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复生(拼音:bìròufùshē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那么髀肉复生的意思是什么那?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髀肉复生的意思
“髀肉复生”的原义是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二、髀肉复生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一天,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
两人交谈得很投机,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已的髀(大腿),发现上面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刘备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
刘备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闲居安逸,髀上的肉复长。一想起人都快老了,复兴汉室的功业一点也没有建成,因此心里非常难受。”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
好了,有关髀肉复生的话题就为大家说到这里,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了解了髀肉复生后,可以知道更多的三国人物以及三国人物背后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