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列夫朗道有哪些科学贡献

列夫朗道有哪些科学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1/17 15:59:25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年-1968年),出生于巴库,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

他思想敏锐,学识广博,精通理论物理学的许多分支,代表成就为“朗道十诫”,后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后一个全能物理学家朗道,出生在里海之滨的巴库,是著名的神童,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后周游欧洲,遍访物理学泰斗,1931年回国,1932年到哈尔科夫从事研究教学工作。1937年春,他到莫斯科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的理论部负责人,并在莫斯科大学任教。

1938年冬,在当时的“大清洗”中,朗道突然以“德国间谍”的罪名被捕,并被判处十年徒刑,送到莫斯科最严厉的监狱。由于卡皮查等人的竭力营救,一年后,已经奄奄一息的朗道终于获释。朗道于194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曾获斯大林奖金。

1962年,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朗道当时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前往国外领奖。结果诺贝尔奖基金会打破了惯例,在历史上第一次不是在瑞典首都由国授奖,而是由瑞典大使在莫斯科授与了朗道这一物理学研究的最高荣誉。

1968年4月1日在莫斯科逝世。临终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没有白活,总是事事成功”。

朗道思想敏锐,学识广博,精通理论物理学的许多分支。

在他50岁生日时,朋友们列举了他对物理学的十大重要贡献:①引入了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概念(1927);②金属的电子抗磁性的量子理论(1930);③二级相变理论(1936~1937);④铁磁体的磁畴结构和反铁磁性的解释(1935);⑤超导电性混合态理论(1943);⑥原子核的统计理论(1937);⑦液态氦Ⅱ超流动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⑧真空对电荷的屏蔽效应理论(1954);⑨费密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⑩弱相互作用的复合反演理论(1957)。尤其是在量子液体(见液态氦)的理论方面,他的贡献更为突出。

他的另一些引人注目的贡献是:1937年利用费密气体模型推测恒星坍缩的质量,1946年在理论上预言等离子体静电荡中不是由碰撞引起的耗散机制(称为朗道阻尼)的存在,等等。过了18年后这一预言才由一些美国物理学家在实验上予以证实。

朗道始终不曾放弃对科学的追求,不仅研究成果丰硕,还写出不少经典教科书,对苏联乃至世界的物理学教学影响巨大。

他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在执教近30年里,只有40多人通过了他的考试。这些学生后来不少成为院士,甚至获得诺贝尔奖。但在朗道眼里,他们都不是天才。他在教室里挂了一幅画。画里牧人对着一群低头吃草的羊群吹风笛。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牧人,常像“对牛弹琴”一样“对羊吹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瓦西里·扎伊采夫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瓦希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夫上尉(俄文:Васи́лийГриго́рьевичЗа́йцев,1915年3月23日-1991年12月15日)是一名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陆军的狙击手,他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于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间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和其他轴心国的士兵与军官

  • 沙波什尼科夫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Boris Mikhailovitch Shaposhnikov,1882年10月2日—1945年3月26日),苏联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苏联元帅(1940),第七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沙波什尼科夫毕业于沙俄总参军事学院,在一战时就是上校,

  • 苏联原子弹之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伊格尔·瓦西里耶维奇·库尔恰托夫(俄语:И́горьВаси́льевичКурча́тов,1903年1月12日-1960年2月7日)是一位苏联核物理学家,其最著名的是主导了苏联的原子弹研发工程。库尔恰托夫与格奥尔基·弗廖罗夫、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沙哈诺夫等人由于在苏联核武开发上所扮演的重要角

  • 彼得卡皮查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卡皮查彼得·卡皮查(ПётрЛеонидовичКапица,1894年7月9日-1984年4月8日),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超流体的发现者之一,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彼得·卡皮查(ПётрЛеонидовичКапица,1894年7月9日-1984年4

  •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赫鲁晓夫被“宫廷政变”废黜,柯西金因遭强势利益集团挤兑被迫辞职,戈尔巴乔夫从“改革”到“改制”,苏联历史上这三个重要改革者的结局,都与一个人有关,就是勃列日涅夫。如果说他在改革上无所作为,但在扼杀改革上却是颇有“建树”的:他参与搞阴谋,颠覆了一个敢想敢干的赫鲁晓夫;通过打击排挤,压垮了一个温文尔雅的

  • 苏联宇航之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俄语:Серге́йПа́вловичКоролёв,乌克兰语:СергійПавловичКорольов,1907年1月12日-1966年1月14日),前苏联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美国与苏联太空竞赛时火箭工程师与设计师领导;即便他是位飞行器工程师,科罗廖夫众多

  • 米高扬的成就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英语:Artem Ivanovich Mikoyan),1905年8月5日生于亚美尼亚的萨那茵,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航空器设计师、苏联现代航空业导师、米格设计局奠基人。1953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米高扬仍主持设计米格-23和米格-25。米高扬主持设

  • 马尔托夫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马尔托夫(MapTOB),男,1873年~1923年,原姓名采捷尔包姆·尤里·奥西波维奇,俄国孟什维克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参加彼得堡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0年起为《火星报》编辑。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带头反对列宁的建党原则,成为孟什维克的首领之一。斯托雷平反动时期为

  • 查理大帝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查理大帝(Charlemagne或Charles the Great,公元742---公元814年),或称为查理曼、查尔斯大帝、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查理曼帝国。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利奥

  • 查理大帝为什么被称为欧洲之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文治武功显赫,而且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办学校,聘请知名学者讲学。搜集和抄写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抄写的文字是用所谓加洛林小草书体,这是一种清秀优美的拉丁字母,后来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设立图书馆,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还邀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