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乌尔班二世的成就

乌尔班二世的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1/20 23:11:43

乌尔班二世是因为受到了前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赏识而最终走上了教皇的位置,在就任罗马教皇之前,乌尔班二世便已经为其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在乌尔班二世接受前任教皇的队服敌对教皇的反抗的时候,乌尔班二世便去到德国,运用当时基督教权与权之间存在的矛盾,将受到德皇扶植的敌对教皇击败,完成了前任教皇所交付给他的使命,而他也因此被前任教皇提升为意大利奥斯提亚枢机主教。

在1088年的时候,乌尔班二世当选为下一任的教皇。在乌尔班二世上台的时候,整个罗马帝国还处在由帝国皇帝所支持的对立教皇克莱门特三世的掌控之中。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乌尔班二世提出了反对世俗王权任命神职的意见,并提出主教应该由神职人员以及教徒选举产生。但是那时候的王室起着绝对的作用,一直到1096年,乌尔班二世才将克莱门特三世打败,返回落落,结束了他长期的流浪生活。

在返回罗马之后,乌尔班二世正式控制了罗马,并开始在罗马帝国中推行教权。1095年的时候,乌尔班二世在意大利召开了宗教会议,极力地鼓吹东征,并多次发表演讲,直到他死前,依然在做着再次鼓吹东征的演讲。

他重了教皇的权威,将教会改革教权至上的政策上面取得了比前任更大的成功。在乌尔班二世十年的教皇生涯之中,仅仅只三年是立足在罗马的。但是即使如此,他在罗马所做的活动对于中世纪教会改革的胜利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对乌尔班二世的评价是怎样的

乌尔班二世是在格列高利七世之后的罗马教皇,在就任教皇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历史上对于乌尔班二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

人们将乌尔班二世位列中世纪四大拉丁神父之一,可见后世对乌尔班二世的评价之高。那么为什么会给乌尔班二世这么高的评价呢?

在乌尔班二世就任教皇之后,并没有获得罗马教皇应有的那种权力。当时的罗马帝国仍然控制在敌对教皇的权力之下,就因为敌对教皇有着罗马帝国皇帝的支持。所以乌尔班二世在就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流浪之中。

他有着精明的头脑,他知道只有自己是无法打败敌对教皇的,因此,他开始寻找自己的支持势力。不仅仅是外在的军队势力,他还从帝国境内的反对势力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终于在外流浪了七年之后将敌对教皇打败,夺回了自己的教皇宝座。

在重返罗马之后,乌尔班二世将敌对教皇的势力清除,并继续推行前任教皇所推行的“教权至上”的克吕尼改革政策。相比与前任将教皇而言,乌尔班二世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因为他比前任教皇将权力与人心利用的更加地熟练。在他就任期间,在法国和英国境内推行了教权,保证了克吕尼运动的开展。

在1095年的宗教会议上,乌尔班二世的“改革法”通过,并编入了中世纪最著名的《革拉先教会法规歧异汇编》之中,在罗马教会中沿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正是因此,乌尔班二世对于后来的基督教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将其称作是中世纪四大拉丁神父之一。

乌尔班二世演讲是为了什么

在乌尔班二世的一生当中,发表了多次演讲。那么乌尔班二世演讲是为了什么呢?

乌尔班二世演讲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动十字军东征。在乌尔班二世上台之后,接到了拜占廷皇帝求助信息。那时候的拜占廷受到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直逼君士坦丁堡。在这个过程中,拜占廷皇帝曾多次西欧君主和教廷求救,但是均没有回应。

原本希腊东正教会与罗马教廷产生过争端,所以拜占廷的皇帝并不是很想求助于教皇。但是自己求助的西欧君主与教廷又一直没有回应,没有办法的拜占廷皇帝就将教皇伸出了求助之手,并提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提出东、西教会重新合并,由教皇统一领导。

而乌尔班二世本身就有着由教皇统治基督教世界的野心,于是,乌尔班二世便接受了拜占廷的求助,试图发动十字军东征。在1095年的3月,乌尔班二世召开了宗教会议,表达了发动十字军东征的想法,但是并没有得到狂热的支持。为了顺利地发动十字军东征,乌尔班二世便将目光瞄准了更适合发动十字军东征的法国。

他来到了法国境内,在法国的各个教会之间游说,并最终发表了著名的“以父为名”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法国民众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狂热。在这个演讲之后,确定了十字军东征的日期。正是这个演讲,促使了十字军东征的顺利进行。

之后,乌尔班二世继续在西欧各地进行演讲,劝说其他各国也发动十字军东征。一直到他去世前的三个月,他依然在为第二次发动十字军东征而努力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腓特烈一世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腓特烈一世生平简介 腓特烈一世(德语:Friedrich I;英语:Frederick I;1122年-1190年),又被称为“红胡子”或“巴巴罗萨”(Barbarossa),是欧洲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德意志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腓特烈出生于1122年,他的父母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士瓦

  • 腓力二世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腓力二世的介绍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绰号“狐狸”,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九位国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之子,母亲为香槟的阿黛勒。在他之前,卡佩王朝已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但国王却像囚徒

  • 腓特烈二世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腓特烈二世生平简介 腓特烈二世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母亲为西西里的康斯坦丝(由诺曼人统治的西西里王国的女继承人)。他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边防区(马克)的耶西(Jesi Mark Ancona),是亨利六世夫妇惟一的孩子。腓特烈二世异常注重皇帝的威严,留下了大量以罗马皇帝为造型的雕塑,让现代

  • 路易九世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简介路易九世(1214—1270年),被尊为“圣路易”,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1226—1270年在位)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 人送绰号“完美怪物”。作为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并被后人尊称为“圣路易”,曾经发起第七次

  • 凯撒大帝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凯撒大帝简介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称恺撒大帝,又译盖厄斯·儒略·凯撒、加伊乌斯·朱利叶斯·凯撒等,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恺

  • 刺杀凯撒的布鲁图斯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布鲁图斯简介 马可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凯皮欧(Marcus Junius Brutus Caepio,前85年–前42年)是晚期罗马共和国的一名元老院议员。作为一名坚定的共和派,联合部分元老参与了刺杀凯撒的行动。布鲁图斯刺杀凯撒的故事 一、早年生涯 布鲁图斯的父亲德希马·布鲁图斯是一位政治家。他

  •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她才貌出众

  • 庞培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格涅乌斯·庞培(拉丁语:Gnaeus Pompeius MagnusMagnus意为“伟大的”,英语:Gnaeus Pompey,前106年-前48年),又译庞贝,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勇敢善战,为人正直,于前三头同盟中势力最强。庞培在罗马内战中被凯撒打败之后逃到埃及,被阿基拉斯刺

  • 克拉苏具体的死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约公元前115年—前53年),古罗马军事家、政治家、罗马共和国末期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他曾帮助苏拉在内战中夺权建立独裁统治,大半生都在政坛上度过,并继承父业进行商业投机。他通过黑市贸易,经营矿产,投机地产买卖,及接受贿赂、剥削平民、非法夺取其他人的财产等手段积攒万贯家财。苏拉

  • 斯巴达克斯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斯巴达克斯(希腊语:Σπάρτακος;拉丁语:Spartacus),?-约公元前69年。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军事家,于公元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元老院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