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4/1/16 3:58:22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曾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前苏联作家。

其曾获得列宁勋章“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凭《西线无战事》跃升为世界级作家,凭《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学奖,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

1905年5月24日肖洛霍夫生于维申斯克省的顿斯科伊军屯的克鲁日林村(今罗斯托夫州维申斯克区)的农民家庭,母亲出嫁前一直给地主家当女仆;父亲是个哥萨克下级军官;继父是平民知识分子“外乡人”,年轻时当雇工,后来做过商店店员和磨坊经理,十月革命后担任苏维埃政权下粮食部门的职员。

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青少年时期广泛的社会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十三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1919年至1922年这段时间里,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大部分哥萨克人却竭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横征暴敛”。

1922年,肖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卫军”,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同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1923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

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4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拉普),成为职业作家。

1926年作品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出版。1925年他们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经过14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闻名于世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

在集子的2”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

1930年肖洛霍夫见到了斯大林,在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写出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一些篇章从1955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于1960年最后完成全书,获得1960年度列宁奖金。)1932年肖洛霍夫成为一名正式的苏共党员。

根据后来发表的文件,肖洛霍夫曾两次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下,于30年代救助过遭受饥荒和政治清洗的顿河人民。

1938年10月罗斯托夫州安全部门罗织肖洛霍夫组织哥萨克暴动的罪名,并派人到肖洛霍夫那里卧底,要将他逮捕,置之死地。肖洛霍夫得到消息后,逃到莫斯科,求见斯大林才幸免罹难。在30年代,肖洛霍夫的国际声誉逐渐上升,他在文学界为党所做的政治工作使他得以崛起

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上过前线,写了许多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揭露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罪行,歌颂苏联军民的爱国热枕和英雄功绩,如《学会仇恨》等。

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未完成,1943—1944年,以连载形式发表,这部小说早就构思好了,但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迟脱稿)。

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当代苏联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开篇之作。

斯大林死后,肖洛霍夫逐渐成为苏联文学界的元老,他接受过各种奖励,给文学社团和学校团体作过报告,年轻人提出种种建议,但与此后涌现出的作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

肖洛霍夫为战后文学史上日丹诺夫的高压政策辩护,并对在国外发表作品的苏联作家进行攻击,结果招致了许多苏联严肃作家的憎恶。他还成为反美宣传的代言人。然而,他在群众中的威望仍然很高,他的描写顿河哥萨克人的小说也一直被列为学校的教科书。

1956年到1960年,肖洛霍夫的八卷本全集在苏联出版,此后的各卷也陆续发行。1984年肖洛霍夫全集的英译新版本问世。

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获其他多种荣誉。

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鲁齐林诺村去世。

1999年,“顿河”手稿被发现存于其密友库达绍夫的远亲家中。后总统普京下令财政部筹款,以50万美元购得,目前珍藏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沃札弗洛塞镇,俄罗斯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1961年,执导剧情片《压路机与小提琴》,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6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伊万的童年》,该片获得第27届威尼斯国际

  •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拒领诺贝尔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57年,发表《日瓦戈医生》,并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因受到苏联文坛的猛烈攻击,被迫拒绝诺贝尔奖。1960年5月30日

  • 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苏联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生于圣彼得堡,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1923、1925年先后毕业,以第

  • 乌兰诺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联女芭蕾演员。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瓦加诺娃。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28~1943)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44~1960)任主要演

  • 叶赛宁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

  • 阿赫玛托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赫玛托娃(别名:安娜·安德烈耶芙娜·戈连科,А́ннаАхма́това,1889年6月23日-1966年3月5日),出生于敖德萨,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1911年,首次在彼得堡阿克梅派诗人杂志发表组诗《阿波罗》,并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次年第一本诗集《

  • 安德罗波夫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俄文:Ю́рий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Андро́пов;英文: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1939年,安德罗波夫加入苏联共产党。1940年代在卡累利阿

  • 安德罗波夫为什么被称为苏联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苏联历史上领导人很多,但目前在俄罗斯人眼中,除了早期领导人对其有印象以外,还有一个苏联解体前9年有一个元首,俄罗斯人对其评价很好,此人就是被称为苏联“中兴之主”的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长期担任克格勃的领导人,他也是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克格勃领导人当上国家元首的人。安德罗波夫是勃列日涅夫一手培养出来的

  • 契尔年科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英文: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俄文:Константи́нУсти́нович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苏联政治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1984年2月13日,尤

  • 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现代宇宙学的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亞力山大·弗里德曼(Александр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Фридман,1888年6月16日-1925年9月16日),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数学家、气象学家、宇宙学家。他是用数学方式提出宇宙模型的第一人,对于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推出的宇宙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是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于19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