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还没把司马懿驯服就死了 结果赔上整个江山

曹操还没把司马懿驯服就死了 结果赔上整个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4/1/15 4:32:53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为魏王,距离天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按理说,早在三年前被封为魏公时,曹操就该立世子,可是他没有。现在封王,更应该指定太子,可是,他还是没有。

夜长梦多,一件事情迟迟不做,那就会发生改变。

在当时,没儿子是个很大的麻烦事,但是曹操的麻烦却是能干的儿子太多。太后卞氏生子三人:曹丕、曹植曹彰。曹丕最迟在十一岁时就随父出征,经历生死之战,积累了军事经验;曹植文采斐然,诗文天下知名;曹彰武艺高强,力能搏虎,骁勇善战。三子之中,曹彰任勇彪悍,不喜读书,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愿作将军”,因为他不是太子的理想人选;曹丕偏武,曹植偏文,但是兄弟二人皆为文武通才,均可领兵上阵,在曹操看来两个儿子都具有经天纬地之才,选谁为太子,让人纠结。

网络配图

其实,晚年备受病痛折磨,因而追慕仙道的曹操,是倾向于浪漫情怀更胜的曹植的,否则他早就按照常规选定曹丕了。可是,立嗣以长是铁的定律,要违背必须有铁的理由,可是曹操没有,因为曹植文胜于质,不具备乱世雄主的气质。

选曹丕还是曹植,曹操纠结着。

立嗣是立国之本,立嗣问题上出乱子,天下往往出乱子。曹操迟迟不指定太子,投机客们就看到了机会,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选择一人,彼此站队。选曹丕还是曹植,决定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身家性命。曹魏集团的官员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考量斟酌,做出自己的选择。

曹操的选择就是大家的选择。曹操迟迟不做出选择,有人就想,是不是曹操要改变立嗣以长的规则,于是就选择站在曹植这边,积极地为曹植造势。

做为属官,司马懿每日与曹丕形影不离,他必须要做出明确的抉择,没有骑墙的可能。假如拥护曹丕,他必须旗帜鲜明,要是有丝毫摇摆,就会被曹丕发觉;而他被视为曹丕一方的人员,假如拥护曹植,也必须敞开底牌,否则很难获得曹植一方的信任。

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对曹丕说:你是天经地义的太子人选!

虽然曹操有改变立嗣规则的可能,但是三年了没有做出决定,说明他没有改变的勇气。当无法确定一件事情是不是有变的时候,那就先按照最后不变做规划。毕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去走,不如走在原来的路上省力。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司马懿是曹丕的属官,支持曹丕就是走在既定路上,如果转而支持曹植,非但是另外开辟一条新路,而且要先摧毁正安放着双脚的这条路。

既然没有力量改变,那就确保现状。

网络配图

司马懿很快成了曹丕一派的有生力量。他为曹丕出谋划策,与曹植一方斗法。他斡旋奔走,利用世家人脉,为曹丕争取支持。在嗣位之争的艰难征程中,司马懿与陈群吴质、朱铄三人优化组合成最有战斗力的团队,为曹丕上位摇旗呐喊,后来被人称为“太子四友”。

事情的发展证明,司马懿的选择是正确的。最终,曹操听从元老派的意见,为了维护稳定,在建安二十二年的十月,指定曹丕为太子。

司马懿成了曹丕最信任亲近的人,二人入则同室,出则舆,朝夕相对,抵足谈心。每有大谋,曹丕必先与司马懿相商,而司马懿辄有奇策。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登上太子的平台,司马懿从一个可有可无丞相府属官,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曹魏重臣。

曹操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司马懿。他发现了,司马懿的确是个有头脑的人,可当大任,但是他有狼顾之相,看上去也确是阴险毒辣之人。

不能让这只狼留在太子身边,曹操要替曹丕扫清障碍。

“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操再次对曹丕说。

曹丕再次为司马懿说好话。

曹操可以杀司马懿,但是曹丕不能没有司马懿。这时的曹丕,太子之位尚且遭受威胁,曹操曾打算授予曹植重兵,让他出征,而曹植一方的人也一直在谋求机会。曹丕太需要司马懿了,这时的他迫在眉睫要解决的是曹植对太子之位的威胁,而不是司马懿对曹魏江山的威胁。因此,曹丕不能失去司马懿这个股肱心腹,就在曹操面前极力说他好话。

曹操的猜忌让司马懿胆战心惊,他只能更加勤于职守,夜以忘寝,不辞辛苦,亲力亲为。

司马懿就像狗一样,夹着尾巴为曹家效力,曹操这才稍稍安心。

其实,曹操并不认为司马懿有什么实际的威胁。

已经操控天子的曹操,何惧一无实职无实权的太子属官!

