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20 更新时间:2024/1/17 2:32:48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临终前点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谁?康熙此举有何用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作为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康熙为整个清朝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帝。除去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之外,还让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逐渐完善。

也正是因为他为国家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再加上雍正的不断努力,这才有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出现。否则仅靠乾隆皇帝一人,根本没有所谓的盛世。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这般圣明的皇帝,也曾经在去世之前,点名要求一位大臣陪葬。

要知道接受汉化的影响以后,康熙皇帝对于以往流传下来的陪葬制度,一直都非常抵触,甚至不惜为此修改清朝律法。

那么究竟是谁,会让康熙费尽心思地也想要带走?康熙这样做的目的又究竟是什么?

被点名的大臣

事实上,这位被点名的大臣其实就是康熙的表弟佟佳·隆科多,和雍正的养母佟佳氏是同一族。

因为这一层关系,佟佳·隆科多在康熙时期一直深受重用。而他也表现得中规中矩,除去坚定站在雍正一边之外,未作出任何逾矩的行为。

并且康熙安排的许多事情,佟佳·隆科多也会在第一时间完成。

关系亲近、安分守己、办事高效,这三个优点加在一起,康熙很难不喜欢他。可既然如此,康熙又为何要点名将他“带走”呢?

根据野史中编撰的一些故事,不少人推测这或许是因为佟佳·隆科多,和宫里面的人有染。康熙想要带走他,也是为了断绝他和宫里人的往来,避免获取更大的权力。

毕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即便对佟佳·隆科多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有信心将佟佳·隆科多死死压制。

可康熙也意识到,他一旦离世,那么凭借和雍正的关系,隆科多的权势说不定会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到了那时,雍正想要处理起来,一定会面临尾大不掉的麻烦局面。

然而野史终归是野史,就康熙的脾气来看,连太子都能废黜两次的人,又怎么可能放任隆科多这样嚣张的行径。

因此,第二种可能才更加接近真实,康熙也明白,这个表面上遵纪守法的表弟,内心的野望从不比任何人小。他在位时,隆科多不敢表现出来,可他去世以后,那就不一定了。

为了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康熙决心让佟佳·隆科多陪葬。然而雍正的请求,最终让康熙放弃这一要求。

在雍正看来,无论哪个兄弟得势,隆科多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倘若连隆科多都无法保下来,其余跟随并支持他的大臣会怎么想?父皇有父皇的担忧,但作为儿臣,他也有自身的打算。

最终处死

雍正刚刚继位时,隆科多的确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实。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野心逐渐展现出来。

贪赃枉法、结党私营等行径,更是越发过分。尽管隆科多本人在做相关事情时,一直都处理得很干净,没给任何人留下把柄,奈何他的亲人和下人,却在他的庇护之下,变得越来越放肆。

首先是他的小儿子,因为太过嚣张跋扈、将诸多王公大臣全部得罪。虽然被雍正革去职务,但看在佟佳·隆科多的面子上,其实际权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眼见皇帝如此“袒护”自己,隆科多也变得更加狂妄起来。从龙之功在身,律法的约束,似乎已经来到非常微弱的程度。

只是小儿子犯错也就算了,就连隆科多的仆人都开始仗势欺人,甚至明着他人索要钱财。面对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多的大臣联名弹劾,终于让隆科多以往的贪污腐败事件,全部清查出来。

等到了这时,雍正才终于发现,他的这个舅舅,行事未免有些太夸张,也太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皇帝给的面子,岂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弃之如履。

最终,一次次地失望以后,雍正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康熙临终之前,会强烈要求让隆科多陪葬。只要他留在世上,雍正就会有太多的顾忌,这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整个清朝的发展,但也如鲠在喉。

尤其是隆科多的身份,处理起来很敏感,与其让雍正头疼,不如由康熙来做这个恶人。

标签: 康熙清朝

更多文章

  • 白起要是没有被处死的话 秦国能够提前统一六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秦国

    对如果白起没有死,秦国有没有可能提前统一六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统一六国靠的是整体的国力,不是某一个人。就算白起不死,秦国也绝不可能提前统一六国。两个人的通力合作——白起之死秦昭襄王五十年,白起在杜邮自刎而死,他为什么要自刎而死呢?因为秦昭襄王赐给了他一把剑,意思

  • 薛仁贵是什么人?他最后能得以善终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薛仁贵,唐朝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山西河津市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薛仁贵虽“少贫贱,以田为业”,但在贤妻眼中,是一只蓄势待发“有高世之材”的潜力股。她得知唐太宗“自征辽东,求猛将”消息后,激励丈夫“遇时乃发”,投军报国“图功名以自显。”薛仁贵于是投入名将张士贵军中,随大军征伐辽东。辽东,唐将“刘

  • 曹操儿子为王位斗得你死我活 司马懿的儿子为何从来不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司马懿

    对曹操的儿子为了储位争得你死我活,司马懿儿子为何却从来不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师与司马昭有没有为太子之争?难道他们二人,曾经想要争夺皇子之位?这个问题,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曹操的两个孩子,曹丕,曹植,曾经为了皇位而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斗争。司马师、司马昭这两个与曹操

  • 郑观音作为李建成的太子妃,玄武门之变后她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郑观音,唐朝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王败寇的现象令人唏嘘,但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政权更迭时,都会有不少无辜女子饱受折磨,郑观音就是其中一位。郑观音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她的事迹长期史无明载,根据近几年发现的太子妃墓志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郑观音的人生,她在

  • 古代妃子翻牌子时如果来例假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翻牌子

    对古代后宫嫔妃来月事,遇到皇上翻牌子怎么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皇帝的一句话,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生死。因此,后宫的嫔妃们都会想尽办法讨皇上的欢心。可是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而“经血”又被视为污秽之物,在此期间,嫔妃是万万不能侍寝的。可是帝王之命不能

  • 关羽逃跑时被东吴所抓 关羽为何没有杀身成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东吴

    还不知道:关羽在逃亡时遭到吴军伏击,他为何不杀身成仁,而是让东吴擒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荆州之战中惨败,大军离散,自己也被迫走保麦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中,关羽只得突围而走,在前往益州的路上被吴军所擒,随即被杀。关羽作为一员心高气傲的大将,被敌人生擒是他

  •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劳民伤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核,东吴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宝鼎二

  • 程咬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吗 当时的程咬金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程咬金,玄武门之变

    还不知道:戏里戏外的程咬金,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末唐初,英雄辈出,在这乱世年代,涌现出一批英雄好汉。在演义评书中,程咬金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好汉。他手拿八卦宣花斧,凭着三板斧,劫皇杠、反山东、取金堤、立瓦岗,号称混世魔王。演义中的程咬金如此厉害,

  • 卫青功劳那么大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他的整个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汉武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卫子夫一家,曾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家族。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弟弟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姐夫公孙贺作过丞相,显赫无比。可是,武帝晚年,这个显赫家族却转瞬间灰飞

  • 孙权死后东吴爆发了七年战争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东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去世后,为什么东吴接连爆发了7年战争,这得怪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孙权在去世之后,东吴这个国家接连7年爆发了好几场战争,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才爆发了这么多场战争呢?为什么在他去世之后很多的人都说这场战争的爆发是跟他有关系,所有的责任都要推到他身上