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京大屠杀中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

南京大屠杀中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3/12/18 13:29:18

伯恩哈尔·尔普·辛德贝格,丹麦人,1911年生,终身未婚。辛德贝格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也是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

1937年代表丹麦到中国协助保护江南水泥厂。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辛德贝格德国的卡尔·京特博士在江南水泥厂设立了难民营,先后保护和救助了两万多名南京难民。1938年2月3日,辛德贝格南京安全区递交了他所记录的日军在南京的屠杀等行为。

辛德贝格还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一起考察和拍摄江南水泥厂和栖霞寺一带日本军队的暴行。在日军的逼迫下,辛德贝格于1938年3月离开南京。返回欧洲后,他在日内瓦等地放映在中国拍的纪录片,把日本军队在南京的暴行公之于众。

1984年,辛德贝格病逝。

人物生平

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1911年2月19日生于丹麦国的奥尔湖斯城。

1937年12月5日,26岁的辛德贝格受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派遣,与受德国禅臣洋行派遣的京特博士,一起从上海赶到位于南京栖霞山附近的南京江南水泥厂。辛德贝格当时的职责是,守护江南水泥厂从丹麦购买的、年产20万吨水泥的生产设备。

南京沦陷之后,辛德贝格、京特等人利用外国人身份,庇护了当时在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栖霞寺难民所的约2万名中国难民,减轻了日军对平民的伤害,并且记录了日军战争犯罪的事实,向国际社会传播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为阻止日本屠杀者进入难民区,辛德贝格和京特在江南水泥厂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辛德贝格在给朋友的通信中这样写道:“我在厂里升起了一面在中国最大的丹麦国旗。我还让人在厂房屋顶上用油漆绘出一面约1350平方米的丹麦国旗,从空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我想这一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面丹麦国旗。”这段通信内容后来刊登在丹麦的一家报纸上,《最大的丹麦国旗飘扬在中国南京》成为中丹两国人民在战火中构筑友谊的例证。

1938年2月3日,辛德贝格向南京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秘书易斯·斯迈思博士递交了他所记录的日军在南京的屠杀等行为。辛德贝格先生还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一起考察和拍摄江南水泥厂和栖霞寺一带日本军队的暴行。

辛德贝格的做法让日军恼羞成怒,在日军的逼迫下,1938年3月20日,辛德贝格先生不得不离开了南京。

辛德贝格先生返回欧洲后,他仍不忘向外界揭露日军暴行。在日内瓦等地放映他在中国拍的纪录片,把日本军队在南京的暴行公之于众。

在1938年第2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辛德贝格放映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记录日军暴行的影片。在当时日军拼命封锁消息的情况下,这部影片让许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辛德贝格终身未婚,于1984年4月去世,骨灰撒入大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可夫战争风云:保卫列宁格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1896年12月1日,朱可夫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

  • 苏德战争朱可夫元帅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1896年12月1日,朱可夫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

  • 苏德战争朱可夫守卫莫斯科的战争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守卫莫斯科1941年10月7日黄昏,朱可夫飞抵莫斯科。他立即前往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他同朱可夫打过招呼后,便指着地图开门见山地说:“你瞧,这里的情况很严重,而我又无法得到西方面军的真实情况的详细报告。我们不知道敌人进攻的地点和兵力,也不知道我军的状况,因此难以做出决定。你马上到西方

  • 苏德战争逆境英雄罗科索夫斯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苏联元帅,统帅,军事家,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他头脑冷静沉稳、处乱不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战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人物生平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

  • 苏德战争朱可夫的主要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斯大林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地域的会战是极其激烈的,”朱可夫写道:“我个人认为只有莫斯科会战能与之相提并论……敌人在顿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地域共损失150万人,3562辆坦克和强击炮,12000门火炮和追击炮,3000架飞机和大量其它技术兵器。”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

  • 罗科索夫斯基与莫斯科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苏德战争中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先后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诸战役。在莫斯科会战中,罗科索夫斯基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以纵深反坦克防御,高度积极而机动地对付敌人的坦克突击;反攻时,为扩张战果,在集团军内

  • 苏德战争名将曼施坦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原名埃里希·冯·莱温斯基(Erich Von Lewinski),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

  • 苏德战争曼施坦因的军事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原名埃里希·冯·莱温斯基(Erich Von Lewinski),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

  • 苏德战争德国名将古德里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国陆军大将,著名军事家,“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他同时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古德里安

  • 二战名将古德里安的军事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闪击波兰1939年8月,二战即将爆发。古德里安任费多尔·冯·博克辖下的第19装甲军军长(包含第3装甲师)。第19装甲军作为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开路先锋,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在随后不到2个星期的时间里,古德里安和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