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十大邪神盘点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十大邪神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20 更新时间:2024/1/19 4:03:27

1、刑天: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又称形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 ,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雄。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咏此事,借寓抱负。而刑天也凭借战斗不止,永不屈服的精神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战神

刑天在神话中为炎帝武臣,酷爱音乐,为炎帝祝寿时创作《扶犁曲》、《丰年词》等诗曲。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却被黄帝铲平,因而身首异处,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常羊山一役,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用昆吾剑斩去头颅。黄帝为免刑天复活,于是把他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然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为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永远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的战斗,是位悲剧性的人物。

2、牛头:曾于法华领大车,剪尾跑蹄,南无阿弥陀佛

牛头来源于佛家,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头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佛经故事见于《佛学常见辞汇》。

3、夜叉:老鱼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尽职尽责

佛教、阴间、民间传说中的夜叉,不尽相同。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后受佛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

夜叉鬼,阴间独有的鬼怪生物,是民间传说里阴间的鬼差,全身皆黑,有些画里的夜叉的头部如驼峰状,无发,手持铁叉,面狰狞可怖。

4、龙女:贵主还宫,洞亭凝碧;柳生不在,谁会此意

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罗龙王(Sagara-nagaraja)的女儿,聪明伶俐,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华经》,豁然觉悟,通达佛法,发菩提心,逐去灵鹫山礼拜佛陀,以龙身成就佛道。

一天,智积菩萨与文殊菩萨研究女人成佛事。文殊菩萨提到龙女能与八岁成就佛法,于刹那间,发菩提心,即成正果之事,智积正大惑不解时,龙女突然显法力,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并向智积稽手。站在旁边的十大弟子之一的,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见如此,不平地说:「汝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你这么快能证得佛法,真的难以致信,更何况女人身体很赃,根本没有资格成佛)龙女立刻拿出一颗价值三千大世界的宝珠,现给佛陀,佛陀笑眯眯地接了宝珠,龙女问:”佛陀接宝珠快不快?”回答说:”快极了”龙女说:”成佛也是这么快”说完龙女马上变成男相,飞往南方无垢世界去了,龙女成佛后,便在观世音菩萨身旁作了协持。民间传说中“龙女报恩”比较脍炙人口:

据唐朝李朝威的《柳毅传》和民间传说: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从长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经陕西泾河北岸,路遇一年轻美貌的少女在河边牧羊,满面愁容,翘首南望,哀哀哭泣。经问明缘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龙君之女龙女三娘,嫁给泾河龙王的次子为妻。龙女在泾河龙宫备受欺凌,还被赶出宫外到荒郊牧羊,风餐露宿,受尽折磨。得知龙女的不幸遭遇。柳毅不觉义愤填膺,决意转道岳阳为龙女传递家书。柳毅一路奔波至洞庭,在洞庭湖边找到了龙女所说的桔井,在井旁的一株社桔树上,用龙女的金钗连叩三下,惊动了巡海夜叉出迎,送他从桔井下到“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的洞庭龙宫。得知龙女在泾河受辱被欺,龙王不禁老泪纵横,衩囚禁在洞庭的龙王小弟钱塘君得知其情况后十分愤怒,挣开锁链,化为赤龙,直奔泾河,杀死了泾阳君全家,接回了龙女。龙女得救,深慕柳毅,愿意以身相许。可是正直善良的柳毅却坚持“君子喻义不喻利”,便婉言谢绝,只身回家。龙女便更加敬重他,追随不舍,几经周折,终于与柳毅结成美满夫妻。

5、狐仙:出皎兮,劳心悄兮;有意变化,君莫笑兮

狐狸精又名狐仙,民间俗称大仙,法力高强,可幻化人形。《玄中记》煞有介事地提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狐狸精最早是以祥瑞的正面形象出现的。上古时期,即有狐之图腾崇拜,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族。狐狸精对中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贡献。大禹治水时,禹整天忙碌无心结交女朋友,一副有为青年事业为重的样子,眼看就要绝后。有一次他走到涂山,看见一只九尾白狐(九尾意味着子孙众多),意有所动,于是就在此地娶妻生子。他的儿子,后来成了夏朝的开国君王。

此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人尤其是女人的性格心理有着空前绝后的迫害和压抑,这种压抑的心态成了诞生“狐仙”文化的最佳温床。《朝野佥载》记述:“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饮食与人间同之,事者非一主。时有彦曰:无狐媚,不成村。”由此可见,狐狸在封建社会,最早是受到女性的喜爱,并将它作为讨好配偶的神祗的。狐狸漂亮的皮毛、小巧可爱的身躯和狡诈精怪的脾性,在古人心目中,实在只有娇媚的女人可与之相比。狐狸还似乎代表了某种诡秘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女性的性格心理。

