仍在盛行,如东吴勇将陈武战死,孙权下令用陈武的爱妾殉葬,以收买将士,激励士气。曹操则反其道而行之,逢流俗必破之。他丧事从简,不以妾婢与伎人殉葬,而是遗令希望儿子“善待之”。对于嫁娶的豪奢习俗,曹操也非常的不以为然,他提倡婚嫁从简,并亲力亲为,嫁女“从婢不过十人”。以他在当时的身份地位,这么破流俗,殊为难得,受到后人称道,不算过誉。

曹操破除殉葬陋习,对后世影响巨大,南北朝、隋唐宋三代,近千年间,帝王使用活人殉葬的例子极少。

什么是好的道具师?某投资人说,好的道具师,得具备几个要素:一曰逼真;二曰廉价;三曰重复利用。就这三个要素,曹操一个也做不到,所以,他不是好的道具师。

曹操的“奸雄”之名,恐怕跟这不无关系。他无论是以人作道具,还是以物作道具,到了舞台上,总是破绽百出,如同古装剧里出现手机一样的搞笑。孙权对此曾评价曰:“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其中的“杀伐小为过差”,指的就是赤壁的失败,用了蒋干这样的道具,周瑜一眼就瞧出了破绽。再比如,他把祢衡当道具,抛给了荆州刘表,刘表的智商如何?一般般啦,却依然很快看穿了曹操的居心。做不到逼真,他也做不到廉价。他开发利用的道具,无不昂贵得惊人。

网络配图

以刘备作道具,反噬的恶果是,关羽、赵云等人,杀了曹操许多爱将,代价是血淋淋的;把张绣的婶子当道具,引发一场战争不说,还死了亲侄子。孙权提到的“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一个“酷”字,概括得很到位。曹操曾为了鼓励士气,下令地方官,把各地的寡妇全都集中配给将官做妾和士兵当妻,代价是什么?许多家庭因骨肉分离而恨极了曹操,而有些地方官为了邀功请赏,乘机大量掠占有夫之妇和未婚之女为妾。最终的账,都要算到曹操的头上,代价更大,老百姓骂你是“奸雄”,还是轻的。把全国的寡妇当道具,成本实在太高,哪个导演也无法承受。

在重复利用道具上,曹操也做得不好。蒋干曾被重复利用了两次,两次均倒了大霉;利用汉献帝,“奉天子以令不臣”,看似重复利用率颇高,其实成本也不低,前后出现过许多血案,如镇压“玉带诏”反革命小集团,杀死汉献帝的伏皇后一家百余口,还“牺牲”了三个女儿的幸福。这一点,曹操自己大概也是清楚的,当部下建议他行废立之事时,他不无遗憾地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唯一的一次有效重复利用,发生在大道具关羽身上,重复利用的结果,就是在华容道成功脱险。

王安石有诗曰:“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曹操或许是个好导演。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跟随刘备而不跟随曹操共谋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刘备对于诸葛亮其人评价“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智慧的代表,那么看了《三国演义》之后,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就是为什么诸葛亮追随了刘备却没有跟随着曹操呢?其实这个问题离不开汉朝当时的选官制度,在那个时候,一直被推崇的是察举制,换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应该就是举孝廉了,那

  • 曹操染指美女无数 为何殉葬只有两位佳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

    2009年12月27日,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魏武王曹操的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确认发现,这虽然揭开了曹操死后葬身何地的千古谜团,但是,仍有许多尚待专家解开的谜团一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而大墓之中殉葬的两个女人之谜更是让许多人沉迷于热议之中。据有关媒体报道,在被考古界确认为曹操大墓的发现过程中

  • 他辅佐曹操二十年 即将飞黄腾达为何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荀彧

    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且深知曹操之为人,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从而自陷于死地呢?袁晔《献帝春秋

  • 揭秘赤壁之战时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赤壁之战

    曹操赤壁之战时有多少兵,《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起兵八十三万,诈称百万。曹操有雄师百万?小说当然作数。有好事者给他算了,有说20万的,有说7万挂零的,总之远远少于百万。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将兵二十万……奉国威灵,仗钺征伐,……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网络配图由此

  • 曹操的病是否真能被三国名医华佗治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佗

    曹操杀华佗,似乎自断后路,所以后人多有疑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反曹派的大将,他写到曹操的儿子及自己生病,悔杀华佗时,得意之色,纸不能掩。不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许多故事都是杜撰的,比如关羽刮骨疗毒,这个事是有的,但不是华佗所为。网络配图古时,医人不为时所重,着名的张仲景,在正史中就无传,华

  • 曹操曹丕皆是武艺高超之人 谁又更甚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三国志》中记载,曹孟德少时“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书称其“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后来讨董时成皋兵败,东下扬州募兵,兵叛,而“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假想当时情景,夜黑风高火光熊熊之中,孟德以一人之力仗佩剑夜战群叛,所向无敌,接连斩杀数十人,“余皆披

  • 太震惊!三国名将张飞竟是曹操的堂侄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飞

    《三国》里的张飞是一员猛将,魏蜀吴三足鼎立,水火不容。然而,论起亲戚关系来,张飞还是曹操的堂侄女婿。曹操和张飞的关系是通过夏侯渊一家联系起来的。网络配图据《三国志》记载:“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

  • 揭秘:曹操的真实姓氏为何会成为历史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你看即使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也没有说清楚曹操到底姓什么。网络配图曹操是东汉末年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的父亲虽然做过太尉,当然是花高价钱买的,不过曹操的童年很不幸。为何这样说呢?其一,曹操的姓氏有争议。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太监当然生不出儿子,因此曹腾后

  • 红颜祸水?让曹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如果要在美女群落中找出一个最是语焉不详的女人,人们很可能会选中甄妃。曹操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三人俱是如雷贯耳式的人物。父子三人同追甄妃,足见甄妃在那个动乱时世里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了。下面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去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世说新语》中载:太祖(曹操)下邺,文帝(

  • 揭秘:曹操晚年忙于何事而错过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