纵然你天生是狼,我也能把你驯化为我家的狗!

网络配图

于是,曹操把司马懿调出太子府,任命他为丞相府的司马。

司马是军事属官,仍然没有实权,但是可以协助处理军务,参谋献计。这个任命,既限制司马懿的发展,又利用司马懿他的头脑,曹操的用人智慧高深莫测。

曹操本打算有足够的时间驯服司马懿,可是,他没想到事情在一个他根本没想到的环节上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他要死了。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亲率大军西进,与刘备争夺汉中,耗费数月时光,也没寻到机会突破刘备防线,只能无奈撤军,途径洛阳,曹操病倒在床。

病榻之上的曹操,懊恼万分,他想如果四年前听从司马懿的计策,也许汉中就不会被刘备攻取了。

四年前,曹操如愿攻占汉中,这时刘备攻占益州不足一年,又征调军队,准备东出,支援关羽军团与孙权争夺荆州。随军的司马懿对曹操建议:“刘备诈力俘虏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却又远征江陵,这正是我军破蜀良机。今若陈兵耀威汉中,,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敌军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建大功。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

曹操没有听司马懿的,说:“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七天后,从蜀中投降过来的人说,蜀中兵变频频,一日十惊,刘备虽然斩杀骚乱者,但是也不能安定局面。

曹操错过良机,没有及时进攻益州,刘备得以立足益州,进而攻取汉中,以至曹操至死也未能再踏进汉中。

曹操困于病榻,思维却驰骋万里。他又想起两年前,司马懿上书说,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但是曹操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但是,当关羽进攻荆襄的时候,胡、傅二人果然降蜀。

接下来,关羽攻势越来越猛,威震华夏,曹操感觉到了威胁,想把天子从许都转移到河北,以避锋芒。这时司马懿却反对曹操,他说轻易迁都则示敌以弱,造成人心不稳。他献计让孙权进攻关羽后方,那么樊城之围自动解除。

这次,曹操听了司马懿的。孙权果然派遣吕蒙袭击荆州,关羽最终败走麦城。

网络配图

荆州易主,成了东吴地盘。因为担心东吴掠夺人口,曹操打算迁走荆州遗民和颍川屯田的军民。司马懿对此又表示反对,他认为关羽刚刚新败,逃亡的人正在观望,如果迁走正在安居的人,逃亡的人就不敢回来了。

这一次,曹操又听了他的,没有移民。不久,先前藏窜逃亡的人,果然都复出归化。

曹操患的是头风,发作时头痛欲裂。他想起自己自己征战拼杀一生,最后却不得不听命于一个年轻人,不禁胆战心惊,头风再次爆发。

他再次昏睡过去。

一会儿,曹操发现面前有三只马同食一槽。马的凶狠贪婪,让曹操厌恶不已。

曹操醒了,才发现刚刚是做梦。

这个梦意味着什么呢?

马,不正是司马懿吗?槽,不正是曹氏吗?

三马食槽,不正预示着司马懿要吃掉曹魏的基业吗?

曹操全身直冒冷汗,他大喊:传太子!

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时,他也未曾如此声嘶力竭地吼过。

可是,太子正远在邺城。

也许,此刻曹丕正和司马懿商量如何顺利登上王位呢!毕竟,曹操病危已是天下皆知,他死后应该是曹丕继承魏王之位。

可是,偏偏这时曹操急召驻守长安的另一个儿子曹彰火速见驾。

网络配图

长安重地,曹操却让守将曹彰离开而赴洛阳,定有大事相嘱。

此时,还有什么比太子即位更大的事情吗?

