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爱情故事之一:王献之和桃叶的爱情是美满结局吗?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王献之和桃叶的爱情是美满结局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45 更新时间:2023/12/31 13:30:13

桃花潭畔许终身,便是献之的爱妾桃叶。桃叶,名陶叶,相传是东晋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边人,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在献之生活中后期为婚姻问题而痛苦的岁月,她给了献之感情上的慰藉。千百年来,为人们,特别是江南一带人们所传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那时,王献之住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一天,擅长书法的王献之听友人说,秦淮河边的桃花渡对岸有一老汉正在出卖一方雕有山水及牧童放牧图的优质桃形巨砚,献之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就赶到桃花渡,向老汉买了这方珍贵的砚台。

临走时,老汉告诉他说,这砚台最好用桃花水洗,墨不易干,写出来的字墨又匀又好看。又说,这桃花渡口那里有一大片桃树林,林中有一个深潭与秦淮河相通,每年春暖花开的三月初三,他都在桃花潭里洗砚台。第二年三月初三,王献之按照老人的嘱咐,带着书童,到桃花潭洗砚台。

这时,桃花树边站着一位卖扇子的漂亮姑娘,她看到这块砚台便叫道:“哎呀,这砚台是我家的。”献之好不奇怪,问姑娘:“这砚台明明是我的,怎么说是你家的呢?”这一问,姑娘的眼眶红了。原来她家过去也是读书人家,后来穷了,借了人家的银子,父亲只好卖掉心爱的桃砚还债,家里的东西卖光了,她只好做扇子卖了。

王献之对姑娘的困境十分同情,本想掏几两银子给她,但怕她不肯收下,就在姑娘卖的几十把扇子上写了好多诗,落款写上自己的名字。姑娘见到有钱有势的人都请不动的王献之,竟肯给自己的扇子题诗,心里十分高兴。

这时,王献之抬头细看姑娘,不觉一愣,心想,这么好的姑娘,却落了这般苦命。那姑娘对王献之又敬重,又爱慕,羞得满脸通红。王献之又问姑娘的姓名,姑娘摘了一段桃枝,对献之说:“你猜,我的名字还没有发芽呢!”献之脱口便说:“你叫桃叶。”姑娘笑着说:“真给你猜到了!”原来她姓陶名叶,是卖砚台老汉的独生女。俗话说,屋漏偏遭连夜雨,那陶家真是厄运频频,祸不单行。

第二年冬天,老汉患重病,在贫病中离开了人世。不久,桃叶自幼定亲的男人也死去了。桃叶的婆家怕她守不了“望门寡”,败坏门风,硬把她抬去婚葬。一伙壮汉将她抬到半路,桃叶急昏过去,他们以为桃叶已死,就将她抬到其男人的坟边一放,草草一埋就走了。深夜,桃叶被寒风吹醒,从雨花台外乱葬岗一口气跑到桃花渡,决心跳进桃花潭。

王献之一生的婚姻是不甚幸福的。他二十岁左右,由母亲都漩做主,与她的娘家侄女(郡昙女,献之表姐)道茂结婚。王、郡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亲上加亲,小两口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婚后情同手足,恩爱无比。不料,在献之三十岁左右时,当朝者为了保存王家贵族的势力,也为了皇族司马氏权益的集中,不至于“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他被选为简帝司马显的验马,与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结婚。

婚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当时他虽然当上了东晋王朝最重要的决策官吏,因他是为了摆脱皇家及监司胁迫的困境,被迫离开爱妻的,故良心受到谴责,内心世界十分空虚和苦恼,以至成为终生的心病,直到临终忏悔时,还认为是一生中唯一的过错。

桃叶之歌团扇,乃借题发挥,感情真挚,先是顾虑失宠,继而乐在其中,结尾是不怨之怨,顾影自怜,害怕自己像西晋荆州刺史石崇侍牌、才女翻风那样退为房老,被主人遗弃。的确,翩风由于半老而鄙退,失爱在于容貌憔悴,像花一样临秋而飘零。所不同的是桃叶与献之之间的感情远比石崇与翩风之间的感情深厚,所以桃叶以团扇遮面,期风则空锁娥眉。

献之致桃叶歌词,石崇使翩风难堪。此中足见桃叶与献之的深厚情感。

标签: 古代爱情故事

更多文章

  • 郗道茂与王献之非常恩爱,为何最后郗道茂还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郗道茂,东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郗道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郗道茂东晋时期一代权臣郗鉴的孙女,亦是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发妻。同时她的婆婆也正是她的亲姑姑。郗家曾在她爷爷郗鉴的带领下成为东晋门阀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名门望族,王谢庾桓亦不敢小觑。就在郗家鼎盛之时郗鉴到琅琊王氏为其姑姑郗璿选婿一眼相中了

