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原因

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4/2/15 14:23:13

在女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迎来了经济化共同繁荣的黄金时代。然而,身为女王的她却终身未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伊丽莎白一世原名伊丽莎白·都铎,她的父亲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母亲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伊丽莎白不论是从相貌,还是才干都最像亨利八世。但由于亨利八世重男轻女,所以伊丽莎白小时候并不得宠爱,甚至一度遭受到了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的仇恨和虐待。

伊丽莎白能登上王位,也颇费周折。亨利八世去世后,年仅9岁的儿子爱德华继承了王位。然而还没等到他亲政,就被肺病夺去了生命。随后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在枢密院的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权位,她也就是玛丽一世。玛丽一世恢复天主教,对亨利八世和爱德华推行的新教进行残酷打压。

在这一系列政治风暴中,伊丽莎白虽未参与其中。但由于她高贵的皇家血统,被一些新教贵族打着拥立她的旗号,在全国发生暴乱。一心巩固王位的玛丽一世对她恨之入骨,把她囚禁在伦敦塔。

1558年3月,心有不甘的玛丽一世,此时已病入膏肓。由于没有子嗣,不得不按照亨利八世制定的继承顺序,承认伊丽莎白继承人的身份。

1559年初,玛丽一世病逝后,26岁的伊丽莎白在加冕典礼上,给自己上了一枚戒指,声称自己已经嫁给了国家,不会再有别的丈夫。

伊丽莎白为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国内政治动荡不安。

由于伊丽莎白信奉新教,在她继位后又恢复了新教。但在玛丽一世统治时期复辟的天主教,由于发展迅猛,当然不甘心再次失去复辟成果。所以天主教激进份子们从未停止过颠覆伊丽莎白王权的阴谋。

二、国民怀疑女王统治。

由于玛丽一世在结婚后一再发生假孕的事情,还有不顾国家利益,只为取悦丈夫将英国卷入战争的缘故,都让英国国民对女王统治持,怀疑态度。甚至很多人认为,女王统治是违背上帝意志和自然本性冲突的事情。

三、国外敌对势力强大。

苏格兰女王玛丽,也在伊丽莎白继位之前,嫁给了与英国不睦的法国王太子。而苏格兰女王玛丽又是亨利七世的重外孙女。按照继承制度,她有权利继承王位,因此法国和苏格兰,也都对内乱不断的英国虎视眈眈。任何人都觉得,面对困难的处境,伊丽莎白需要以婚姻为媒介,找一个强大的国家来支持她。

因此,追求她的人蜂拥而至。最先是她的姐夫腓力二世,在玛丽一世去世后,他便有了迎娶伊丽莎白一世的计划,以此继续英国和西班牙联盟。

当时的西班牙可是势力强大的国家,英国只是一个小国而已。所以腓力二世以为,伊丽莎白会像她的姐姐玛丽一世一样。但伊丽莎白虚以委蛇。她巧妙地利用了西班牙的国力作为和别国谈判的筹码,为国家谋取了最大利益。

伊丽莎白发现单身的妙处后,又如法炮制对待了其他追求他的王子或者国王。所有的追求者,为了能得到她的垂青,自然对她提的条件无不应允。当然,主动权永远掌握在伊丽莎白手中。

这样一来,欧洲众国似乎都可以满足她的一些条件,但却没有一位国王或者王子能抱得美人归。同时,受益的国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伊丽莎白的尊重和爱戴日重一日。并自觉将她加冕的日子,作为国民每年的欢庆节,而伊丽莎白则被他们亲热地称为“童贞女王”。

那么,在众多的追求者中,真的没有让伊丽莎白动心的人吗?当然有。比如曾和伊丽莎白同时关在伦敦塔的贵族罗伯特·达德利。达德利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又曾共过患难,两人彼此心生爱慕。

