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宋宫词》潘美的历史原型是谁

《大宋宫词》潘美的历史原型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1/24 6:38:06

潘美是电视剧《大宋宫词》中潘玉姝的父亲,历史上真的有潘美其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

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兼定海神针。而他又因与杨业、的恩怨情仇,被改名“潘仁美”,成为史上继赵高等奸臣后臭名昭著的奸臣之一。潘美真是一代奸臣?

开国功臣

潘美“少倜傥”,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年轻时敏锐意识到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毅然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郭威称帝建后周驾崩后,他又追随其养子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大败北汉,经营西部,与赵匡胤结下深厚情谊。

赵匡胤在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变身宋太祖后,虑及旧臣不肯就范,特意令与旧臣们关系良好的潘美去说服动员他们接受改朝换代的现实。潘美不负厚望,成功说服后周旧臣们心甘情愿归顺新朝。

陕州主帅袁彦“老虎推磨——不吃这一套”,依然占山为王另立山头。赵匡胤视其为心腹大患,令潘美监视并伺机消灭他。潘美一身是胆,单人独骑闯入袁彦军营,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袁彦幡然悔悟,入朝称臣。潘美由此受到宋太祖褒奖。

潘美跟随宋太祖逐一平定各地叛乱,出任潭州防御使,击败南汉后主刘鋹数次进犯,以镇压和安抚手段平定少数民族地区。其后,潘美奉诏消灭南汉刘鋹政权。他略施小计,“挥兵急击之”,打得“鋹众大败”,取得“斩数万计”的辉煌战绩,并乘胜追击“克之,擒鋹送京师。”继而,他讨平“土豪周思琼众负海为乱”,平定南方。

为贯彻落实宋太祖征伐南唐的战略,潘美率部攻击南唐,最终迫使南唐后主李煜投降,以战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

其后,潘美奉诏继续率部进攻北汉都城太原。宋太祖驾崩后,潘美被继任的宋太宗任命为北路都招讨,继续攻击北汉。平定北汉后,潘美被留在北方驻守。潘美凭赫赫战功成为宋初武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见,潘美不仅是北宋开国元勋,更是为宋初立下盖世功劳的擎天柱。

忠勇贤臣

赵匡胤黄袍加身进入皇宫后,见嫔妃怀抱幼儿,得知是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便问赵普等人如何处理。赵普等异口同声建议斩草除根,潘美却不置一词。待赵匡胤逼问,潘美才回答:“臣与陛下都是周世宗之臣。臣如附和群臣杀死此子,实在愧对周世宗;想劝陛下手下留情,又恐招致陛下怀疑。”

赵匡胤欣赏他刚直,遂将此子送给潘美为侄子。潘美将其改名潘惟吉并抚养成人,潘惟吉最终官居刺史。

另有一个大同小异的版本:赵匡胤陈桥驿兵变被拥立为帝入城后,受到“六宫迎拜。”赵匡胤见她们抱着两个小孩儿,得知是“世宗二子纪王、蕲王”后,令人把孩子们弄走。潘美“以物扶殿柱,低首不语”,在赵匡胤逼问下,才道出原由:“臣认为这样做不合道理!”赵匡胤“悟而悔之,即命追还,以其一赐美。”

可见,潘美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潘杨恩怨

宋太宗灭北汉后,曾雄心勃勃趁势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因种种原因身负箭伤大败而回,始终耿耿于怀。986年,宋太宗闻知辽国新继位的辽圣宗年仅12岁,朝政由其母萧太后主持,决定趁辽国“主少国疑”之机再攻幽州。

潘美受命与兄弟部队北伐,独自一鼓作气收复幽云十六州中的“寰、朔、云、应等州”,进逼代州。但因兄弟部队出师不利,被迫奉诏撤军。潘美被赋予撤军同时保护朔、朔、云、应四州百姓迁徙回中原的重任。辽军趁势反击,以十余万大军反扑,重新夺回寰州。

精通兵法且对辽军了若指掌的北汉降将杨业时为潘美部将,他建言:“辽军气势旺盛,我军应避其锋芒。朝廷既令我军护送百姓内迁,我军应先秘密通知云州与朔州守将,待大军撤离代州时,令云州军民先撤。我率部驻扎应州抵御辽军,主帅令朔州百姓出城进入石碣谷后,遣一千弓箭手在谷口埋伏,命骑兵于中路支援,即可确保三州百姓平安内迁!”

杨业的正确建议,却遭监军王侁阴阳怪气讥讽:“杨将军号称‘无敌’,却畏敌如虎,莫非另有打算?”杨业悲愤满腔,百口莫辩,决定率部与辽军决一死战。临行前,他向潘美表面心迹:“我是太原降将,承蒙圣上不杀且授予兵权,理应为国尽忠。此行凶多吉少,属下恳请主帅在陈家谷口预设‘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属下引诱辽军至此,主帅‘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潘美答应令“麾下兵阵于谷口”接应杨业。杨业“自寅至巳”与辽军鏖战几个时辰,王侁久候不至,“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潘美苦苦哀求他留下被拒绝后,认为杨业已全军覆没,也撤出包围圈,“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杨业与辽军“力战,自午至暮”,将辽军引入包围圈。因王侁与潘美相继撤走,杨业“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最终因“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杨业忠贞不渝,最终绝食三日殉国。

