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一生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3/12/10 6:46:57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管,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斯普”的小毒蛇,她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屋大维满足了她临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恺撒所生的儿子恺撒里昂以及她和安东尼所生的长子亚历山大,均被屋大维下令处死。 随着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盖厄斯·儒略·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东尼,因此又通称为埃及艳后。

才貌出众

克利奥帕特拉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了一个领土空前广阔的帝国时,将埃及给了自己的一个将军——托勒密·索特尔,托勒密·索特尔随即建立起了埃及历史上的托勒密·索特尔王朝。而克利奥帕特拉是克罗狄斯·托勒密·奥雷特国王的次女。

克利奥帕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依照当时的法律,克利奥佩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统治埃及。

公元前51年,克利奥帕特拉登上王位。克利奥帕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但丁、莎士比亚等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利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靡的宫廷中长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为继承人,共同执政。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后,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攻入埃及。 在其父亲安排下,克利奥帕特拉按照习俗于她的异母弟弟(后来的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结为夫妇,并由他们二人共同掌权。野心极大的克利奥帕特拉想进一步获得更大的权利,但是当时两位大臣波希纽斯和奥克奇维安联合起来对付她,将她赶到叙利亚,她在那里筹集军队,准备以武力争夺埃及王位。

迷住恺撒

此时,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追击庞培到了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的手下伯狄诺斯将庞培杀害,把他的头颅献给了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以此来讨他的欢心,想利用恺撒来除去他的姐姐克利奥帕特拉。

但是这一举动并没有让他获得恺撒的好感。而克利奥帕特拉也想借此机会利用恺撒助她夺得王位,就命自己的属下装扮成一个商人,将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商人到恺撒住处求见恺撒时,她就从毯子里面出来,与恺撒见了面。

那时克利奥帕特拉正处妙龄,美艳惊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恺撒给迷住了,恺撒就下令执行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的遗嘱,由克利奥帕特拉和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一起执政。

随后,波希纽斯发动叛乱,叛乱失败后被杀,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在逃亡的时候也命丧黄泉。恺撒征服了埃及,但却没有把埃及划入罗马的领土。从此,克利奥帕特拉与恺撒生活在一起,并有了一个儿子,名叫菲罗帕托·菲罗墨托·恺撒,意思是“小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同时,恺撒恢复了克利奥帕特拉的王位。

公元前45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住在第伯树对岸的恺撒私人宅邸。恺撒实践誓言,在罗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乌斯族系祖先的维纳斯的神庙,还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黄金塑像竖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为罗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恺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美梦顷刻化为泡影,黯然离开了罗马。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后,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恺撒所生之子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统治埃及。其子被宣布为阿蒙神之子。 此时在罗马,盖厄斯·儒略·凯撒的养子屋大维及属下马克·安东尼平定了罗马的动乱,两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屋大维统治西部,安东尼则统治东部。安东尼在攻打安息时传讯克利奥帕特拉到塔尔苏斯,希望获得埃及的财富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征服安东尼

克利奥帕特拉则乘坐金色的大船,穿着艳丽来到了塔尔苏斯面见安东尼。她的美貌也把安东尼给征服了,两人在塔尔苏斯同居达12年之久,而克利奥帕特拉也给安东尼生育了3个子女。女王成功地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国。

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他在腓力比战役中最后击败共和派领袖布鲁图斯和喀西约的军队后,按照与屋大维的协议巡视东方行省,筹措资金。公元前41年他到达西利西亚的塔尔苏斯,遗使埃及,召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对罗马政局和头面人物颇为了解,认为这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

据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乘坐一条豪华的楼船,从埃及出发,先到西利西亚,再经后德诺斯河抵达塔尔苏斯。这艘船的船舱上挂着用名贵的推罗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楼用金片包镶,在航行中与碧波辉映,散发光彩。

女王打扮成维纳斯女神的模样,安卧在串着金线,薄如蝉翼的纱帐之内。美丽的童子侍立两旁,各执香扇轻轻摇动。装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银桨,在鼓乐声中有节奏地划动。人们奔走相告,观者如潮。

安东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迷人的风姿,优雅的谈吐,神魂颠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责问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对“三头”战争中的暖昧态度的问题抛到九霄云外,而且当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杀害埃及王位的继承人和竞争者、当时避难于以弗所的异母妹妹雅西斯。不出数日,这个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虏,跟随她一起到埃及去了。他们在埃及一起度过了公元前41—40年的冬天。

政治联姻

公元前40年夏,安东尼回到意大利。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他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奥克塔维娅为妻,以罗马传统的联姻方式巩固政治上的联盟。到公元前37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加深,安东尼回到东方,准备远征帕提亚。他以征途艰辛,不宜安置于军营为理由,把奥克塔维娅遣送回罗马。而当安东尼到达安条克,即邀请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会面,并且,违反罗马的传统习惯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结婚。