狐狸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推论,狐狸在夏至汉两千多年的日子里,是生活得非常滋润的。

汉代以后,狐狸精作为祥瑞的地位急剧下降。先前对狐狸的好话全没了,剩下的都是些不体面的词,如狐疑、狐媚、狐臭之类,都快成为贬义词大本营了。长此以往狐狸精就成了生活作风出问题的代名词,成了著名的淫兽,至今仍未翻身。

汉代的狐仙故事较为原始,极少有积极意义,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到了魏晋南北朝,狐狸才开始人化,变得法力无边,还获得了人的感情和智力。如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一书中,有古冢白狐化为老翁入人梦的故事。《搜神记》一书内,谈狐的作品甚多,足见晋人喜谈狐仙,已成风尚。不过小说情节单一,程式化,结局凄惨,没什么人情味可言。故事当中的狐仙虽然神通广大,但有其自然属性的弱点。比如,它们怕狗,遇上就会现出原形;另外狐狸有臊气,变形后仍留有尾巴等。

到了唐代,狐仙小说依然盛行,像《任氏》、《计真》等篇开始大肆宣扬与狐有关的灵异事件。宋代,民间还出现了“狐王庙”;明时,谈狐的作品渐少。至清代,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又大畅其说。《聊斋志异》更是集狐仙之大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蒲松龄笔下的狐仙们,集人类全部美德于一身,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强调友谊、尊重真情,反而比人类更可爱。

6、马面:来历不明,土长土生;傍着牛哥,冥界逞雄

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

7、辟邪:云路万里,百邪不侵;西域来此,建旗羽林

此处当指的是神兽貔貅:南方人称貔貅又名天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8、七郎:百箭穿心,心尤未死;毅魄归来,两狼泣下。

杨家将事迹深脍人口,民间戏曲常引为教忠寓孝的题材。例如双笼会描写辽王设计邀约宋帝相商国事,杨业恐其中有诈,遂命长子假扮宋帝赴约,八子护驾同行,结果大郎、二郎、三郎牺牲,四郎和八郎为辽公主所擒而招为驸马,五郎出家为僧,杨业与六郎七郎突出重围,暂驻雁门关,因无粮无援,乃派七郎至大营求救,潘仁美欲报私仇,趁机灌醉七郎,绑于芭蕉树上,乱箭射死。杨业命六郎寻弟,自己逃至苏武庙,见庙前立有李陵碑,忠奸并立,感触良深,遂撞碑而死。后来杨门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畲太君领阵御敌,传为一时美谈。后七郎传为阴界专管孤魂野鬼之人

9、二郎:都江堰下,千古英风;二郎在此,波澜不惊

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二郎神是影响相当广泛的一例。自古以来,俗信多以四川灌口为二郎崇祀为正宗,且有迄今屹立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二郎庙(又称二王庙)为证。与此对应,四川民间对二郎神崇拜也最称兴盛,凡驱傩逐疫、降妖镇宅、整治水患、节令赛会等各种民俗行为,莫不搬请二郎;有关二郎的大量传说,被编入多种戏剧,甚至影响至地名、山名。民间神话故事中的认识:

二郎神杨戬,道教俗神,天庭大将,玉帝的外甥,变化无穷,神通广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又助武王伐纣,再封昭惠显圣仁佑王。王母甚为疼爱,但因与舅舅玉帝不和,故不愿住在天界,而在下界受人间香火,率领梅山七怪七位结义兄弟和麾下1200草头神驻扎灌江口,与玉帝立约“听调不听宣”意思是:我服从你调谴我去打仗除妖的军令,要是以君主或者舅舅的身份叫我和你见面,那就免开尊口。刚直公正,显圣护民,凡人间生灵危难,呼其尊号必往救。

10、判官:君貌狰狞,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

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官名。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决大部分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阎罗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现在有人把阴律司视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来在阴阳界的崔畔搬到这里来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

