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拒领诺贝尔奖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拒领诺贝尔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1/17 16:39:01

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

1957年,发表《日瓦戈医生》,并获得1958年诺贝尔学奖,后因受到苏联文坛的猛烈攻击,被迫拒绝诺贝尔奖。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逝世。1982年起,苏联开始逐步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

1890年2月10日,帕斯捷尔纳克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被同化的犹太家庭。母亲罗莎莉亚·考夫曼是一位钢琴家,也是鲁宾斯坦的学生;父亲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是莫斯科美术、雕塑、建筑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曾否认自己的犹太背景,接受洗礼,并曾为托尔斯泰作品画过插图。

除了家学的渊源,帕斯捷尔纳克曾接触过的当代文学艺术界的多位名家,对他也有深远的影响,包括托尔斯泰、斯克里亚宾、里尔克、赫玛尼诺夫。

1909年,帕斯捷尔纳克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语文系哲学班。

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在科恩教授指导下攻读德国哲学,研究新康德主义学说。

1913年,开始同未来派诗人交往,在他们发行的杂志《抒情诗刊》上发表诗作,并结识了勒布洛夫马雅可夫斯基。他以后的创作受到未来派的影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帕斯捷尔纳克回国,因腿部有残疾而免服兵役,暂在乌拉尔一家工厂当办事员。同年,他的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问世。

1916年,他出版第二部诗集《在街垒之上》,步入诗坛。

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从乌拉尔返回莫斯科,在苏维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员部图书馆供职。帕斯捷尔纳克的家庭受到冲击,父亲曾一度遭到流放。

1921年,他的父母携两个妹妹流亡国外,他则一直留居国内,在苏维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员部图书馆供职,并从事文学创作。1923年,帕斯捷尔纳克和家人一起在柏林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到了莫斯科。

1922年至1932年,迎来诗歌写作高峰;二十年代后期,受到“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攻击,作品发表艰难,转而翻译许多西欧古典文学名著,诸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十四行诗、歌德的《浮士德》等,译文极为优美,别具文采,被认为是最好的俄文译本,在译界享有盛名。

1934年,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被布哈林树为诗人的样板,取代马雅可夫斯基和别德内,但因无法适应时代需要,一年后又被逝世的马雅可夫斯基所取代。

大清洗运动中,帕斯捷尔纳克虽曾被关押、审讯但最终免遭镇压,因为他翻译的格鲁吉亚诗人的作品,得到斯大林的赞赏。

1943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奔赴奥勒尔战场采访和报道战事,写有战地特写和报告文学作品。

1945年起,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使作协领导人加大压制力度。

1947年,受到苏联莎士比亚研究者斯米尔诺夫的横加挑剔,致使已经排版两卷莎翁译文无法出版;三月,作协书记苏尔科夫在《文化与生活》杂志发表《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指责他视野狭窄、内心空虚、孤芳自赏,未能反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旋律;潜心撰写《日瓦戈医生》。

1949年10月9日,情人伊文斯卡娅被作协诬告逮捕,受尽恫吓折磨,后被关入劳改营五年,此为作协阻止《日瓦戈医生》创作的狠毒手段。

1956年,完成《日瓦戈医生》,书稿同时交由《新世界》杂志和文学出版社:《新世界》编辑部退稿否定,并附上一封由西蒙诺夫、费定等人签名的信,严厉谴责小说的反苏和反人民的倾;文学出版社同样拒绝出版。

1957年,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通过伊文斯卡娅读到《日瓦戈医生》手稿,几经周折抢先在米兰出版了意文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小说传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作家欣然致电瑞典文学院,表示他“无限的谢意、感动、安慰、惭愧”。获奖消息在前苏联引起轩然大波,作品受到严厉批判,本人也被开除作协会籍,并受到各种威胁恐吓,于是被迫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取得荣誉,却反而招致屈辱和灾难的作家

1958年11月6日,帕斯捷尔纳克有关获得诺奖的“悔过书”在《真理报》发表,并写信给赫鲁晓夫恳求不要采取极端措施。同年12月15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1958年以后,帕斯捷尔纳克退休回到莫斯科郊区帕特莱肯的寓所里,以领取养老金度日。

1959年完成的最后一部诗集《到天晴时》,流露出他悲凉的心境。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由于癌症和精神抑郁,孤独地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病逝。官方并未举行任追悼仪式,只报上发消息:“文学基金会会员帕斯捷尔纳克逝世”;其诗歌追随者自发在作家村贴出讣告,当局震怒,逮捕其情人伊文斯卡娅及女儿,至赫鲁晓夫下台才被释放。

1982年起,苏联开始逐步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并成立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遗产委员会。

1987年,苏联作家协会撤消了1958年作出的开除帕斯捷尔纳克会籍的决议。帕斯捷尔纳克故居纪念馆也正式对外开放。继1986年苏联出版帕斯捷尔纳克的两卷本作品之后,出版了一本由帕斯捷尔纳克之子叶夫根尼·帕斯捷尔纳克写的他父亲的传记,小说《日瓦戈医生》也于1988年公开出版,在帕斯捷尔纳克百年诞辰的1990年出版了他的全集。

1989年12月10日,其子叶夫根尼·帕斯捷尔纳克代领诺贝尔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苏联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生于圣彼得堡,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1923、1925年先后毕业,以第

  • 乌兰诺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联女芭蕾演员。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瓦加诺娃。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28~1943)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44~1960)任主要演

  • 叶赛宁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

  • 阿赫玛托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赫玛托娃(别名:安娜·安德烈耶芙娜·戈连科,А́ннаАхма́това,1889年6月23日-1966年3月5日),出生于敖德萨,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1911年,首次在彼得堡阿克梅派诗人杂志发表组诗《阿波罗》,并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次年第一本诗集《

  • 安德罗波夫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俄文:Ю́рий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Андро́пов;英文: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1939年,安德罗波夫加入苏联共产党。1940年代在卡累利阿

  • 安德罗波夫为什么被称为苏联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苏联历史上领导人很多,但目前在俄罗斯人眼中,除了早期领导人对其有印象以外,还有一个苏联解体前9年有一个元首,俄罗斯人对其评价很好,此人就是被称为苏联“中兴之主”的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长期担任克格勃的领导人,他也是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克格勃领导人当上国家元首的人。安德罗波夫是勃列日涅夫一手培养出来的

  • 契尔年科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英文: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俄文:Константи́нУсти́нович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苏联政治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1984年2月13日,尤

  • 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现代宇宙学的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亞力山大·弗里德曼(Александр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Фридман,1888年6月16日-1925年9月16日),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数学家、气象学家、宇宙学家。他是用数学方式提出宇宙模型的第一人,对于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推出的宇宙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是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于1931年

  • 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Ю́рийАлексе́евичГага́рин,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苏联宇航员,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在1934年3月9日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区的克卢希诺镇,一个集体农庄庄员家庭,白俄罗斯人。加加林的童年是在斯

  • 列夫朗道有哪些科学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年-1968年),出生于巴库,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他思想敏锐,学识广博,精通理论物理学的许多分支,代表成就为“朗道十诫”,后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