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结合,并非全由情欲所驱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东尼企图稳定罗马的东方行省,准备远征帕提亚,以及同屋大维进行斗争,亟需得到埃及在财政上的支援。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埃及托勒密王国发生深刻的社会危机之时,施展种种手腕,包括运用迷惑安东尼的方式,以图在罗马的强权之下,维护和发展托勒密王国,加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

为了满足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野心,安东尼把叙利亚中部地区、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岛,以及纳巴特王国部分地区等,赠给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支持安东尼远征帕提亚,结果未能获胜。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得胜后,不是在罗马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按照埃及的礼仪来举行凯旋式,两人同登黄金做成的王座,克利奥帕特拉称为“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称为“诸王之王”。

安东尼在东方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他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关系,始而受到罗马人的非议,继而激起了他们的恼怒。他们斥责安东尼将罗马的征服地赠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准备迁都亚历山大里亚另建新王朝。在罗马,人们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认为她是除了汉尼拔以外构成对罗马最大威胁的女王。这就使安东尼威信扫地,丧失了国内的有力支持。这一点被屋大维利用,也是造成安东尼在与屋大维斗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趋于尖锐.完全决裂了。安东尼应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书遗弃其妻奥克塔维娅。屋大维也发誓为其姐所受的侮辱报仇。

他不顾冒犯罗马的传统习俗从维斯塔贞女手中取得安东尼放置于神庙中的遗嘱,公布于众。安东尼的遗嘱记述了他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领土分配,还指令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将其遗体安葬在亚历山大里亚。遗嘱一公布,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据此,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宣战,并剥夺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以及其他一切权力。

最终归宿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亚克兴海战]。正值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之时,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安东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近,早就研究各种自杀的方法。她躲进了墓堡,但为屋大维所智擒。当屋大维去看望自己的俘虏时,她还施展手腕,千方百计哄骗和迷惑屋大维,然而未能奏效。

屋大维生擒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带回罗马,在举行凯旋式时示众。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得知后,陷于绝望,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传奇、浪漫的一生。

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管,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屋大维满足了她临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东尼埋葬在一起。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恺撒所生的儿子恺撒里昂以及她和安东尼所生的长子亚历山大,均被屋大维下令处死。 随着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宣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庞培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格涅乌斯·庞培(拉丁语:Gnaeus Pompeius MagnusMagnus意为“伟大的”,英语:Gnaeus Pompey,前106年-前48年),又译庞贝,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勇敢善战,为人正直,于前三头同盟中势力最强。庞培在罗马内战中被凯撒打败之后逃到埃及,被阿基拉斯刺

  • 克拉苏具体的死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约公元前115年—前53年),古罗马军事家、政治家、罗马共和国末期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他曾帮助苏拉在内战中夺权建立独裁统治,大半生都在政坛上度过,并继承父业进行商业投机。他通过黑市贸易,经营矿产,投机地产买卖,及接受贿赂、剥削平民、非法夺取其他人的财产等手段积攒万贯家财。苏拉

  • 斯巴达克斯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斯巴达克斯(希腊语:Σπάρτακος;拉丁语:Spartacus),?-约公元前69年。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军事家,于公元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元老院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意

  • 君士坦丁大帝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君士坦丁一世生平简介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罗马皇帝,在位期间从306年至337年。曾在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其背景是基于政治的意图,想要争取广大的基督徒的支持,并对幼发拉底河防务进行监督。于公元330年将罗

  • 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ΙΑ' Δραγάσης Παλαιολόγος;英语:Constantine XI Palaiologos,1405年2月8日-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曼努埃尔二世第八子,约翰八世之弟。1453年5月29日,

  • 屋大维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拉丁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 Octavian Thurinus),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

  • 罗马五贤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五贤帝(5 Good Emperors),又称五贤君,是在公元96年至180年期间统治罗马帝国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为: 涅尔瓦(Nerva,96年—98年)、图拉真(Trajan,98年—117年)、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勇帝”)、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

  • 巴黎公社领导人瓦尔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斯·欧仁·瓦尔兰(Louis Eugene Varlin,1839年10月5日-1871年5月28日),法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主席,1871年巴黎公社领导人之一。1839年出生,原是一名装订工人,1865年参加第一国际并成为巴黎支部联合会主席,为蒲鲁东主义者,后来成为马克

  • 巴黎公社领导人布朗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Louis-Auguste Blanqui,1805年2月1日---1881年1月1日)法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巴黎公社的传奇人物,巴黎公社议会主席。在《藉星永恒(L'eternitépar les astres)》(1871)中设想多元的平行世界,构

  • 君士坦丁五世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简介 君士坦丁五世(718-775在世)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741∼775年在位),绰号“科普罗尼穆斯”,以对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的战争中取得的辉煌战绩闻名。伊索里亚人利奥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之子,718年,他在受洗礼的时候,弄污了圣水,因而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