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敬(1869—1922),字漱唐,号退庐,江西新昌(古江西宜歉)人。光绪乙已(1894)进士,次年补殿试,选翰林院嫡凶士。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辽沈讲监察御史,广东讲监察御史。
胡思敬,字漱唐,一字笑缘,早号退庐居士。江西宜歉县新昌镇人。死于1869年(浑同治八年)。祖女胡元英,贵州省镇近知县,曾经授"云骑尉"世职。女(上焱下木)云,候选知县。
思敬少时伶俐,六七岁时,他母亲便"教以歌谣,有尽似古乐府者"。9岁,随着女亲便读于治阳胡氏家塾。1887年(光绪十三年)进教。没有暂进北昌经训学堂求学四年。1893年及第,次年景进士。后拔取翰林院嫡凶士,已多少任吏部考功司主事。1908年(宣统元年)补辽沈讲监察御史,转掌广东讲监察御史。
他没有畏显贵,对于权***、污吏、妖人、宄党无没有指名***。任职没有及三年,共上疏四十八次。宣统三年(1911)3月,愤于举行没有承受劝谏,乃挂冠离京,假寓北昌,专心著述,校辑图书。
平易近国初年,江西教术界公推他为江西省教导会会少,他脆辞没有便。假寓北昌后,仍常常收支书店,厥后馆躲达40万卷,出格是各县县志,尤注重支躲。
他“益肄于教,日至书肆搜供经书。老仆背囊从厥后,无所没有支,盖亦无所没有读。”时躲书达二十万卷,齐部携回北昌,正在东湖滨筑室,楼上称“问影楼”,楼下为江西公坐退庐藏书楼,对于中凋谢。后又持续充分躲书,馆躲至多时达四十万卷。抗日和平时代,北昌失守前夜,厥后人将躲书迁至宜歉胡氏公宅,于平易近国三十六年(1947)复原凋谢。1953年,由县文明馆报请省藏书楼处置。后运到北昌,由省藏书楼浑理编目,至古供人研讨参考。
早年,思敬借努力修建城贤祠宇,处置无益于城梓,无益于社会的举动。正在北昌,前后建新昌三小人祠,祀宋状元姚勉、明侍郎邹维琏、明户科给事中吴苦去。又建明季六小人祠,祀袁继成、杨廷麟等6城贤。正在宜歉,又曾经重建殷贤祠,祀伯夷、叔齐;创立梅陶二公祠,祀汉梅子实,晋陶渊明;重建陈节愍公祠,祀明朝陈泰去。1920年又将乡北古柏园,减以建葺,更名"冬青园"。正在周家坳倡设"盐步学堂",延聘邑中名宿传授青少年以经史。
1922年,他搬家北昌,是年4月30日病逝于北昌,末年53岁。他去世后,朋侪魏元旷,又为他编印有《退庐文散》、《退庐诗散》、《退庐笺牍》。台北文海出书社将他的著述8种,命名《退庐齐散》,支进《远代中国史料丛书》列为第45散,公然出书。
胡思敬的次要著述有:《退庐疏稿》四卷(附《附录》一卷)、《驴背散》四卷、《丙午厘定民造刍论》二卷(附《附录》一卷)、《戊戌履霜录》四卷、《王船山〈读通鉴论〉辨正》二卷、《盐乘》十六卷、《国闻备乘》四卷、《年夜匪盗国记》一卷等。《〈古文辞类纂〉补》、《圣武记纂误》、《鲁论六要类释》,《问影楼舆天丛书》(共十五种、四十四卷);《问影楼丛刻初编》(共九种、三十六卷);《豫章丛书》(共支唐宋以去江西历代名流著述经、史、子、散一百整三种、六百九十四卷、二百六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