潘美沿交河后撤二十里后,接到杨业溃败战报,非但不予接应,反而率大军扭头就跑,成为杨业全军覆没的元凶。

遗臭万年

杨业为国尽忠后,宋太宗大怒,诏令彻查。监军王侁承担主要责任,因刚愎自用瞎指挥,“以语激杨业”,导致杨业“因力战陷于阵”而“坐除名,配隶金州。”潘美承担次要责任,受“削秩三等”处罚。不久,潘美“卒,年六十七。”

一代名将潘美被改名潘仁美而遗臭万年,纯粹是为衬托杨家将世代忠君爱国。清代尼玛查一针见血道:“潘美本宋初名将,以功名令终。

近世小说所谓《杨家将》者,独丑诋之,不遗余力。或以为杨业之死,潘与有责焉,潘美乃无端蒙恶名,按潘美性最平易近人,有功益谨慎,能保令名以终者,非无故也。”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为为他鸣冤叫屈:“后人悯业嫉美,至生出种种讹传,目潘美为大奸,纯属言之过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长歌行》长歌成隼鹰师的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隼找到长歌,告诉她李都尉已经死了,今日之后她只是鹰师的奴隶,草原的生存法则只有弱肉强食。长歌并不明白隼这样做有何居心,跟着隼的大部队行走,感觉回不起长安了。皓都在远处看着此情此景,彼时为国争光,此刻却沦为俘虏,为长歌感到可惜。皓都派人跟着长歌,若是知道她与阿诗勒部勾结便要杀了她。皓都想起长歌对自己说

  • 《大宋宫词》赵光义为什么讨厌刘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中宋太宗赵光义,会如此的厌恶刘娥,他究竟嫌弃刘娥什么?赵光义在电视剧中承认他杀了赵匡胤才成为皇帝的,这是真的吗?赵光义是如何成为宋朝第二位皇帝的?宋太宗赵光义这个人物,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上都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而对他的争议主要还是来自于他帝王的合法性。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不说他究

  • 《大宋宫词》赵元禧的历史原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中》赵元僖的性格果残暴易怒吗,自刎而死,历史上的赵元僖是这样的吗?赵元僖966年生于王府,那时候赵光义是王爷、开封府尹。赵元僖的母亲是谁,《宋史》中根本没有记载。不同于赵元佐、宋真宗的母亲李氏只是一名地位较低的郡君,赵元份的母亲任氏早卒,这些也都提及了,赵元僖的母亲则没有任何记载,不知道这

  • 《大宋宫词》赵元佐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剧中赵元佐是因为和李皇后变态的母子关系,导致被赵光义废黜,又因为误以为害死弟弟赵恒而疯魔。可历史上的赵元佐可不是这样,虽说他也疯了,但不是因为这件事疯的,也不是因为这件事被废的。《大宋宫词》赵元佐的历史原型是怎样的?赵元佐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与宋真宗赵恒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的母亲就是元德皇

  • 《大宋宫词》寇准巩固元侃太子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序幕,箭伤发作的宋太宗决意破除杜太后“金匮之盟”中传弟不传子的禁锢,越过本应继承皇位的秦王赵廷美,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确立储君。赵元侃能碾压秦王赵廷美与两个哥哥上位,完全得益于赵普力荐。而事实上,力推赵元侃成为储君者,却是《大宋宫词》第三集中得以登场的寇准。寇准不负厚望,明察秋毫,为赵元侃

  • 《长歌行》云洲现乐嫣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长歌觉得很可笑,隼竟然叫一个中原人来为自己效力,不如杀了省得日后追悔莫及。长歌趁隼不注意,拔起隼身上的匕首要刺向隼,反被隼抓住将匕首扔掉。长歌质问隼为什么要这样羞辱她,隼觉得自己只是不想她这么轻易就死了,告诫她还是设法活下去,哪怕为了有朝一日能杀了他能为公孙恒报仇,若是自己定会想方设法在鹰师站稳脚

  • 《大宋宫词》苏义简的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中苏义简有着爽朗清举的少年之姿,有一身正义凛然的气质。历史上有苏义简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呢?苏义简这个人物想一出场就有不少争议,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苏义简的记载。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他的原型是刘娥的前夫龚美,后来被刘娥认作哥哥,改名为刘美。苏义简一登场就称呼刘娥为嫂嫂。抛开历史溯源,苏义

  • 《大宋宫词》郭清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宋宫词》里的出身高贵郭清漪,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皇后,仗着刘太后的权势,不懂得谦让和宽容,更逐渐养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刘太后逝世后,被废后出家。当初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赵恒在外征战,而汴京城又发生了地震,如果不是她命硬的话,不仅孩子活不下来,就连她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在两可之间。后来赵恒征战回来,

  • 《大宋宫词》王钦若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杨门女将》里遭穆桂英痛斥的王大人原型,正是《大宋宫词》第七集中出现的王钦若。剧中,辽军大举南侵,占据边境重镇镇州。已经从赵元侃改名为赵恒的皇太子坐在宋太宗前召开朝廷会议,商议应战还是议和。皇太子主张“以和为上”,惹得宋太宗勃然大怒,坚持欲趁机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父子俩各持一端,群臣莫衷一是,难以表

  • 《长歌行》长歌知隼的良苦用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隼命人送㮶州一站的战利给牙帐,穆金问隼怎么不亲自去一趟,这么大的攻绩不去大可汗面前表表忠心,否则以大可汗多疑性格还以为隼有其他想法。隼向来不亲往,若这次去了大可汗才会有想法。长歌来找隼,提出做他的军师。隼问原因,长歌一直在想,大可汗让鹰师作为攻打㮶州先锋,可是特勤带的并不是攻城的队伍,且之前并未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