但伊丽莎白明白,不管她嫁给哪家贵族,都会造成宗教的斗争。因此,她永不达德利表示要嫁给他,同时又给达德利加官进爵,让他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眼见无望的达德利最终结婚,但他的太太却死于意外。一时谣言四起,矛头纷纷指向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马上彻查此案,并为了避嫌,下令达德利不许自由出入宫廷。虽然经过补救,谣言渐渐消散,但她和达德利的关系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此后,伊丽莎白大力支持造船和航海业,并在文化事业上实行宽容的政策。这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文化事业也迅速进入繁荣时期。随后她又建立了强大的英国海军,在打败强大的西班牙舰队后,伊丽莎白在国民心中的威信,达到了巅峰。

国力强大,权力集中,独掌大权的伊丽莎白根本不需要通过联姻的方式和任何国家结盟,同时她也不想谁来平分她的权力,这样一来,伊丽莎愈发对婚姻没有期望。

虽然最后由于伊丽莎白一生未婚,没有子嗣继承王位,最后不得不让一个外姓人来继承王位,导致都铎王朝的覆灭。但在她漫长的统治时期,她的确像她说的那样,将国家作为丈夫。而她就是那个极为能干的内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哪些证据表明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据2011年8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英国媒体10日引述意大利一组考古学家的调查结果称,大探险家马可·波罗事实上从来没有真正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道听途说的汇集。英国《每日邮报》9日称,如果这一理论被证明正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探险家之一的马可·波罗就是一个“骗子”。据英国《每日电讯报

  • 认为马可波罗真实来过中国的依据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国内外“肯定论者”之所以肯定或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人们对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善意解释。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若非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得那样详细具体的。不过,也有一

  • 马可波罗游记是伪作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从《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以来,700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怀疑他是否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否伪作?早在马可·波罗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马可·波罗游记》遭到人们的怀疑和讽刺。关心他的朋友甚至在他临终前劝他把书中背离事实的叙述删掉。之后,随着地理

  • 伊丽莎白一世母亲被处死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安妮·博林(英语:Anne Boleyn,1501年-1536年5月19日),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王后(1532年11月14日-1536年5月19日在位),彭布罗克女侯爵,也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后之一。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之母。威尔特伯爵托马斯·博林之女。安妮·博林原本是亨利八世的王后凯瑟琳的侍从女官

  • 马可波罗东行路线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多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是一本十分畅销的游记,他的书一直是几代欧洲人的枕边读物。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探索了东方神秘国度的欧洲人。马可波罗出生在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在马可波罗还只有十七岁的时候,他跟随着父亲以及叔叔,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当时中国的蒙古帝国。并且他们在蒙古

  • 马可波罗的家庭出身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

  • 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一世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苏格兰女王玛丽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她同时代的人。她不仅是一个男性统治的时代的女性君主,她的身体也很威仪,身高近六英尺。她的身高凸显了似乎与生俱来的女王气质:她出生仅6天就成为苏格兰的统治者,她的性格形成时期是在法国宫廷度过的,在那里,她与未来的丈夫弗朗西斯二世一起长大。1558年4月,16岁的玛丽嫁给

  • 伊丽莎白一世把脸涂白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她鲜红的嘴唇到她苍白如瓷的皮肤,伊丽莎白一世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受认可的君主之一。但她标志性的外表,尤其是她的白妆,隐藏着一个黑暗而致命的秘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导致她在69岁时去世的原因。你必须继续阅读才能了解真相。当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17日登上王位时,她成为都铎王朝五位君主中的最后一

  • 马可波罗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踏入到东方国土的西方人,他在东方待过将近十七年的时间。从东方回来的他成为了一位百万富翁,向人们传述他见识到的东方国度,但很多人对他的话充满怀疑的态度。充满悬疑的马可波罗,不免让人关心马可波罗怎么死的。根据马可波罗叙述,他是在十七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和叔叔一同踏上前往东方的路程。受到东方国

  • 马可波罗真的在中国做过官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称深受大汗信任,还担任过官职。但没有任何东方史籍有一条关于马可·波罗的记载。怀疑论者: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无数学者查阅数十年,没有找到一件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肯定论者:为反驳史书中没有关于马可·波罗记载的疑问,杨教授皓首穷经,终于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