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朝末期两大权臣胡沙虎与高琪最终结局

金朝末期两大权臣胡沙虎与高琪最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1/2 19:26:42

章宗死后,没有子嗣,他的叔父完颜永济继承了大统。是为卫绍。卫绍王在位仅6年,便被权臣胡沙虎杀害。至此,金国的7位皇帝中,被逆臣、权臣擅杀的已有3位。权臣、谋逆者,为金国后期政治局势的动荡埋下了隐患,也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胡沙虎,汉名纥石烈执中。金世宗大定年间,陆续做过太子护卫、太子仆丞,鹰坊直长等官。章宗执政时,封其为右副点检,他傲然不奉职,被降为肇州防御使。不久,又被升为兴平军节度使。胡沙虎性情暴戾,骄横跋扈,而且贪婪无度。在军中为官时,将士们多有微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世宗到章宗,再到卫绍王,其官运甚为亨通,屡屡封官晋爵。曾有大臣几次对其进行弹劾,皆因有皇上身边的近臣为其美言开脱,从而安然无恙。

胡沙虎是朝廷倚重的权臣,自身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官。他曾多次率军与宋作战,皆凯旋。泰和六年(1201)五月,宋军滋扰金国边境,胡沙虎派巡检使周奴领骑兵300进击。他们设伏躲在篁竹中,等宋军走过,发起突袭,连杀10余人。随后追击至县城,火烧宋兵舟船,擒杀士兵500多人,宋军统帅李藻亦被杀。十月,胡沙虎领兵2万在清口迎战宋军,大败之。缴获战舰、战马不计其数。

卫绍王时期,蒙古崛起,并经常对金境骚扰、侵犯。这一年,蒙古大军又蠢蠢欲动。卫绍王任胡沙虎为副元帅,领兵5000在中都城北驻扎,以防边患。胡沙虎虽被委以重任,却不问军事,整天饮酒作乐,出围打猎,并伺机勾结提控宿直将军蒲察六斤、武卫军钤辖乌古论奋剌等军官准备谋反。由于大敌当前,蒙古军已近,卫绍王便派使臣到其军中责问。胡沙虎正在喂饲鹞鹰,听见使臣责问,竟怒气腾腾地将手中的鹞鹰掷死在地,决定发动政变。

八月二十五日,他兵分三路向都城进发。为了防止城中出兵,他先派一个骑兵疾驰到禁城东华门边大喊:“蒙古军已经杀到北关了,正和我军激战。”随后再派一名骑兵故伎重演,企图借此骗开城门。同时又派人将大兴府尹徒单南平骗出。南平不知兵变,骑马从城中出来,刚到广阳门附近,即被胡沙虎一枪刺死。胡沙虎亲自到东华门叫守城兵卒开门,许以高官厚禄,守城将士不加理睬。胡沙虎下令放火焚烧城门,并架云梯登城。守城士兵见大势已去,便砸开铁索,迎胡沙虎入城。

胡沙虎入宫后,自封为监国都元帅,将宫中的宿卫换成了自己的党羽,并召都转运使孙椿年取出银币犒赏部下。当晚,召来歌伎,大开宴席庆功。第二天,拥兵逼迫卫绍王移居卫邸,诱杀左丞相完颜纲。不久,胡沙虎派宦官李思忠在卫邸杀卫绍王。

卫绍王死后,胡沙虎想立自己为帝,但他不属于完颜氏宗族,担心其他人不服。这时右丞相徒单镒趁机进言说:“翼王是章宗之兄,年已五十,宽仁老成,如果元帅拥立他,乃为万世之功。”胡沙虎采纳,立翼王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

宣宗继位后,念胡沙虎拥立有功,封其为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等显赫的官职,并封其为泽王。胡沙虎的弟弟也被封为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随同胡沙虎谋叛的部将也都授予官职。

从此,大权在握的胡沙虎以功臣自居。上朝时,皇上赐座,他也毫不推辞。朝中很多人开始依附胡沙虎,其他朝臣则敢怒不敢言。他先后奏请皇上,要求废卫绍王为庶人,并召集百官讨论。由于卫绍王没有大的过失,所以很多朝臣坚决反对。宣宗开始犹豫不决,说:“正如一个问路,百人说向东,十人说向西,难道行人就要东、西都走吗?或者以人数来判定吗?朕自会思量。”虽然如此说,不久,他还是下诏降封卫绍王为东海郡侯。

此时,境外的蒙古军探马已经来到金国的高桥附近。宰臣听说后,急忙面奏宣宗。宣宗于是责问胡沙虎为何不上报,胡沙虎说:“此事我已经筹划好了,皇上不必操劳。”随即怒问宰臣:“我是尚书令,你怎么敢不经我的同意而奏报皇上?”吓得宰臣连连道歉。

胡沙虎的专擅跋扈,令很多大臣都很气愤。提点近侍局庆山奴、副使惟弼、奉御惟康密奏宣宗请求除掉胡沙虎。宣宗因念其有功,不忍诛杀。

蒙古军压境后,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与蒙古军交战,屡战屡败。胡沙虎十分恼火,斥责高琪说:“今日出兵再无功而回,当以军法论处。”高琪出战后,又打了败仗,心想回去也是死,不如奋起一搏,于是和庆山奴等人商议倒戈胡沙虎。密谋之后,率军攻入中都,包围了胡沙虎的宅邸。胡沙虎闻知后,慌忙拿箭抵抗。与高琪军对射了一阵后,向后院逃跑,翻墙时摔伤了大腿,被术虎高琪军擒获,乱刀砍死。

