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邦昌虽然对不起全天下,但唯独对得起赵构

张邦昌虽然对不起全天下,但唯独对得起赵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04 更新时间:2024/1/22 2:12:33

大宋奸臣张邦昌,虽对不起全天下,但对得起赵构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两宋(南北宋)交替期,曾经出现过两个金人扶持的傀儡政权,一个是“伪楚”,一个是“伪齐”。

伪楚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33天,就宣告灭亡了。应该说:这是金人一次糟糕的尝试,因为他们以宋人制宋人的计划泡汤了,而且失败得很彻底。于是,才有了金人扶持的第二个傀儡政权,伪齐。

而将金国人好事搅黄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张邦昌。

张邦昌在宋人的眼中,是大大的坏蛋,不折不扣的奸臣,但他对于南宋高宗赵构来说,却是大恩人,没有张邦昌,赵构的日子远没那么好过。

我们来看看这个帮了赵构的大忙,却被天下人唾骂的可怜虫吧。

张邦昌,河北人,但没有一点儿河北人的硬气,他一身都是软骨头。入仕后,和“北宋六贼”童贯王黼蔡京打得火热,从立场上看,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金兵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汴京告急,宋徽宗为了逃命,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从这一刻起,宋徽宗手下的北宋六贼被彻底清剿,全部退出历史舞台,继之而起的是宋钦宗这一代的抗战派代表李纲等。

张邦昌因为是宋徽宗的人,所以倒了霉。宋金议和的时候,首先派出的就是张邦昌,还有一个倒霉蛋——赵构。

要说这两人是替死鬼,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他们刚刚出使金营,宋钦宗这边儿就派人偷袭金兵的大营了,你说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是什么?

为了保命,张邦昌耍赖的功夫也是一流,他咬死不承认这是宋钦宗的意思,而是宋钦宗身边的李纲等的私自行动。同时,他给金国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北宋抗战派名单,当金宋议和的时候,这些抗战派将领全都下了课。

“靖康之耻”后,对于如何管理宋朝,金国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继续用赵氏为傀儡,二种是用外姓为傀儡。

支持前者的主要是“二太子”完颜宗望,支持后者的则是金太宗和完颜宗翰。显然金太宗和宗翰更有发言权,于是赵氏被迁往金上京,张邦昌反而因“功”被选中为傀儡皇帝。

但是张邦昌这人很贼,他知道只要金人一走,自己肯定处在风口浪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他压根儿就不愿意当这个活靶子。

可是金人不依不饶,威胁他说如果不当这个傀儡皇帝,就将汴京屠城。张邦昌无奈,只有演戏把这个皇帝当了。

但这仅仅是走走过场,金兵一撤,他就请出前两朝的皇太后,以发懿旨的名义将皇位禅让给了逃亡在外的康王赵构。如果没有他这一手,赵构这皇帝当得,还真不是那么名正言顺。

赵构明知张邦昌不是真心想称帝,还帮了自己,但后来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邦昌处死,以平民愤。

帝王,就是这样,你不能对不起他,但他可以对不起你。

标签: 张邦昌宋朝

更多文章

  • 张邦昌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不称朕,不坐龙椅,就连后宫的女人也不碰?是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邦昌,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张邦昌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往今来,我们所认识的皇帝向来都是黄袍加身,以“朕”自居,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好不威风。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皇帝推翻了我们对皇帝的这种认识,虽然他只当了三十三天的皇帝,却从不以“朕”自居,

  • 上官婉儿跟张昌宗是什么关系?武则天为什么要对她使用黥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上官婉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晚年时有一对男宠叫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貌胜潘安,被武则天视之为活宝。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最为倚重的"私人秘书"。因为张氏兄弟经常出入武则天身边,上官婉儿和他们见面打交道的时间也颇多。一来二去,情窦初开的上官婉儿和“莲花哥”

  • 北宋主和派代表人物,张邦昌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邦昌,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邦昌,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看了这题目,好像是对张邦昌有利,这可不是本意,因为汉奸这东东,自古就有,不是什么新玩意。汉奸,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不只限于汉族。《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

  • 被迫当了33天傀儡皇帝,张邦昌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邦昌,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邦昌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兵攻下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但是,由于各地的抗金运动仍然如火如荼,金人感觉自己统治宋人的这片区域相当费事,他们乃决定采取“以汉治汉”的政策,也就是找个

  • 与桓温有“断臂情结”的谋士:郗超 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第三类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桓温,郗超

    桓温手下的谋士算得上人才如云,但大多是上下级关系,“谋反”这样交心的话是说不出口的。真正懂他、理解他,陪他走过一路风雨的,有一个人,他叫郗超。我们小时候看电影、看电视,都要先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遇到郗超,就实在没有办法回答了。他是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第三类人”,时而高尚,时而卑劣。“变脸”之

  • 东晋郗超生平事迹简介 桓温某臣“一时之俊”郗超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晋,晋朝,郗超,桓温

    郗超(336年-378年),字景兴,一字敬舆,小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官员、书法家、佛学家,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郗超出身于高平郗氏,历任抚军掾、征西椽、大司马参军、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司徒左长史等职。他是桓温谋主,曾劝说桓温废帝立威。桓温因不肯采纳他的建议,在第三次北伐时

  • 亲手谋划夺晋江山的郗超 最后为何会将自己谋反的书信交给一心向晋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东晋,郗超,桓温

    近日重读《晋书》郗鉴传,看到西晋王朝在经历了“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为五个胡族轮番统治,史称“五胡乱华”。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尤其是在北方头等士族琅邪王氏当中的佼佼者王导的支持下,渡过长江称帝,建立东晋,史称东晋元帝。郗超与其祖父郗鉴、父亲郗愔就活跃于这一时期风

  • 郗超死后为何要把造反的罪名往自己身上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郗超

    郗超是东晋开国元勋郗鉴的孙子,“书圣”王羲之是他的亲姑父。郗超为人拧巴,很难把他定性为君子或小人,即便对老父尽孝,也充满另类色彩。郗超和权臣桓温混在一起,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坏事,他知道父亲郗愔忠于东晋皇帝,怕老父生气,所以自己给桓温出孬点子的事都瞒着他。后来,郗超病重快死了,而郗愔还活得挺精神,郗超

  • 神人葛洪究竟是一个医生化学家还是修仙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葛洪

    葛洪,作为一个时代中都有名的人,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医生、化学家、修仙者?对于他来说,修道、炼丹、救死扶伤自然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除了这些,他甚至还能领兵打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堪称大家的葛大师的一身。网络配图他的身世勉强算一个官二代,但是家道其实已经开始没落了。在家里还有点光景的时候,他

  • 东晋医学家葛洪:预防医学的先驱和传播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晋医学家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他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的炼丹家,还是一位有名的医学家。他是三国时期方士葛玄的侄孙,世人都称他为小仙翁。葛洪曾经受封做过关内侯,后来受其师傅遁世思想的影响隐居在罗浮山炼丹。葛洪画像葛洪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先驱和传播者,著有一部著名的著作《肘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