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金朝完颜宗弼?

如何客观评价金朝完颜宗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62 更新时间:2023/12/30 23:04:25

完颜宗弼(?~1148),女真名为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曾多次参与灭辽、灭北宋的战争。皇统八年(1148)病逝。是宋金对峙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完颜宗弼作为金太祖第四子,在幼年的时候,即随从阿骨打起兵反辽。生长于乱世中的完颜宗弼,自小深受其异母兄宗峻、宗幹、宗望、宗辅等的影响。他们均是金军的重要将领,骁勇善战,在这些猛将身边长大,完颜宗弼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将领。

天辅五年(1121)十二月,金太祖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反辽战争,完颜宗弼初次披甲,随从叔父完颜杲出征。天辅六年(1122)正月,金军克辽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在一次偷袭辽天祚帝的行动中,军过青岭,宗望带领宗弼率少数兵马遭遇辽兵。战斗中宗弼弓箭用尽,就夺过辽兵的枪,刺杀8人,生擒5人,显示出过人的本领。

金灭辽、北宋后,赵构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天会六年(1128)七月,金太宗派遣宗辅南下追击逃往扬州的宋高宗。宗辅从河北出发,宗弼率其部为先锋,先后攻占濮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开德(今河南濮阳)、大名等地。金军分道进讨。

宗弼进兵归德(今河南商丘),在城壕上架起火炮,城中守军不战而降。一路过关斩将,沿途宋军非败即降。在长江北岸重镇和州(今安徽和县),又大败郦琼一万余人的守军。宗弼欲从采石矶渡江,在渡口遭到宋知太平州郭伟的阻击,一连三日均不得渡。于是便转向马家渡,大败守军,斩宋统制陈淬。十一月,宗弼率军渡江,进至江宁以西20里的地方,打败宋将杜充率领的步兵、骑兵6万人,宋将陈邦光率江宁府投降。

宗弼分派诸将攻打附近的城池,自己则统率大军,直奔临安府(今杭州)。宋高宗闻临安不守,又奔往明州(今浙江宁波)。宗弼派阿里、蒲卢浑为先锋领精兵4000追袭宋高宗;又派讹鲁补、术列速取越州,击败宋将周汪部。阿里军连破宋军,渡曹娥江,逼近明州。由于宋守军接连不敌,宋高宗登船逃往海上。宗弼随后率军赶到,取明州城。阿里、蒲卢浑渡海到昌国县(今浙江舟山岛),俘虏宋明州太守赵伯谔,得知宋高宗已取道温州逃往福州,又入海追击。金军南下不久,不惯水战,又受到宋海上水军的阻击,于是退兵。宗弼率军返回临安。天会八年(1130)二月,宗弼搜山检海已毕,带着从江南各地掠夺的大量金银财物沿运河北还。临行前将临安古城付之一炬。

此役,完颜宗弼领兵追击赵构,攻城略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多次大败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把赵构逼往海上遁逃。此番“搜山检海”,终因战线太长,难以作最终的占领,遂北还。

完颜宗弼对宋作战10余年。他与宋军名将韩世忠吴玠岳飞等多次交锋,其中各有胜负。在困顿的战役中,他亦往往百折不挠,展现了一个统帅的魅力。

天会八年(1130),完颜宗弼离开临安北还。韩世忠率水师在镇江截其于焦山、金山之间。完颜宗弼乘夜到镇江金山龙王庙侦察,险被韩世忠伏兵所俘。

此后双方在长江上展开激战,金军多次被宋军重挫。金军溯江而上,韩世忠亦率军沿江追击,且战且行,将金军逼进死港黄天荡,进退无路。10万大军被困长达40日。处境危急中,完颜宗弼得乡人建议,一夜之间凿通老鹳河故道30里,方始逃出黄天荡。撤退到建康(今南京),又遭岳飞阻击,遂折返黄天荡,并决定从此渡江,与来援的金军会师。于是又遇到韩世忠水军,宋军凭舰船优势,再一次获胜。金军宗弼出榜招贤,寻得破敌之计。在四月二十五日,天气晴朗,江上无风时出击,采用火攻,大败宋军,遂得以渡江北归。

黄天荡之战,金军地理陌生,又不习水战,一直处于劣势,完颜宗弼能够及时收集情报,听取当地人的意见,遂反败为胜,但宋水师的威力也让他心有余悸,便主张不再南下攻宋。

天会八年(1130)秋,自江浙回军不久的宗弼,又同宗辅一起转战陕西。“富平之战”,宗弼以少胜多,战胜由张浚、吴玠兄弟率领的宋军,占领了陕西五路大部分地区。天会九年(1131)冬,宗弼率部入四川,再次与吴玠、吴璘兄弟相遇,大战于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此役宗弼被打得大败而归,损失兵将过千,自己也受了箭伤。天会十一年(1134)冬,宗弼率兵突袭,一举拿下和尚原。此后,宗弼进取仙人关,半路又被吴氏兄弟大败,无奈退往秦中。宗弼见力战吴氏兄弟均无法取胜,遂以智取。利用宋高宗的软弱畏战,于皇统元年(1141),致书宋高宗,要求其召还吴氏兄弟,并许下“所有淮上大军,使至日诸道班还”的空头支票。高宗看了,大喜过望,诏令吴氏兄弟不可再与宗弼作战。宗弼于是不战而胜。