高琪提着胡沙虎的人头,进殿向宣宗请罪。由于宣宗忌惮胡沙虎已久,所以不仅没有降罪高琪,反而升其为左副元帅。为了平定胡沙虎部的情绪,宣宗又加封了蒲察六斤、徒单金寿等人的官职。

高琪和胡沙虎一样,对权势都有着特殊的喜好与热衷。胡沙虎死后,高琪得势。他立即像胡沙虎一样,作威作福,不可一世。为了能多插手朝政,他在朝廷中肆意安插亲信,与高汝砺相唱和高汝砺是朝中重臣,久居相位。二人一个把持政务,一个执掌兵权,风光八面。对于依附自己的,予以任用;忤逆自己的,则明褒实贬,千方百计置于死地。高琪的所作所为令朝中的正直之臣痛恨不已。

太府监丞游茂密奏宣宗称,高琪威权太重,为了防微杜渐,应该尽早法办。由于宣宗当时还没有足够的把握除掉高琪,于是含糊说:“既已委之重任,他的权力又怎么会不大呢?”游茂退下后,越发感到不安、竟去投靠高琪。他上书高琪说:“宰相自有宰相分内之责,如果因此而招致圣上的猜疑、外界的非议,就不妥当了。”又说,“圣上对你的大权已经有所忌惮,如果相公能够重用我,那么这些麻烦就都可以免除了。”高琪知道游茂密奏过皇上,对他根本不信任,于是趁机将这些话散布出去。结果,游茂被免职,并杖打一百,差点送命。

游茂之后,应奉翰林文字完颜素兰也向宣宗秘密上书。他说:“高琪本来没什么大的功劳,因为畏惧胡沙虎才起杀心。他嫉贤妒能,结党营私,玩弄权术,无恶不作。去年,有人指责其军队有生乱之嫌,高琪立即杀了那个人。如此专杀跋扈,使得再无人敢言军中之事。以微臣看来,此贼灭乱纲纪,戕害忠良,唯恐天下不乱。希望陛下早日决断,方为社稷之福。”此时,宣宗已有意剪除高琪,于是对完颜素兰说:“朕会仔细思量。”临别,还特地嘱咐道:“千万不可泄漏出去。”

不久,高琪开始撺掇宣宗南下攻宋。不仅如此,他还将精兵强将全部调集驻守河南,置河北要塞于不顾。遇战况紧急时,亦不肯发一兵一卒。平章政事英王完颜守纯看不过去,欲揭发其阴谋,然而还未成事便被右司员外郎王阿里等人泄密。获悉高琪得知后,英王惊惧不已,于是作罢。没过多久,高琪和家人闹矛盾,为了堵住家人的嘴,他致使家奴赛不杀了妻子,然后归罪赛不,将其送到开封府杀人灭口。开封知府畏惧高琪势力,按意杀了赛不。事情败露后,宣宗历数高琪罪恶,终于下诏杀之。

金国频仍的宫廷政变,权势重臣的相互残杀,反映了金内部政局的混乱,封建纲纪已无法为继。此时,境外蒙古铁骑的声浪已日渐逼近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林徽因三段感情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林徽因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

  • 冯玉祥的八次倒戈都是反对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但是有“倒戈将军”之称,这是为啥呢?原来冯玉祥将军擅长见风使舵,临阵倒戈。不过这一招数被他的手下也学去不少,以致后来屡屡吃亏。1、第一次滦州起义倒清政

  • 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萨镇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近代史上,萨镇冰(1859~1952)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军阀执政、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是见证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1、甲午海战中的清军副将萨镇冰,1859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政府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1869年

  • 马援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马援的历史功绩 马援用“堆米为山”平定陇西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

  • 如何客观评价汉昭帝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刘弗陵,武帝在弥留之际被立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将刘弗陵的生母赵钩弋赐死。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刘弗陵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

  • 南朝岭南圣母冼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冼夫人,中国公元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她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诞生于高凉(现高州市),卒于隋代仁寿初年(602年)正月十八日,享年九十周岁。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证了社会的和平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

  • 法正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法正是什么样的人?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人,名门之后。其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是东汉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东汉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监。东汉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饶闭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战火的避难所。法正和好友孟达入蜀投靠刘璋(难怪孟达有此一说),但刘璋昏庸

  • 五代后晋大臣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关于桑维翰简介桑维翰字国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名大臣。桑维翰是洛阳人,出身于898年,死于947年,享年49岁。桑维翰简介中提到他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但是他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他的心里,认为自己拥有七尺之长,而且颇具优势,所以他想做公辅。可惜纵使他自信心十足,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桑维翰曾

  • 曹魏宗室陈思王曹植最后是什么结局?曹丕是如何对待曹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之所以没杀曹植,主要是因为当时他们的母亲卞夫人还活着。而且,曹丕这个人比较爱惜自己的名声。对于一个没能力威胁自己的弟弟,曹丕自然不愿意冒着名声变臭的风险,干掉自己的亲弟弟了。据史书记载,曹丕的父亲曹操,生育能力比较强,一生一共有25个儿子。不过,这些儿子当中,大部分都是妾室所生的庶子,没有继承权

  • 刘秉忠:元朝开国蓝图的总设计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他帮助建立了这个庞大的帝国,既为这个帝国取国号为“元”,又为这个帝国设计了一整套法制、典章、礼仪等制度,同时还为元帝国设计建立了京城大都(即今天北京)的一代名臣,却是一个汉族杰出的知识分子,他就是出家后又奉命还俗的刘秉忠。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将战火燃遍了亚欧大陆。他的孙子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