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崇:唐玄宗的肱骨之臣,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姚崇:唐玄宗的肱骨之臣,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79 更新时间:2023/12/8 8:31:21

姚汝能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令人捉摸不定。其实这一切都由于他的家庭,他出身名门,却因父亲获罪而不得不活得谨小慎微。姚汝能每次提到自己的太爷爷时都十分自豪,他的骄傲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的太爷爷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姚崇。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位千古良相的一生吧。

姚崇生于一个武将世家,因此少年时喜欢武艺,在二十岁时才开始研习功课。公元675年,二十四岁的姚崇以挽郎的身份入仕,挽郎一般是指为皇帝、皇后、妃嫔、亲王等级别的人出殡时引柩唱挽歌的少年,在当时是步入仕途的绝佳方式。后相继在濮州、郑州任司仓参军十三年。

公元696年,契丹作乱,武则天发现了在军中勤奋沉稳的姚崇,提拔他做夏官侍郎,两年之后,姚崇便因自己的才能和武则天的赏识,成为宰相。在担任宰相期间,姚崇勤勤恳恳,整顿边防,发展生产,为稳定武皇时期的政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武则天晚年,正直刚强的姚崇锋芒太过,得罪了男宠张易之,不得不离开朝堂,退出了武则天时期政坛。临行前,他举荐张柬之为相,武则天也接受了他的建议,由此可见,女皇对姚崇还是相当信任的。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继位,姚崇参与了这次行动,回归朝堂。然而不久,他因为在探望武则天的时候,真情流露,与武氏共念君臣之情而相对流泪,遭到了唐中宗的忌恨。可以看出姚崇也是个性情中人,武则天应当是他的伯乐,他参与复辟李唐王朝是出于大义,对武则天的处境表示同情则源于私情,更显示了他的率真耿直。

此时天下虽已重归李姓,但政局变幻莫测,先后有韦后、安乐公主作乱,唐睿宗登上皇位。第二次登上皇位的唐睿宗重用姚崇、宋璟,国家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无奈,野心颇大的太平公主干扰朝政,双方几番交锋,姚崇又一次遭贬职,被迫离京。

公元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登上皇位。一心想重振李唐盛世的唐玄宗,登基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良相。因此,他想到了姚崇。

当姚崇面对皇上发出的offer时,他并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而是特别冷静地提出了十条建议,并要求只有唐玄宗同意了,他才会出任宰相。姚崇有这样的要求并非他狂妄自大,而是因为他经历了几十年官场沉浮,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他真心希望有一位一心为社稷百姓着想的明君,一位有魄力有手腕平定朝堂的贤君。

姚崇这十条建议,涉及到整顿吏治、稳定朝堂、安抚民生三个方面,每一条都是李唐王朝曾经的血泪教训,他建议唐玄宗禁用宦官、外戚,不修寺庙、实施仁政、撤军止战,每一条都直击要害。唐玄宗面对这样的宝贵建议,更加赏识姚崇,十分痛快地接受了这十条建议,从此,君臣二人携手,共创大唐王朝最辉煌的时代。

不过,这样一位治国能手,却治家无方。姚崇的儿子姚彝、姚异,借着家中的权势,贪敛钱财,行为无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姚崇自认有愧皇恩,多次请辞相位,终获批准。虽然姚崇不再担任宰相,但是唐玄宗还是像以前一样倚重他,会认真考虑姚崇的建议。所以,姚崇还是个勇于担当,极负责任的人。

只是,姚崇此举并未让子孙警醒,他的孙子姚闳在天宝年间,胁迫当时已病重的宰相牛仙客,要求他举荐自己为宰相,被牛仙客的妻子告发,唐玄宗震怒,诛杀姚闳,祸及姚家。

由此看来,《长安十二时辰》中姚汝能应该就是姚闳的儿子,他不断提醒自己太爷爷的成就,其实是希望像先祖那样有所作为,然而,罪臣之子的身份有给他带来了许多羞辱与磨难,他的性情才变得古怪起来。

姚崇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经历过神龙政局的动荡,中宗睿宗朝堂的混乱,玄宗时的开元盛世,在任何时代他都能保持本心,一心一意为大唐王朝出谋献策,为百姓民生殚精竭虑,着实令人敬佩。他本该圆满的一生,却因子孙的过错而明珠蒙尘。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本心,就算不能为家族争光,也千万莫要让家族蒙羞,毕竟家人才是我们永远温暖的源泉。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严格要求自己,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坑爹”之人了。

标签: 姚崇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刘禅能合理的利用哪些人,蜀汉根本不会被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年间,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自从赵子龙老将军去世之后,蜀国就面临着岌岌可危的窘境,而此时的蜀国,给大家的感觉是没有人可用了,其实不然,其实蜀汉如果能合理的利用这些人的话,根本不会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姜维此人算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接

  • 牧野之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牧野之战有什么结果和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牧野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着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着名战例。

  • 关于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评价是怎样的?他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历史解密

    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针对浪漫主义的重情感而提出重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写的诗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种观念而改变了整首诗的含义。波德莱尔的美学原则直接影响了19世纪法国最有声望的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马拉美、兰波例如.魏尔伦的诗歌强

  • 曹丕为王粲送行,在灵堂学驴叫是几个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野史秘闻

    如果我们抛开演义的误区来看,就不难发现,曹丕是一个有才华带吃货与可爱的一个综合体,很多人都知道,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从六言诗到七言诗,都经过了数百年亦或者千年的沉淀,而曹丕,则是历史上第一个写出七言诗的人,他的《燕歌行》奠定了七言诗格式。除此之外,曹丕的诗歌在选材上,也是别具一格,在

  • 刘景先: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何自缢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刘景先,本名刘齐贤,唐朝时期宰相,右相刘祥道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景先方正好学,门荫入仕,累迁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 ,袭爵广平郡公,授晋州司马。入为给事中,迁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英国公徐敬业叛乱后,上书营救宰相裴炎,受到酷吏陷害,贬为吉州长史。永昌元

  • 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其颜料在现代以什么为主要材料?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漆画颜料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探索赤壁之战的具体经过,蜀魏吴三方有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率二

  • 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几时几分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几时几分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就算有时候时间未到,监斩的官员也很想早早的处置犯人,但还是要等到午时三刻才下令开刀问斩。那古代为什么一定要午时三刻处斩犯人呢?午时三刻又是几时呢?在古代,之所以午时三刻才决定对犯人开刀问斩,这还是有原因的。在如今,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

  • 听说李元昊皇帝战死,妃子居然载歌载舞庆祝?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元昊,西夏,野史秘闻

    那么这个皇帝是谁呢?他就是李元昊。其实他原本并不姓李,只是因为他的祖上在唐朝的时候立了功,所以就被赐予了李姓。后来这个李姓就被李元昊嫌弃,然而在宋朝的时候他竟然又改回了李姓。他这个人野心勃勃,而且心狠手辣,无论是对待敌人还是对待自己人都不留情。他的父亲死后,李元昊就成为了继承人。李元昊刚成为继承人,

  • 正史中瓦岗五虎与蜀汉五虎相比,谁的实力更强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瓦岗五虎,隋朝,风云人物

    何为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讲古代名将都喜欢将五人凑到一起,比如三国时期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隋唐交替之际有瓦岗五虎将。这些五子良将和五虎将,还真不全是说书人杜撰,在正史中都能找到依据。曹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