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仁贵是什么人?他最后能得以善终是如何做到的?

薛仁贵是什么人?他最后能得以善终是如何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66 更新时间:2024/1/9 0:32:03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山西河津市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薛仁贵虽“少贫贱,以田为业”,但在贤妻眼中,是一只蓄势待发“有高世之材”的潜力股。她得知唐太宗“自征辽东,求猛将”消息后,激励丈夫“遇时乃发”,投军报国“图功名以自显。”薛仁贵于是投入名将张士贵军中,随大军征伐辽东。

辽东,唐将“刘君邛为贼所围甚急”,薛仁贵单枪匹马直闯敌阵,“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在万马军中轻取上将首级的神勇表现,使“贼皆慑伏”,由此扬名军中。

高丽境内,两军鏖战陷入胶着之际,突然电闪雷鸣。薛仁贵如天神下凡,“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唐军军心大振,“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余级。”

唐太宗“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特引见,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回师途中,唐太宗推心置腹对他说:“跟随朕打江山的旧将们都已年老体衰,很难承受战地指挥的繁重任务。朕多次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年轻将领,但没人比得上你!‘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薛仁贵由此被提拔为右领军郎将,并在老上司张士贵卸任后,承担起守护对唐太宗有特殊意义的玄武门的重任。

唐高宗即位后巡幸万年宫,薛仁贵护驾而行。深夜,“山水涨溢,冲玄武门”,卫士们争相逃命。薛仁贵怒吼:“安有宿卫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他冒死登上门框,向皇宫高喊示警。唐高宗紧急避险登上高地,“俄而水入寝殿,水漂溺卫士及麟游居人,死者三千余人。”唐高宗感激万分:“‘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于是赐御马一匹。”

(二)三箭定天山

其后,薛仁贵先出任讨伐高丽副将,“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次年,又在恒山与高丽军决战中单枪匹马闯进敌阵箭无虚发,敌军“莫不应弦而倒。”高丽有个神箭手,“于石城下射杀十余人。”薛仁贵“单骑直往冲之,其贼弓矢俱失,手不能举,便生擒之。”随后“又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诸首领赴东都。以功封河东县男。”

回纥首领死后,继任首领公开与唐为敌。薛仁贵奉诏出任副将,赴天山迎敌。临行前,唐高宗在内殿设宴,令人取出铠甲,对薛仁贵说:“古代的神射手,能一箭射穿七副铠甲。您可能射穿五层铠甲?”薛仁贵拈弓搭箭,箭头穿过五层铠甲,“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

回纥九姓铁勒以十余万大军抗击唐军,派出数十名骁勇骑士阵前搦战。薛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吓得剩余骑士“一时下马请降。”薛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乘胜追击回纥残部,生擒匪首,“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唐军唱着颂歌凯旋:“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不仅坑杀降卒,甚至把部下抓获的回纥女性悉数纳为小妾,同时接受无数贿赂。他的所作所为暴露后,理所当然受到弹劾。唐高宗因薛仁贵劳苦功高,敲打几句后原谅了他。

(三)兵败大非川

薛仁贵再次参与征伐高丽之役,“大破高丽,斩首五万余级。”唐高宗“手敕劳之。”薛仁贵率三千人进攻高丽重镇,身先士卒,“杀获万余人。”令当地“四十余城皆望风请服。”他协助主帅灭亡高丽,并担任地方官治理高丽,“移理新城,抚恤孤老;有干能者,随才任使;忠孝节义,咸加旌表。”使“高丽士众莫不欣然慕化。”

战神薛仁贵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大非川之战,却成为他名将生涯中的滑铁卢之战。

大非川位于今青海湖南面,地势险要,瘴气横行。唐廷为巩固西部安全,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与副总管郭待封等人率五万大军护送护送吐谷浑王回青海。

郭待封自恃名将之后,又曾担任要职,一直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多次故意违抗薛仁贵命令,由此埋下战败的种子。

薛仁贵率先锋连续击破敌军等待后援之时,郭待封依然将薛仁贵叮嘱当耳边风,“不从仁贵之命”,率辎重部队游山玩水似的缓慢前行。因骄傲轻敌,被吐蕃军打了埋伏,军粮及辎重被一抢而空。薛仁贵后继无援,无奈退守大非川,遭到四十余万吐蕃军轮番攻击,致使“官军大败”。薛仁贵走投无路,为保存实力,无奈与吐蕃军议和。唐军战败回朝后,薛仁贵被革职除名为平民。

唐廷为镇压高句丽遗民叛乱,重新起用薛仁贵担任鸡林道总管。薛仁贵到任后人地生疏,兵微将寡,再次战败,被朝廷流放象州(今广西象州县)。数年后才遇赦回京后,薛仁贵已经由当年威震敌胆的孤胆英雄,变成白发苍苍的花甲老人。

唐高宗心血来潮,念及薛仁贵旧功,特意召见并嘱咐他:“当年万年宫突发山洪,如果没有您,朕早变成鱼了!您的功劳,朕没齿难忘!但是,有人弹劾您在乌海城下故意放跑敌人,朕实在遗憾!”

