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谋士贾诩:一生智计非凡曹操帐下无出其右者

谋士贾诩:一生智计非凡曹操帐下无出其右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2/6 22:43:10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初随李榷,再从张济、张绣,后归曹操。

《三国演义》中,贾诩一出场,三五句话就把王司徒费尽心机诛戮的董卓说活了,而且一变为四:李榷、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后逃往陕西,派人给王允上表求赦。王允大赦天下偏不赦此四人(王司徒短见)。李榷等没奈何正准备四散逃生时,贾诩发话了:“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于是有了犯长安这回书和其后的天下大乱。

网络配图

后来,贾诩因和李榷政见不同,离开李榷,跟从张济、张绣叔侄。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起十五万大军征讨张绣。贾诩力劝张绣降操,并自往见操。曹操与贾诩一番交谈过后,十分器重,“欲用为谋士”(曹操的是有眼光。凡他遇见的人才,必倾心网罗,置诸翼下。),被贾诩推却。后曹操因勾搭张济亡妻、张绣之婶邹氏,致长子曹昂、拉皮条的侄子曹安民、虎将典韦皆丧于张绣、贾诩之手。

建安三年夏四月,急欲报子、侄之仇的曹操再次兴兵征讨张绣。在贾诩的谋划下,张绣结连刘表再次击败曹操。在回答张绣问话时贾诩的一番言谈充分展示了他的识见、智慧:“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建安四年十二月,袁绍、曹操相拒于官渡。袁绍寄书给贾诩,欲招纳张绣。当时袁绍强而曹操弱,张绣又与曹操有仇,便欲归降袁绍。贾诩极力阻止,并说“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再次显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网络配图

《三国演义》中,郭嘉为曹操上的“十胜十负”书极负盛名,今人皆以为它坚定了曹操击败袁绍的信心。其实坚定曹操信心的还有贾诩:“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建安十三年,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挟破荆州、败刘备之威势的曹操,陈兵百万,准备东击孙权。其时郭嘉已亡,曹营众谋士没一个有贾诩清醒。他劝告曹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头脑发热的曹操听不进去,终招致赤壁大败。

之后,曾被韩遂马超打得割须弃袍的曹操靠贾诩的离间计得以分化、击败韩、马,有名的“抹书间韩遂”其实是贾诩的计谋。

贾诩的才干,不仅得到曹操的赏识、器重,而且其子曹丕在与弟曹植的太子之争中

亦时时借重贾诩。曹丕曾问计贾诩,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贾诩告诉他:“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要曹丕脚踏实地,好好做人、做人子。后来曹操就立太子之事征询贾诩,机智的贾诩一句话就把曹丕扶正:“吾常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网络配图

贾诩一生智计非凡。纵观曹操帐下谋士,实无出其右者。郭嘉早夭、荀彧赐死、荀攸郁愤而终、徐庶一言不发、程昱满宠不可相提并论。贾诩独得善终与他明识时务、低调做人、不事张扬的做人原则有关。《三国志》对其为人处事有中肯的抨价:“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此外,贾诩可说是三国谋士中最无私心、最讲职业道德之人:从李榷时,几句话弄得天下大乱;跟着张绣,打得曹操大败亏输;归曹操后,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陈寿说他“通达权变,算无遗策”诚非虚言。于他身上,今之有心人似可悟通一二。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一代旷世奇才却只活了17岁 比曹操还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璀璨在三国历史舞台上的明星更是数不胜数。网络配图有些人更是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惊世之才。一代枭雄曹操的儿子曹冲,年仅五六岁,就以“曹冲称象”的典故表现出来惊人的智慧。曹操也因此特别宠爱这个儿子,一直以来都把他当做自己的继承人来栽培。曹冲是个神童,这是好多人

  • 三国十大未解之谜:曹操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

    10、荀彧之死之谜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荀彧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的贡献,曹操曾经称他为“张良”。三国志上关于他的死因写的含糊不清,他的死因也成为了三国的迷案、有人说荀彧是自杀的,有人说是曹操杀的,还有人说是病死的,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 煮酒论英雄:曹操是真的认为刘备是英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

    其一、参与董承“衣带诏”,密谋除曹操。演义第二十回,讲到许田打围事件,汉献帝回到皇宫极为生气、失望。本以为自己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魔掌中走出,汉室终于迎来了曙光,没想到董卓等人不过是恶狼,曹操却是猛虎。董卓时代的汉献帝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一晃多年过去汉献帝已经长大,加上几年的安定生活,渐渐不

  • 曹魏大将降蜀汉,后竟击溃曹操1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曹操与刘备汉中一战大败于刘军,其手下一名将降于刘备。25年后,这员降将击败曹魏十万大军进攻,粉碎了曹魏灭蜀的梦想。这员四川籍的将领名叫王平,诸葛亮去世后成为第二位镇守汉中防备曹魏的军政大员!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地区决战,在战争中,刘备得到谋士法正等人的帮助,再加上手下精兵强将,最终一举击败

  • 曹冲夭折 曹操为何急不可待的杀掉另一位天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叫《曹冲称象》,小时候为他小小年纪就那么聪明有些嫉妒,怎么自己就那么笨,想不到那块儿去呢?大一点以后,就把它当成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以为都是虚构的。直到见到了《魏书邓哀王冲传》之后才觉得有必要对曹冲从新认识。现在看来曹冲的天赋远远不是停留在自然科学方面,不然曹操怎么会多次提

  • 华佗犯了什么罪? 华佗被曹操所杀是否是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华佗

    华佗字元化,又名旉,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画像雕像集萃(20张)”。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

  • 他和孙坚曹操都交过手 战绩彪炳 最终死于内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坚,曹操

    徐荣,是后汉三国时一闪即逝的人物。不但在史籍中没有关于他的传记,而且关于他的记载加起来也不足百字。不过无论从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曾经提到徐荣的事迹,虽然着墨不多,但也足见此人在当时做发挥的作用。本文将以上提到的史籍中的资料,对徐荣这个人物进行一个粗略的描述

  • 三国史上曹操在洞房夜抢走了谁家的新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严格来说,闹洞房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里,对新婚夫妇巧妙进行婚前性启发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街坊邻里大人小孩的挑逗起哄喧闹,暗示一对新人洞房之中该干些什么,特别是重在打消女子对于男女性事的羞怯。说白了,就是新郎新娘首次肉体开展前的序曲。当然与此同时,客观上,对围观看热闹的少男少女,也起到了性启蒙的作用。曹操

  • 曹操用六将换回自己的性命 是他早就布下的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顾虑情分,在立了军令状的情况下还是放走了曹操,具体的过程小编不再赘述了,就来看看曹操下的这场五关六将换性命的妙趣。网络配图关羽投降曹操那段时间,曹操待他可谓是如座上宾,美女美食美酒哪样少过他,这一恩关于斩颜良诛文丑,解了曹操的白马之围算是还上了。巧就巧的是,一心想要封锁的刘备的消

  • 探秘神医华佗之死:让曹操动杀机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佗

    面对如今通俗讲史戏说泛滥的局面,王立群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讲华佗将严格按照医史文献记载,并指出《三国演义》中对华佗之死的记述也纯属虚构,华佗要开颅为曹操治疗头风病只是罗贯中的“戏说”。开讲华佗坚决不戏说中医,不仅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来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而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哲学理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