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甲午战争中的“六忠烈”分别是谁

甲午战争中的“六忠烈”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4/1/21 3:09:41

1、左宝贵

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山东费县人,回族,清末著名爱国将领。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中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第一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左宝贵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战、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左宝贵平壤战死后,尸骨无存,清军将士冒着炮火硝烟,只觅得其血衣一领、朝靴一只,护送回淮安。

2、刘步蟾

刘步蟾(18521895.2.10),字子香,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入后学堂,学习驾驶。十年(1871年),与同学十八人上建威号驱逐舰实习,南至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北上渤海湾、辽东等地,途中测量日度、星度,操练驾驶,见识大为增进。次年,刘步蟾以第一名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光绪元年(1875年),刘步蟾任“建威”号管带。1880年清政府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造铁甲舰,即后来的定远号、镇远号战列舰。1882年刘步蟾等被派前往德国,验收、协驾铁甲舰。1885年刘步蟾督带“定远”等舰顺利回国,被任命为“定远”舰管带,授参将,旋升副将,赏强勇巴图鲁勇号。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八日,中日两国海军主力在黄海海面遭遇,展开激战。战斗中,刘步蟾指挥“定远”舰英勇作战,"不稍退避",始终在战场坚持作战,并重创了日本舰队旗舰松岛号。

海战结束后,刘步蟾因功升记名提督。丁汝昌因海战中受伤暂时离舰养伤,由刘步蟾代理。威海卫保卫战中,二十一年(1895年)元月十一日,“定远”被偷袭入港的日本鱼雷艇击伤,被迫搁浅在刘公岛东部充作“水炮台”,因进水过于严重,丁汝昌下令放弃“定远”。当时刘公岛局势日益恶化,因恐“定远”将来落入敌手,丁汝昌、刘步蟾于正月十六日下令,将“定远”舰炸散。

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实践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时年43岁。李鸿章获悉刘步蟾自杀的消息后,深感惋惜,并盛赞刘步蟾当年直陈御日之计是实言真心。清廷谕令:将刘步蟾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恤,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一代海军名将,就这样与他所钟爱的战舰,一同消失在保家卫国的海上疆场。

3、丁汝昌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4、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之一。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一茶商之家,1867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嘉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当年牡丹社事件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

1880年调北洋水师。同年到英国接“扬威”巡洋舰,回国后任“扬威”管带。1887年再到英国接“致远”巡洋舰,任“致远”管带,职中军中副将。是北洋海军管带中,唯一一位未曾出洋留学或实习的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难以继续战斗,邓世昌语曰:“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舰,则我军可以集事。”便意图撞沉日舰主力舰“吉野”,但“致远”舰因为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从而在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太阳”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还赐给其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邓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5、林永生

林永升(18531894.9.17),又名翼升。字钟卿,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中国近代海军学校的第一次远航实习,周历南北洋。后以千总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77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深造,在英国海军装甲战列舰“马那多”号实习。回国后调入北洋升任守备、都司,曾任“镇中”舰管带,1887年赴英国接收“经远”舰,升任游击管带“经远”舰。北洋成军后升任左翼左营副将,后迁至总兵。甲午海战中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敌众我寡的危难之际,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督率全舰官兵勇猛抗敌,直至经远舰沉没于黑岛南海域老人石附近,林永升与全舰20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林永升阵亡后,清政府以其在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

6、聂士成

聂士成(1836 1900),清军著名爱国将领。字功亭,生于合肥北乡岗集三十铺村聂祠堂郢一农家。武童出身,其母有烈女之风,七十岁时仍能练武。后随淮军袁甲三攻打捻军。改隶淮军,任把总,平定太平军、捻军有功,授予“力勇巴图鲁”勇名,与王孝祺、章高元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

光绪十年(1884年)爆发中法战争,聂士成奉命率军赴台,授山西太原镇总兵。1894年甲午战争,聂士成随提督叶志超援朝,驻军牙山。于辽东大高岭一带,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取得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以功授直隶提督。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改革陆军军制训练新军,北洋陆军改为武卫军,聂士成所部为马步军三十营。甲午战争中,于朝鲜率军英勇抵抗日军,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率部镇守天津,腹部被弹片击中,肠子流出体外数寸,后又为子弹洞穿头、胸部,血流遍体,壮烈殉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鲁肃对东吴的功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天下混乱,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鲁肃连自己家里的事都不管,却拿出来很多钱给老百姓。有时候甚至把自己家的土地买了,然后救济老百姓。他喜欢和一些贤明的人在一起谈论事情,因此非常受老百姓的爱戴。周瑜在居巢当官的时候,就听说了鲁肃的名声,于是就带了数百人来拜访他。 那时候周瑜非常需要粮草,想要借点

  • 清朝雍正帝都有哪些历史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清朝继康熙帝之后的皇帝,他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名叫爱新觉罗胤禛,提到雍正,人们所想到的就是这是一个抄家皇帝,最后累死在御桌上,就好像除此之外,雍正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人们对他的评价那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一个争议颇大的一代帝王。可是,事实好像并不仅是如此,就小编所知,雍正大概是历史上最

  • 清朝蒙古族名将:僧格林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初五,内蒙古的哲里木盟科尔沁科左翼后旗的一片草地上,羊倌德力格尔像平时一样安静的放羊。突然有人来报喜,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德力格尔也是黄金家族的子孙,爵位是四等台吉。但成吉思汗的子孙众多,德力格尔只是属于边缘群体,他家境十分贫寒。为了养家糊口,德力格尔常年给

  • 明朝末期将领毛文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事

  • 嘉庆帝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0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嘉庆帝的第一任皇后。乾隆三十九年,赐册为皇子永琰嫡福晋,年十五岁。乾隆四十五年,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永琰第二子绵宁(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永琰第四女(即

  • 《西游记》“紧箍咒”的咒语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要知道紧箍咒的来历,还得先了解一下孙悟空的来历。孙悟空诞生于石头之中,他与寻常猴子大不相同,是有灵性的。后来他拜菩提老祖为师,于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了一身好本领。 有了超强本事之后的孙悟空更加肆无忌惮,他大闹地府修改自己的生死簿、偷走了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最后甚至闹上了天宫。一番大闹之后,天庭无法只得请

  • 《西游记》孙悟空为什么经常让妖怪喊自己“孙外公”?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孙悟空是整个取经团队当中的中坚力量,是唐僧最为信任的徒弟。在前往西天的路途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妖魔鬼怪,他们为了能长生不老,所以要把唐僧抓起来,吃他的肉以达到目的。 幸亏有孙悟空在身边,才让唐僧能幸免于难。所以每当要营救师傅的时候,孙悟空总是一马当先的冲上去与各种妖怪进行缠斗,其中的打戏部分也是相当

  • 明朝将领:梅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年间,明朝发生了靖难之役。此前朱元璋曾给女婿梅殷留下密诏,叫他好好辅佐孙儿建文帝。那么梅殷身为建文帝的姑父,为何没能在靖难之役中有所作为,阻止朱棣夺位呢。 一,成为驸马梅殷生于元朝末年,其父梅氏早年和兄弟梅思祖加入元军,镇压反元的红巾军。后来梅思祖兄弟叛元,投靠红巾军将领刘福通。至正二十三年(1

  • 明朝右丞相:汪广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汪广洋是明朝初年宰相,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性格庄严稳重,为人宽和自守。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可是就是这样的好好先生也难逃一死,洪武十二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汪广洋是元朝末年的进士,所谓进士,即是指古代科考成绩非常优

  • 奠定西晋王朝基础的“三司马”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司马懿司马懿(179251年),208年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