判官是我国唐代的官名,不知道什么时候用来形容阴间的掌管生死的神氏。传说阴间中的第五殿,罗天王属下有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不过民间还有一说,判官就是阴律司催命判官崔畔,原型是唐朝太宗时代的大臣崔钰,丰都人,生前曾任判官一职。不过关于这个判官,民间的传说中,说他因重情而徇私的故事很多,因为徇私舞弊,被包公给铡了。故事见《铡判官》,或者是京剧《探阴山》。到了清代,判官的职权又多了一层,科考的举子如果作了有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判官有权取消他的名次,也成了掌管科举的神了。(参见《聊斋志异》《陆判》……。)不多说了。一般的判官是人们认为公正的象征,所以享四时供奉,城隍庙供的城隍爷就是判官。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巴比伦神话中的海洋女神提玛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提玛特是巴比伦神话中的海洋女神,因其外形像龙,因此又名为魔龙。她在神话传说中并不是任何种类的龙,而是巴比伦神话里面的一切创造之母,代表浑沌未开的力量。在世界形成之初,阿普苏和提玛特混合生出了诸神,其中天神阿努(安)也是他们的儿子。诞育了诸神之后,阿普苏与提玛特开始厌恶诸神的争吵声,并计划除去自己的子

  • 印加神话中的预言之神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维拉科查印加神话中的预言之神,也有人称其与帕查库特克一样是印加神话中的创世之神。许多世纪以前,有个不知名的工匠将维拉科查的肖像雕刻在一根高大的红色石柱上。尽管饱受风沙侵蚀,这座肖像所呈现的面容,却依旧那么祥和恬静,流露出一股莫名的慑人力量。他的额头宽阔,眼睛又大又圆,嘴唇丰润,鼻子挺直,鼻梁虽然狭窄

  • 凯尔特神话的起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凯尔特神话是广泛流传于欧洲的古典神话,在欧洲与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并列。早期的凯尔特人保持了多神和自己的宗教结构,后来很多神话故事受到了古罗马和基督教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凯尔特神话只能通过口头流传,所以一个故事有许多版本,同时很多凯尔特著作因罗马帝国销毁而流失了不少精彩的内容。其中亚瑟王的故事是其分

  • 日本神话的由来及神话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神话中有关混沌天地形成过程有多种说法。《古事记》之记载,天地形成之初,在高天原最先形成了天之御中主神(《日本书记》中记为天御中主尊,后面神名后括号里的表示意义同上),随后相继形成了高御产巢日神(高皇产灵神和神产巢日神-神皇产灵尊最先出现的天之御中主神代表宇宙的根本、支配高天原中心的主宰;而后出现

  • 北欧神话中的死神赫尔简介 赫尔的形象有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北欧神话中的死神叫赫尔(HEL)。赫尔是洛基的女儿,生于寒冷北方的尤腾海姆;也叫海拉,是奥丁将她打入了死人之国尼弗尔海姆(起源于古代北欧的Nilfheim,意为“死人之国”或“雾之国”),使其管领幽冥世界。她是死神,又是冥土之君。因此,光明神巴德尔死后

  • 北欧神话中有哪些神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十二主神北欧神话是一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成四个体系:巨人,神,精灵以及侏儒。其中巨人创造了世界,生出了众神,但同时也是众神最大的敌人。神分为两个部族,以主神奥丁为首领的阿西尔部落(ASIR)以及以大海之神尼奥尔德(Vanir)为首领的瓦尼尔部落,其中主神有十二个:I.奥丁(Odin):主神。

  • 北欧神话人物索尔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索尔(Thor):雷神,主神奥丁长子,大地女神弗奥琴之子。索尔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他长着一双豹眼、满脸红胡子。索尔衣着简陋,不过他的腰上束着一条魔带,这条魔带使他的力气加倍。索尔戴着铁手套,执着米奥尔尼尔(Mjollner)魔锤。索尔的勇敢善战在诸神与巨人间是非常有名的,索尔的力量相当巨大。在神话中

  • 为什么普罗米修斯作为神会为了人类盗走天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普罗米修斯(古希腊语:Προμηθεύς;英语:Prometheus),在希腊神话中,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最早的泰坦巨神后代,名字有“先见之明”(Forethought)的意思。泰坦十二神

  • 古希腊女神美惠三女神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美惠三女神(The Graces/Kharites)指的是希腊神话中分别代表着妩媚、优雅和美丽这三种品质的三位美丽的女神。她们是宙斯和欧律诺墨的女儿(此一说),众神的歌舞演员,为人间带来美丽欢乐。分别是光辉女神阿格莱亚(Aglaia),激励女神塔利亚(Thalia),欢乐女神欧佛洛绪涅(Euphro

  • 希腊众神之母地母盖娅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地神该亚(Gaea):盖娅在西方的地位有点近似于东方的女娲,不同的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而盖娅生育出希腊众神,可谓是西方众神的祖母。地神该亚又称大地之母,是希腊神话中最早出现的神,在开天辟地时,由混沌(Chaos)所生。该亚生了天空,天神乌拉诺斯,并与他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泰坦巨神及三个独巨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