曹丕和曹植,一对亲兄弟,都把对方看成了最危险的人,浑然忘了考虑一下谁是对父王基业最危险的人。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获胜孙权为什么还向曹操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获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那时的孙权,是何等的豪壮!可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又夺取了荆州的江北南郡

  •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被谁杀的?曹操为何一直不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

    曹嵩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里,曹操的父亲曹嵩带领一家老小和钱财路过徐州,徐州牧陶谦欲巴结曹操,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而张闿见到曹嵩有很多金银珠宝,就起了贪心,杀尽了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后逃奔淮南。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曹操做了丞相后,为何不找张闿报杀父之仇?而曹嵩几年来一直居住在徐州辖区

  • 曹操的23万南征大军 为何会败给只5万孙刘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结束,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这次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极大的影响的中国历史。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周瑜胜利的妙方是火攻,其实这仅仅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原因是三国演义这不文学作品没有讲述的,毕竟文学作品不等同于真正的历史。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造成了

  • 关羽与曹操决裂真实隐情是因为一个美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与曹操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和曹操曾经合力围攻在下邳的吕布,那时候关羽曾经向曹操要求破城之后将吕布手下将领秦宜禄的老婆赏赐给她。关羽对秦宜禄的老婆似乎垂涎已久,以至于三番五次地向曹操提出这一无理要求。曹操本来痛快地答应了,但关羽的一再请求反倒引起了更好色的曹操的好奇:让关羽如此上心的女子,定然是绝色美女。

  • 他是搞垮东汉第一功臣 曹操向他学了一招纵横三国30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核心提示:曹操是“基本功”最强的,东汉王室在他挟持下维持了多年,这张“王牌”打到最后,“曹家天下”终于暂时代替了“刘汉天下”,东汉王朝终于画上句号,这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网络配图一东汉王室的衰落,到董卓前后,已经十分明显。这种衰落,最大的特征,是皇帝逐渐成为“实力派”手中的“玩偶”,且“实力派”不停

  • 他是三国隐藏的第一高手 忽悠曹操算计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诸葛亮

    核心提示:诸葛亮无疑是幸运的,他这只“千里马”遇见了真正的‘伯乐”,于是本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效命于英主。比起诸葛亮,司马懿则没有那么幸运网络配图一在群英璀璨 、 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如果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孙权是英雄的话,那么,司马懿可以称之为“隐雄”。司马懿过人的隐忍之术、伸屈之术、

  • 若刘备站在曹操的位置 汉献帝的下场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曹操,汉献帝

    打着“复汉”旗号的刘备,假设他站在曹操的位置,东击陶谦、吕布、南平刘表、孙权,北征袁绍等人,这时的刘备将如何自处?处于傀儡状态的汉献帝刘协将会有何等的下场?网络配图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刘协只会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除了死,他不会有别的下场,至于死法,可能是强迫他上吊死的,也许是一杯毒酒毒死的,也许是

  • 曹操刘备同样遭遇失败为何结局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导读:曹操和刘备是三国历史上的两大枭雄,然而功绩不一,曹操临死前留下了一大片基业给儿子曹丕。而刘备却留下一大堆烂摊子给诸葛亮、刘禅。两人都遭受过失败,为何曹操能在赤壁之战后奋勇前进,而刘备却在夷陵之战大病不起呢?网络配图曹操一生赢过很多次,重大的如官渡之战;也输过很多次,著名的如赤壁之战。可他老人家

  • 三国荀彧:曹操的人生导师终身受益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曹操

    导读: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放眼三国,也就诸葛亮至于刘备可比,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白手起家,三国鼎立,那都是一个梦,而曹操如果没有荀彧,称霸北方,也无从谈起。荀彧的老家在颍川,也就是河南许昌,姓荀的,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一位名人,叫荀况,也就是传说中的荀子,课本上,总是把荀子当

  • 拓跋珪:结束五胡 离曹操最近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拓跋珪,曹操

    拓跋珪,一手创立了北魏,他的目标就是追赶魏武帝曹操,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同样弱小,需要依附强权;同样,野心勃勃,强大之后,和强权开始二人转;同样以弱胜强,奠定霸主地位。拓跋珪:历史重现,离曹操最近的男人拓跋珪,字涉珪,鲜卑人,鲜卑族在五胡乱华时代,算是比较强大的民族,先后建立了燕国和代国,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