自天会八年(1130),宗弼从临安北返遭岳飞阻击开始,两人接连在藕塘、颍昌等地多次交锋;郾城之战,完颜宗弼赖以成名的“拐子马”被岳军以麻札长刀打败,主力受挫;朱仙镇,又大败于岳军,令完颜宗弼不禁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面对几乎从来没有赢过的岳家军,完颜宗弼再次利用南宋朝廷对岳飞的猜忌,反间成功。宋高宗自毁长城,杀掉岳飞,完颜宗弼得以长驱直入,渡淮河,破泗州、濠州等地。皇统二年(1142)二月,逼南宋朝廷签订不平等的“皇统和议”,南宋向金称臣,输纳岁币银、绢。

完颜宗弼不但是一名难得的军事统帅,也是一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天眷元年(1138),完颜宗磐和完颜宗固先后被杀;皇统元年(1141),宗弼升为左丞相兼侍中,仍任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虽总揽军政大权,然积极支持熙宗改革。

金夺回河南、陕西后,行台尚书省从燕京迁到汴京,主要掌管原伪齐(1130年,在完颜宗翰“北人归北、南人归南、中原人归中原”的政策下,金朝册立原宋济南知府刘豫为大齐皇帝,建伪齐政权)统治地区。宗弼在行台革除伪齐弊政,采纳范拱的建议,减旧税三分之一,百姓得以复苏,又令原伪齐诸军将士解甲归田,人心大悦。

在选拔官吏上,宗弼亦有过人之处:先后选拔任用了文人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张之周等,这些人直到海陵王、世宗时都是理财名臣。这些积极措施的采取,使北方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宗弼扶植的汉官,大多数是原宋朝旧臣,他们与金初重用的原辽朝汉官韩企先、孟浩、田珏等人有矛盾。皇统元年(1141),宗弼返京师辅佐熙宗,任蔡松年为刑部员外郎,开始在朝廷扶植新汉官集团。皇统六年(1146),右丞相韩企先病卒,田珏被宗弼排挤出朝。皇统七年(1147)六月,又借故杀田珏、奚毅等多人,孟浩等34人亦被指为同党迁徙海上,尚书省为之一空。宗弼扶植的新汉官集团代替了旧汉官集团,也进一步推进了熙宗改革。

《金史·宗弼传》赞曰:“宗弼蹙宋主于海岛,卒定画淮之约。熙宗举河南、陕西以与宋人,矫而正之者,宗弼也。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幹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金朝末期两大权臣胡沙虎与高琪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章宗死后,没有子嗣,他的叔父完颜永济继承了大统。是为卫绍王。卫绍王在位仅6年,便被权臣胡沙虎杀害。至此,金国的7位皇帝中,被逆臣、权臣擅杀的已有3位。权臣、谋逆者,为金国后期政治局势的动荡埋下了隐患,也加速了金国的灭亡。胡沙虎,汉名纥石烈执中。金世宗大定年间,陆续做过太子护卫、太子仆丞,鹰坊直长等官

  • 林徽因三段感情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林徽因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

  • 冯玉祥的八次倒戈都是反对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但是有“倒戈将军”之称,这是为啥呢?原来冯玉祥将军擅长见风使舵,临阵倒戈。不过这一招数被他的手下也学去不少,以致后来屡屡吃亏。1、第一次滦州起义倒清政

  • 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萨镇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近代史上,萨镇冰(1859~1952)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军阀执政、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是见证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1、甲午海战中的清军副将萨镇冰,1859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政府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1869年

  • 马援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马援的历史功绩 马援用“堆米为山”平定陇西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

  • 如何客观评价汉昭帝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刘弗陵,武帝在弥留之际被立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将刘弗陵的生母赵钩弋赐死。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刘弗陵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

  • 南朝岭南圣母冼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冼夫人,中国公元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她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诞生于高凉(现高州市),卒于隋代仁寿初年(602年)正月十八日,享年九十周岁。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证了社会的和平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

  • 法正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法正是什么样的人?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人,名门之后。其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是东汉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东汉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监。东汉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饶闭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战火的避难所。法正和好友孟达入蜀投靠刘璋(难怪孟达有此一说),但刘璋昏庸

  • 五代后晋大臣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关于桑维翰简介桑维翰字国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名大臣。桑维翰是洛阳人,出身于898年,死于947年,享年49岁。桑维翰简介中提到他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但是他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他的心里,认为自己拥有七尺之长,而且颇具优势,所以他想做公辅。可惜纵使他自信心十足,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桑维翰曾

  • 曹魏宗室陈思王曹植最后是什么结局?曹丕是如何对待曹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之所以没杀曹植,主要是因为当时他们的母亲卞夫人还活着。而且,曹丕这个人比较爱惜自己的名声。对于一个没能力威胁自己的弟弟,曹丕自然不愿意冒着名声变臭的风险,干掉自己的亲弟弟了。据史书记载,曹丕的父亲曹操,生育能力比较强,一生一共有25个儿子。不过,这些儿子当中,大部分都是妾室所生的庶子,没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