尽管如此,薛仁贵依然受唐高宗倚重,“起授瓜州长史,寻拜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镇守西部。薛仁贵亦不负厚望,凭脱帽露脸吓退突厥大军,取得云州大捷。同年,老当益壮的“仁贵病卒,年七十。”

(四)自保凭文武

薛仁贵为唐太宗父子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一直未遭谗害得以善终,原因如下:

其一,出身低微:薛仁贵虽出身海内望族河东薛氏,其祖宗从南北朝起就世代为官,但薛仁贵因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沦为平民,因此没有门庭势力撑腰,对李唐政权构不成丝毫威胁。

其二,勇冠三军:既无家族势力,更无政治野心,有的仅是对李唐一片忠诚和叱咤疆场的武艺,俨然是刘邦口中的“功狗”,这样的人才,哪个上司不喜欢?

其三,善于自保:自战国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后,历代均视杀害降卒为该遭天谴的缺德行为。薛仁贵却明知故犯,杀死下马投降的数十名回纥骑士,故意留下骂名;他色胆包天,居然将抓获的回纥妇女全部纳为小妾,落个好色贪淫的臭名;他目无法纪,公然索贿受贿到遭“有司劾奏”的地步,变成喝兵血的恶魔。

薛仁贵如果是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干出以上人神共愤的事情不足为奇。但,鲜为人知的是:薛仁贵不仅是洋洋十四卷《周易新注本义》(一部划时代的《周易》研究学术著作)的作者,还在书中提出“立天之道,有阴有阳;立地之道,有柔有刚;立人之道,有节有义”的独特见解。一个文武双全、对《周易》研究到前无古人地步之人,会犯以上低级错误?

所以,薛仁贵既能在枪林弹雨的疆场上建功立业全身而退,又能在血雨腥风的政治舞台上完美谢幕,原因便是自保有方!

标签: 薛仁贵唐朝

更多文章

  • 曹操儿子为王位斗得你死我活 司马懿的儿子为何从来不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司马懿

    对曹操的儿子为了储位争得你死我活,司马懿儿子为何却从来不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师与司马昭有没有为太子之争?难道他们二人,曾经想要争夺皇子之位?这个问题,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曹操的两个孩子,曹丕,曹植,曾经为了皇位而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斗争。司马师、司马昭这两个与曹操

  • 郑观音作为李建成的太子妃,玄武门之变后她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郑观音,唐朝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王败寇的现象令人唏嘘,但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政权更迭时,都会有不少无辜女子饱受折磨,郑观音就是其中一位。郑观音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她的事迹长期史无明载,根据近几年发现的太子妃墓志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郑观音的人生,她在

  • 古代妃子翻牌子时如果来例假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翻牌子

    对古代后宫嫔妃来月事,遇到皇上翻牌子怎么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皇帝的一句话,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生死。因此,后宫的嫔妃们都会想尽办法讨皇上的欢心。可是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而“经血”又被视为污秽之物,在此期间,嫔妃是万万不能侍寝的。可是帝王之命不能

  • 关羽逃跑时被东吴所抓 关羽为何没有杀身成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东吴

    还不知道:关羽在逃亡时遭到吴军伏击,他为何不杀身成仁,而是让东吴擒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荆州之战中惨败,大军离散,自己也被迫走保麦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中,关羽只得突围而走,在前往益州的路上被吴军所擒,随即被杀。关羽作为一员心高气傲的大将,被敌人生擒是他

  •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劳民伤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核,东吴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宝鼎二

  • 程咬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吗 当时的程咬金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程咬金,玄武门之变

    还不知道:戏里戏外的程咬金,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末唐初,英雄辈出,在这乱世年代,涌现出一批英雄好汉。在演义评书中,程咬金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好汉。他手拿八卦宣花斧,凭着三板斧,劫皇杠、反山东、取金堤、立瓦岗,号称混世魔王。演义中的程咬金如此厉害,

  • 卫青功劳那么大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他的整个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汉武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卫子夫一家,曾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家族。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弟弟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姐夫公孙贺作过丞相,显赫无比。可是,武帝晚年,这个显赫家族却转瞬间灰飞

  • 孙权死后东吴爆发了七年战争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东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去世后,为什么东吴接连爆发了7年战争,这得怪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孙权在去世之后,东吴这个国家接连7年爆发了好几场战争,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才爆发了这么多场战争呢?为什么在他去世之后很多的人都说这场战争的爆发是跟他有关系,所有的责任都要推到他身上

  • 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弘治中兴,明朝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朱祐樘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请听我详细道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

  • 在执政期间,李沆有哪些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沆,北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