  • 庾文君:出门将门之家,为司马绍生下两子一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庾文君,东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庾文君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晋朝的存在感很低,论起知名度,不说与汉唐相比,就连比它更短命的秦朝、隋朝也比不过。如果不是出了王羲之、陶渊明这样的大咖,那更将默默无闻。而且,晋朝给人的印象就是乱,君王无权,西晋、东晋两任开国皇帝都被权臣架空,这

  • 庾亮: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晋朝权臣为何没能安享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庾亮,晋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庾亮的故事。北宋著名学者李昉在《太平御览》一书中记载:“庾亮镇武昌,夜半望见城内有数炬火,从城上出,如大车状,白布幔覆,与火俱出城东,北行至江乃灭……”这段文字的白话意思是: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东晋大臣庾亮兼任江、荆、豫三

  • 庾文君是谁?晋明帝司马绍的名媛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庾文君,晋朝

    说到庾文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司马睿的长子司马绍于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即位初就被立为皇太子。司马绍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亲宠爱。才四五岁时,有一天他坐在晋元帝膝前,正逢长安有使者来。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与长安,孰近孰远?”司马绍说:“是长安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元帝设宴款

  • 【宋书·谢方明传】原文翻译,谢方明,陈郡阳夏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方明传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郡,孙恩寇会稽,东土诸郡皆响应,方明劝邈避之,不从,贼至被害。方明逃窜遂免。顷之,孙恩重没会稽,恩购求方明甚急。方明于上虞载母妹奔东阳,流离险厄,屯苦备经,而贞立之操,在约无改。元兴元年,桓玄克京邑,丹阳尹卞范之势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使尚书吏部郎王腾譬说备

  • 谢方明是什么人?东晋官员谢方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方明

    谢方明随同伯父吴兴太守谢邈在家乡会稽郡上,孙恩侵犯会稽,东边各郡都响应,吴兴百姓胡粲、郜骠攻破东迁县,谢方明劝谢邈躲避一下,谢邈不听从。孙恩部队一到,谢邈便被杀了。谢方明逃脱免除祸害。当初谢邈的舅表兄长乐人冯嗣之和北方学士冯翊、仇玄达,都到吴兴投奔谢邈。谢邈把他们安置在本郡学舍,招待很简略。二人都很

  • 王献之被迫休妻迎娶新安公主,两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新安公主,晋朝

    古代不仅仅是女子想要嫁入皇宫成为皇帝的女人,有许多的男人也是想娶到皇家的公主,从此得以腾达起来。但是世间人那么多,总有一些人不与别人相同。娶了公主这在外人看起来是齐天的福气,但是这个人却不情不愿,娶了公主却一直都挂念着自己发妻,最后还是和自己的发妻先后去世。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献之。王献之没有他父

  • 新安公主是谁?逼迫王献之休妻变残废,一生不得原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新安公主,晋朝

    新安公主何许人也?她名司马道福,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女,母亲贵人徐氏。她一生有两次婚姻,第一次嫁给了权臣桓温的次子桓济。后来桓济想要夺取兵权,被流放。新安公主也就顺势和他离婚了。得到自由后的新安公主,有了追求爱的机会。她在未嫁之前,就已经爱慕王献之了。所以恢复自由之身的她,苦苦哀求皇太后下旨赐婚

  • 新安公主的驸马爷是谁?权力买不来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新安公主,南北朝

    还不知道受众人宠爱的新安公主嫁给了一代书法家 为何权力买不来爱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想必爱好书法、 历史和文学的人都知道书法家王献之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是一脉相承的,献之是羲之的小儿子,从小就比其他人聪明,而且从小一直被其他人赞美,而且他在书法方面也很有毅力

  • 揭秘:南康长公主与李夫人,真的没成一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康长公主,晋朝

    南康公主与李夫人各是何许人也。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晋明帝嫡女,嫁给东晋权臣桓温为妻,平衡皇室与世家的关系。李夫人,成汉的公主,国破后嫁给恒温为妾。南康公主与李夫人都是桓温的人。为什么会说她俩是不是一对呢?现在我们熟悉的“我见犹怜”这个成语就是南康夫人送给李夫人的。虽然南康公主不爱桓温,但等桓温招呼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